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三文明學視頻號里面的兩個龍山視頻是1、2,前貼《揭秘龍山文化與三代關系》是(3),本貼為4。)
中國自古每一層的文明形成邏輯都差不多,可以說從石器時代就基本定型了。理解了上古怎么回事,尤其是理解了龍山文化與三代的關系,就理解今天中國文明的大致走向與方式了。這是宏觀把握,否則只有膚淺的表象認知。認識中國文明,起碼要認識到這一層次。
文明的形成紋理如同一些地質結構,清清楚楚,非常有規(guī)律,盡管有些許變化,但原理同構。這就是為何連續(xù)地講解了幾次的原因所在,把完整的一個結構講完。
--------------------
龍山世界的關鍵詞:高地、游牧、漁獵農(nóng)牧雜糅、薩滿、青銅礦業(yè)、遠程貿(mào)易
作為一種潮流,以青銅文化為核心的龍山文化在外部成熟于5000年前,但在中國地區(qū)由于傳播的時差關系,自3300年前在中國地區(qū)才紛紛落地,幾乎是突然遍地開花,比如黃河流域的商文化,長江中游的三星堆文明,長江下游的江西新干大洋洲文化。中原中心論者喜歡把商以外的青銅文明都稱呼為商的分支,其實完全不必,他們之間可能有文化的同一性,但完全可能是不同族群建立的文化。假如他們相互之間沒有經(jīng)濟依賴關系,當然就沒有從屬關系。三星堆怎么可能從屬于商?至于三星堆,我認為更有理由是屬于“夏”文化,假如非要歸屬一個的話。
一,三星堆
循著龍山世界的薩滿文化,我們發(fā)現(xiàn)這種現(xiàn)象廣泛存在于中國的西南地區(qū),通過李旻的論文,我們也已經(jīng)知道中國西南地區(qū),通過岷江等渠道這種青銅游牧人進入到四川平原,甚至可能通過四川進入云南,再出邊境,或相反:由境外的西南亞比如孟加拉灣進入到中國西南地區(qū),比如三星堆等。
中國西南的古文化自三星堆開始可能都是雙向的,其最終根源是一樣的,都在西邊,如同一個圓環(huán)在這里碰頭閉環(huán)。
納西人、羌人以及涼山上富含西方人特點的彝族人,尤其是三星堆文化,他們都可能是龍山文化的余音。西南青銅文化與華北平原有關聯(lián),但不等于他們之間有所屬關系,他們之間很可能有一些遠程貿(mào)易關系,但更多是外部龍山世界的人們進入東亞探險的結局。從這個意義上而言,三星堆也是“龍山文化”,或者說它就是“夏”文化的余緒(但是說商文化似乎就不太可能了)。
考慮到三星堆之前的寶墩文化屬于仰韶文化,或者說屬于距今5500-6000年的營盤山文化——那是川西北最早的新石器時代文化,而與其直接銜接的是三星堆文化,從文化先后層次的角度看,三星堆文化就是屬于“夏”文化,就是龍山文化的相關者。
(營盤山文化人面像)
三星堆這里沒有國家、沒有文字,但是有濃重的巫文化。甚至我們可以說,三星堆文化的核心就是一種 類巫文化或薩滿文化,在這個社會起核心支撐作用的不是別的,而是一個龐大的宗教祭祀體系。這里很可能就是類似李旻所說的中亞的色拉子姆那樣的一個集青銅、玉石、象牙、貨貝等貿(mào)易于一體的大型驛站。這里的青銅制造以及花樣似乎都遠遠多于中國其他地區(qū),因而自從出土之后就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
