在信息化社會高速發(fā)展的今天,沉迷虛擬世界的孩子越來越多,尤其是受2020年上半年疫情在家網(wǎng)上學習的影響,秋季一開學,老師們就發(fā)現(xiàn),玩手機無節(jié)制、成績下滑的孩子數(shù)量是直線上升。老師、家長對此既焦慮又感到無助,因為把孩子從虛擬世界中抽離出來太難了。但只要家長有耐心、老師有方法、孩子有毅力,此問題也一定有解。孩子沉迷虛擬世界,不管是刷手機還是玩游戲表面看起來都是一個表現(xiàn),但背后的因素卻各不相同。就我接觸到班級沉迷虛擬世界的孩子,經(jīng)過分析,我把他們分為了以下四類:一、家長忙碌,對孩子缺少陪伴,不能對孩子的閑暇時間進行很好的安排,導致孩子無所事事,以至于以手機為伴,逐漸沉迷。二、孩子因為遭遇某種挫折,比如成績下滑、父母離異等不想接受現(xiàn)實,于是選擇逃避,沉迷于虛擬世界,以希望得以暫時麻痹。 三、因為自己的某些訴求得不到家長的理解和支持,孩子的想法長期遭家長忽視,久而久之,孩子自暴自棄,沉迷虛擬世界尋求安慰。四、孩子天賦異稟,在計算機學習方面有特長,沉迷其中是因為愛好,并打算將來以此為業(yè)。孩子對虛擬世界依賴沉迷的原因千差萬別,所以解決起來也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大致來說,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入手。1. 家長要走出一個養(yǎng)育孩子的誤區(qū):就是只管養(yǎng),不管育。這個問題突出的表現(xiàn)在一些生活在社會底層,文化水平不高,學習意識不強的家長身上。這一類家長由于自身文化水平和眼界所限,對孩子的成長缺乏長遠的安排和打算。又因為生活所迫,對孩子的成長疏于管理與陪伴。基本上是白天交給學校,晚上交給輔導機構(gòu),對孩子的要求只有一個:“你就好好學習就行了,別的不用管”。愿望非常好,對孩子的期望也很高,不惜力不惜財,希望有人幫自己把孩子培養(yǎng)成才。但越是這樣的孩子,沉迷虛擬世界的機會就越大。因為對于孩子的教育,家長不能有“等、靠、要”的想法,把孩子的管教交給“專家”,這就是一種典型的以自己文化水平不高為由逃避責任做法,父母一定要親力親為孩子的培養(yǎng)。其實能不能培養(yǎng)出一個優(yōu)秀的孩子,不在于家長的知識文化水平有多高,而在于家長的意識和眼界。老師可以教知識,但是習慣、態(tài)度、關注點還是更多來自于家長潛移默化的影響。廣大普通家長的吃苦耐勞、勤懇敬業(yè)等可貴品質(zhì)恰恰是最應該身體力行教給孩子的。所以即便不能給孩子輔導功課,家長對孩子的教育也要以身示范,讓孩子在身邊受熏陶影響而不是當甩手掌柜的。
2. 家長要和孩子進行良性溝通,建立把孩子當成一個獨立個體看待的意識,尊重孩子的想法,幫助孩子成長,給孩子搭建成長的平臺而不是一味的讓他按照家長的安排長大。比如我有一個學生,自己從初一就和家長說想練體育,但是家長對此心存偏見就想孩子好好學習,幾經(jīng)溝通都不同意。后來孩子也不再跟家長說練體育的事情,但是對于家長讓其好好學習的要求也開始陽奉陰違,心思已經(jīng)完全不在學習上。到了初二加上疫情,就徹底沉迷于手機。這個孩子練體育很有天賦,即使沒有經(jīng)過專業(yè)練,校運會表現(xiàn)也很亮眼,在短跑、接力等賽事上和專業(yè)練過的孩子同場競技都能拿到很好的名次。但是由于家長一再阻攔導致孩子心灰意冷,學習也一落千丈。到了初三家長才著急起來,但是多次和孩子溝通,孩子始終都沒有什么起色,直到有一次我把家長請到學校進行家長、老師和孩子三方會談,孩子才最終吐露心聲,由于心里一直對家長阻撓自己練體育這事耿耿于懷,才用這種幼稚的方式表達對家長的不滿。后來經(jīng)過溝通,家長對練體育有了重新認識,答應孩子兩手準備,一邊練體育特長一邊好好學習。孩子的情緒和學習狀態(tài)才有了明顯改善。所以孩子大了,有自己的想法,作為家長不能憑自己的固有認知去評判孩子的愛好而阻止或支持,要與孩子保持良好溝通,從而對孩子進行更好地引導,不至于讓孩子對我們失望,關閉心門從而導致惡略后果。 3. 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一定要培養(yǎng)孩子的責任感,讓孩子承擔應有的家庭責任。比如看管弟、妹,幫助家長做家務等等,讓孩子在這個過程中既能鍛煉生活能力,也能獲得成就感,避免無所事事,而沉迷于虛擬世界、尋求存在感。4. 培養(yǎng)孩子至少一個陽光、正向、積極的興趣愛好,讓孩子的精神世界有所寄托,鍛煉孩子強大的內(nèi)心。即便遇到困難挫折,也能有自我療傷的能力。5. 家庭成員對孩子的教育要以一方為主,不要讓孩子有太多庇護和退路。進入中學以后,盡量不要和隔輩人生活在一起,可以讓孩子在規(guī)定時間去看望老人,膝下盡孝。但盡量不要天天住在一起,尤其是對孩子寵溺的老人,否則孩子會習慣性地尋求庇佑、逃避困難。孩子無法抵制虛擬世界誘惑的時候,父母態(tài)度堅決而祖父母不以為然就會陡然增加我們幫助孩子走出來的難度。6. 對于孩子的特長要尊重,同時也要引導。有個別孩子對這個虛擬世界的運行有特殊的天分,不但游戲玩的溜,可以從中得到很多成就感,甚至還能參加一些比賽獲得獎金。對于這樣的孩子,我們首先要肯定孩子的天賦和愛好,但孩子畢竟是孩子,眼界還有限,很容易囿于眼前的優(yōu)越和小成就而忽略長遠的發(fā)展。所以在肯定孩子的同時也要給孩子確立一個更長遠的發(fā)展目標,讓孩子清楚在此道路上發(fā)展的困難與風險,避免孩子沉迷眼前的既得利益而忽視全面學習。總之,孩子之所以沉迷虛擬世界,原因雖然千差萬別,但歸根到底是現(xiàn)實世界的吸引力不如虛擬世界更強大,我們要不遺余力的帶孩子認識多姿多彩的現(xiàn)實世界,讓他感知到現(xiàn)實生活的美好,而不是覺得“人間不值得”,從而轉(zhuǎn)投虛擬世界的懷抱。這過程可能會反復而漫長,但只要家長和老師以及孩子一起努力,從孩子內(nèi)心需求出發(fā),讀懂孩子的心理世界,給他們足夠的信任,相信孩子總能張開雙臂,擁抱真實的生活。
欲了解更多關于擇校、新高考、選科和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