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年25歲的小朱,兩年前到一家網絡公司任職,1年后升至部門主管,薪水也才2500余元。要結婚,要買房……一連串大宗開銷擺在眼前,小朱意識到守著死工資不是辦法,多方搜集信息后,小朱最終選擇創業,并投身于他根本不在行的餐飲業,地址選在武昌一高校附近,不想半年過后就虧了2萬余元。賺錢無望,只得關門,重新去尋找工作。
“我不習慣朝九晚五,不喜歡被人管束”,在當了不到三個月的公司職員后,去年10月,職場新人小嚴加入了網絡創業的隊伍,在淘寶網上開了家外貿服裝店。幾個月下來,小嚴明顯感覺吃不消了:“看似輕松,其實很累,不停上傳照片,回復留言,加上進貨、發貨等麻煩事兒,每天都是頭暈腦漲的。最難受的是進賬太少,還趕不上我以前的收入。”
之前和幾位朋友一起成立了一家廣告公司的小雷,最近也加入了求職隊伍,他告訴記者,自從當了“老總”后,才知道當員工有多么快活:“不用為下屬的頂撞和不爭氣發愁,不用為自己的經營策略和效益增長犯難,不用為外部紛繁復雜的關系頭疼……”小雷自認“道行”不夠,還需多加修煉才能擔當老板之大任。
采訪中,記者發現,不少因為痛恨身為普通職員角色時的種種“壓抑”,進而萌生當瀟灑老板念頭的年輕創業者們,其中雖不乏一些成功者,但在經歷之后大多感慨有加:“當職員,實屬不易;當老板,難上加難。”不少人表示,投身創業,對自己、對環境都得有清晰的認識和足夠的積累,這畢竟不是一勞永逸之事,假如莽撞而行,碰壁的可能性也是相當大的。(記者任寶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