三星堆以及西南地區(qū)由于進路艱難,所以中國西南的時代性一般是晚于華北平原一個時代的,這就是文明學中總結的“同時不同代”典型。所以,從整個規(guī)律與結構看,三星堆屬于夏文化,不可能是商文化,他們必須是不同代的,并且盡管他們同時代,但三星堆其實落后于商文明。為什么落后?因為閉塞。也是因為閉塞,不受打擾,所以它可以繁榮昌盛很長時間。
(三星堆符號)
從另外一個方面也可以看出來三星堆文明某種意義上代際是晚于商的,因為它沒有文字,只有幾個符號,說明了這里也沒有國家行政體系。并且這里的文字符號偏重于印度和文明,因而我判斷三星堆的南路比重也相當大。故而,三星堆中的大量象牙,就是來自南路,而非北路。
另外,三星堆中明顯的牛崇拜是一特點。眾所周知,華北平原或黃河流域的動物崇拜是羊,四羊鼎等等很常見,基本看不到牛。在青銅時代,整個舊大陸的動物崇拜就圍繞著牛羊的斗爭展開,甚至是你死我活的意識形態(tài)。
我們在《舊約》里看到,亞伯拉罕以及他的族人們最早是崇拜金牛的,但是他們從埃及帝國逃亡后就開始信仰羊了,一直到今天基督教的動物符號都是羊。摩西從山上接受上帝十誡后,下山看到哥哥亞倫帶領族人重新崇拜傳統(tǒng)的金牛,就進行了大規(guī)律的派系殺戮清洗,最終亞倫就消失不見了。羊符號的摩西派系帶領希伯來人繼續(xù)發(fā)展到后來的基督教。所以,中國地區(qū)乃至三星堆的牛崇拜就是這一斗爭體系里的延伸部分,三星堆略顯傳統(tǒng)的牛崇拜很可能來自于印度河(這里可能就是部分希伯來人的家鄉(xiāng),并且是原始火崇拜,另文再講)。這種自青銅時代的牛崇拜一直在中國的西南地區(qū)流行至今。牛崇拜最發(fā)達的地區(qū)就在印度半島,至今都是如此,但最早很可能是在西亞。
從這種牛羊之別來看,三星堆文化與商斷無關系,假如有,也是你死我活的敵對關系。從《舊約》先牛后羊的革命順序來看,商文化確實在三星堆之后,并且商文化就是一種更新的外來文化,也是更快傳入東亞的文化思想。這或許正是在華北平原商文化最終打敗夏文化的原因所在,它是新的,它是后來者。所謂后來居上是也。
從時間上看,正是所謂西部中國之外的世界大約公元前1170年前世界體系崩潰時,三星堆文明與商文明在不同的兩個地區(qū)突然崛起,可能都與外部世界變化有關,但很明顯他們的”主義“不同。在交通方便的華北平原,商取代了夏,但在交通不便的四川盆地則是剛剛進入龍山意味的三星堆文化。
羌人其實也是羊文化的崇拜者,今天的羌族與古羌人不同,地理位置也不一樣。從動物崇拜而言,三星堆文明與狹義的羌夏都無關。早期的古羌夏很可能是位于比較靠西北的一些古族,比如齊家文化等,但最終在商夏變亂之際,部分人回到游牧人的家鄉(xiāng),比如中亞的哈薩克斯坦等,也有一部分人被驅趕至邊緣險峻的西部山區(qū),形成了山區(qū)里的氐羌人等,甚至部分藏族也是夏文化。他們與三星堆人無關。
夏人,具有鮮明特點,以至于在千年后的春秋戰(zhàn)國時期,周人看到中原洛陽的夏人還指指點點,說明他們的服飾與習俗都明顯不同,那么我最容易猜想的一個方向就是游牧特點、高帽習慣、薩滿文化、牛羊飲食等(想象一下匈奴與內(nèi)陸農(nóng)民的差異)。
二,貨貝與東南
再加上江西的新干青銅遺址,我們可以對“夏”文化或龍山文化的影響進行劃線,那么在中國版圖內(nèi),看來明顯把龍山文化或“夏”文化或“三代”拒之門外的地區(qū)就是南方沿海了。或許是因為龍山文化原先生活的地區(qū)多為高地而難以適應沿海沼澤,或者是因為沿海文化很發(fā)達所以拒斥了龍山文化,但最大可能是因為道路最遠,因為那里是中國的東南,而龍山文化的源頭在大西北。
