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山】西江苗寨—紅紅火火過苗年(組圖)
苗年是苗族的傳統節日,是黔東南和桂北等地苗族人民慶豐收的盛大節日,苗語叫"能釀"。過苗年的日期不統一,一般在農歷九、十、十一月間的卯 (兔)日,丑(牛)日或辰(龍)日進行。有的地區除了在十月的第一個丑日過"能釀廖"(大年)以外,還在第二個和第三個丑日過"能釀優"(小年)。相傳從前有苗族三兄弟同心協力,戰勝干旱,奪得豐收,于是在秋收后的第一天聚集在一起歌舞,慶祝豐年。 后世代相傳,形成苗年。明郭子章《黔記》云:“歲首以冬三月,各尚其一”。歲首即每年的開頭,也就是指過年。“冬三月”指農歷的十月、冬月和臘月。近現代以來,大多數苗族地區已改在正月過年,只有黔東南和廣西一部分地區仍沿襲著古老的傳統,在十、冬、臘三個月的丑、卯、辰等日過年。
苗年是慶賀豐收的節日。雖然節期不一,但仍是各地苗族最隆重的節日。節日臨近,家家戶戶都要打掃衛生、殺雞宰豬、打糯米粑粑、釀米酒、置辦年貨等。除夕之夜,家家都要敬神祭祖先,祈求來年五谷豐登、人畜平安。然后,合家歡聚,共享豐盛的晚餐。苗年里,人們走親訪友,相互拜年。年輕人則身著節日盛裝,參加跳蘆笙、踩木鼓、斗牛、賽馬及游方、對歌等豐富多彩的文體娛樂活動。整個苗家村寨到處都是鞭炮作響,笙歌陣陣,沉浸在喜慶、歡樂的氣氛中。
農家的豐收
家庭的豐收
苗家小孩的喜悅
苗家小女的快樂
西江苗年表演活動正在排練
農夫的豐收喜悅
苗家小孩的玩樂
農婦的豐收
快樂的相聚
歡聚雷山苗年
笙歌陣陣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