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臺梭利說:“所有的父母都具有一個偉大的使命,他們是唯一能夠和必須拯救自己孩子的人。”
作為孩子的母親,我也曾經覺得我需要拯救我的孩子,用我曾經認為對的方式。
嬰兒期:
寶寶總是不停地把東西塞到嘴巴里,所有他能夠得到的一切。
從三個月開始,寶寶開始探索自己的身體,拳頭,手指,是第一位被他發現的。只要他醒著,無時不刻地把手放進嘴巴里,然后是滿手的口水。
長輩們逗娃說:“寶寶呀,吃雞腿呀,好不好吃呀?”然后勸告我,別總讓孩子含手指,不然手指會被含細了。
我倒是不太擔心手指的問題,但我很擔心他這樣做,養成含手的習慣不好改,特別是手里可能還有細菌。
我會一次次糾正他把東西放進嘴里的習慣,我怕他不小心把小東西塞進了嘴里卡住氣道,我怕他把不干凈的東西吃了進去引起腸道不舒服,我覺得孩子就應該規規矩矩的。
當他喜歡上了自己吃飯,他會搶勺子,把滿滿一碗飯舀得到處都是,灑的比吃的多。
我和他搶勺子,我巴不得兩分鐘把他給喂飽了,干干凈凈下樓去,他總是搶,總是想要自己吃,然后看著我氣急敗壞地幫他收拾。
然而我后來才知道,那是孩子的敏感期,他用自己的身體探索這個新世界,他有自己的秩序感,他不需要大人的干擾,他有自己成長的規律。
幼兒期:
他喜歡認顏色,喜歡數數,喜歡看書。
我給他買了很多繪本,還有畫刊,我教他念詩,畫畫,數數。他總是調皮,胡亂地翻著書,不按我的規律來,也總是數錯數字,或者記錯。
我希望他跟著我的節奏來,知道繪本要一頁頁翻,聽我講完一個故事,因為那些故事是那么有意思,而且媽媽還那么會講故事。
然而并沒有。他總是在我講故事的時候,看到另一頁的蝴蝶,或者床邊的玩具,我威脅他說,你不認真聽,我就不講了,他卻不肯。
他喜歡亂數數,跳著數,還不愛認字。我有些焦慮,我覺得他好像不那么聰明,因為別的小朋友都會了。他總是重復看一本書,可我希望他可以把我買的全都看完。
后來才知道,我在扼殺他探究的興趣和渴望。他喜歡重復,他喜歡自主探索,他總自己的節奏在成長,我不是協助而是阻礙,我過于目的性的教育,把我的意志強加給了孩子。
現在孩子漸漸在長大,我和他有了無數次平等的對話,我理解了他的需求,感知了他的感受,控制了自己的情緒,常常和他一起復盤每一次沖突。
媽媽在進步,他也在進步,他不需要和媽媽爭奪自主權,他從媽媽這里得到了充分的尊嚴感,他像朋友和我們聊天,像大人一樣參與家里的事務。
昨晚的家長會結束,我回到家,他看著我,有些忐忑和擔憂。
我于是和他聊,我好奇他的忐忑和擔憂。他告訴我他成績出來之后的感受,反思幾個科目的優與缺,還告訴我他對老師的一些想法和做法轉變的原因。
我看見了他制作的小卡片,上面寫著:這次考試,有一些進步,但還是不理想,覺得有些對不起父母。
我跟他說:“我看見了你這個學期的努力,我看見了你越來越認真的作業,看見了你書寫快速的進步,作為母親,我很滿足了。
你不要覺得對不起父母,因為你的學習,是為你自己的前程在努力。沒有哪個媽媽不喜歡孩子在身邊陪媽媽到老,但你需要更高的起點和平臺去創造你人生的輝煌,所以媽媽更支持你去拼搏,去到達那些更高的平臺。
那是你的,不是爸爸媽媽的。”
兒子的眼眶有些紅,很用力地點頭。
孩子成長的路上,需要家長不斷改進自己,協助孩子尋找適合他的節奏,讓他發現加速的路徑,健康成長,這才應該是最恰當的拯救,拯救自己,拯救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