在中國版圖內(nèi),只有東南一角(大約紫線外)因為交通不便未受龍山文化的深刻影響,所以,在這些地區(qū)既無西南的薩滿文化,也沒有貨貝習慣。
貨貝在全球與中國的廣泛分布,最能說明問題。中國東南沿海盡管出產(chǎn)貨貝,但貨貝文化卻屬于中亞周邊的一種游牧人中間常見的北方“龍山世界”的文化,由于龍山文化沒有到達中國南方沿海,因而這些沿海地區(qū)反而沒有貨貝習俗。不過最終由于受到金屬文明的沖擊,良渚文化還是逐漸消亡了——這是我的看法。良渚文化的消亡,就如同工業(yè)文明最終打敗農(nóng)業(yè)文明一樣的道理,一代又一代人在蔑視舊傳統(tǒng)中,新文化就不戰(zhàn)而勝了。
三,周代及其之后
夏商都是龍山文化的余緒,核心是青銅貿(mào)易、薩滿文化、貨貝經(jīng)濟、農(nóng)牧漁獵雜糅社會,但是到周情況又不一樣。
周朝分西周與東周。西周依然偏“夏”,核心依然是青銅,但是到東周開始急劇轉向,所以開始所謂禮崩樂壞,猶如進入工業(yè)時代,完全與農(nóng)業(yè)時代的邏輯不一樣了。
春秋戰(zhàn)國時代(前770-220),逐漸清除掉龍山文化影響,因為另外一種潮流從西部進入東亞:鐵器。整個源頭依然在上一次青銅時代的核心地區(qū),具體可能在赫梯帝國。這種文化的傳播與上一次有些接近,但也有明顯差異,因為鐵礦比銅礦容易探尋,但冶煉溫度卻要求更高,這種特性會影響到游牧人與內(nèi)陸之間的關系,也就是說,游牧人在整個階段開始不再吃香,所以長城開始出現(xiàn)在中國的游牧分割線上,把之前帶來現(xiàn)今文明的“夏人”擋在了長城之外,他們在東周開始成為野蠻人的代稱,從此匈奴與他們的祖先夏人在中原農(nóng)民眼里因為時代的不同成為截然不同的兩種人。
所以,東周是一個大變亂時代,從青銅時代+薩滿巫師體系轉向鐵器王國時代。伴隨著意識形態(tài)的轉換,導致了政治真空,最終形成了戰(zhàn)國前后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局面,隨之諸子百家誕生。接近今天的王國、貴族與法律出現(xiàn)。
下一個時代的秦漢,就是量變到質變的一個遞進,完全脫離了三代或之前原始龍山文化的影響,徹底進入農(nóng)業(yè)帝國時期。而實際上西亞大約4000年前就是這種“時代”,但恐怕秦國學習的是波斯帝國。在這個時代里,疆域廣大,騎兵橫行,知識分子開始活躍,他們?nèi)〈怂_滿的地位——這或許是秦始皇焚書坑儒的原因之一,因為早期的儒生實際上是帶有一定薩滿意味的人群,這與后期的所謂儒生是知識分子的代稱是完全不同的。
秦漢時期的帝王開始具有絕對的權威,上天或宗教開始退位。中國古代的皇位其實一直是政教合一,皇帝就是大祭司,是天子,天之子,具有超驗地位。但不同的是,他們確實不是如原始社會里的薩滿一樣執(zhí)行與天溝通的職責,而是一旦登上皇位即意味著天降大任與斯人也,所以,讓萬民同意登基的民意才是核心,民本時代開始意味著龍山時代徹底結束。
-------------------
(累,今天就暢想到這里,未完待續(xù)。感興趣的可以點“在讀”以示支持,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