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开心久久婷婷综合中文字幕,杏田冲梨,人妻无码aⅴ不卡中文字幕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中學校長培訓的新理念與新策略
教育部中學校長培訓中心/陳玉琨
摘自:《百度文庫》
培訓模式是保障培訓質量的重要基礎。教育部中學校長培訓中心(以下簡稱“培訓中心”)成立20年來,根據教育部黨組與教育部人事司教育干部培訓的有關要求,認真研究教育干部培訓的規律,堅持“校長為本、服務學校、實踐導向、推動教改”,以服務于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為指導,以校長能力建設為重點,不斷改革培訓模式,使培訓質量得到了穩步提高。
“最好是一時的標志,更好是永恒的追求”。改革開放30年來,我國經濟社會發展一日千里,教育改革也不斷深化。以服務于我國基礎教育改革和發展為宗旨的校長培訓機構,只有在正確辦學思想的指導下不斷更新培訓理念、創新培訓模式,才能真正實現自己的價值,為我國教育干部培訓事業的發展做出自己的貢獻。培訓中心在20年的中學校長培訓實踐中積極探索,不斷推陳出新,逐步形成了較為系統的辦學思想和獨特的辦學風格。
早在培訓中心開班之初,我們就根據當時我國基礎教育改革發展的需要,提出了堅持以逐步造就一批我國基礎教育的改革家和科學管理帶頭人為目標的中學校長培訓思路。在這個辦學思路指導下,培訓中心的各項工作穩步發展,培訓質量不斷提高,逐步在中學校長中贏得了聲譽。上世紀90年代中葉,為進一步提高培訓能力,培訓中心根據我國基礎教育發展形勢和培訓中心發展的需要,又適時地提出了以教育科研咨詢和資料信息服務為兩翼,以培訓培養教育管理干部為主體,形成“一體兩翼”的發展戰略。這一發展戰略的貫徹實施,為培訓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使之較好地適應了當時校長培訓形勢的發展要求,鞏固和擴大了培訓中心的前期發展成果,逐步奠定了培訓中心作為高水平國家級中學校長培訓基地的聲望。
本世紀初,培訓中心根據我國基礎教育改革與發展新形勢的要求,繼續探索有效促進中學校長專業發展的培訓模式,逐步形成了五個“不斷”的辦學風格:站在時代的高度,緊密聯系我國教育改革的實際,不斷豐富干部培訓目標的內涵;對準我國教育發展過程中的難點,抓準教育管理干部知識與能力的盲點,不斷優化培訓課程;針對教育管理干部培訓的特點,探索干部培訓的規律,不斷改進培訓的方式方法;建立班工作小組制,注重班風建設,提高服務水平,不斷改進培訓與教育環境;強化自我學習的意識,優化自我發展的機制,不斷提高培訓中心自身的辦學水平。在多年培訓實踐中逐步形成的辦學思想指導下,培訓中心不斷優化培訓課程,積極探索培訓課程體系的創新,取得了顯著進展,形成了一套培訓課程建設原則,有力地促進了培訓課程質量的提高。
(一)培訓課程建設的原則。
在長期的實踐中,培訓中心逐步形成了以教育改革與發展的宏觀背景分析、當代教育科學與管理科學前沿理論、教育改革與發展熱點難點問題研究等內容為核心的培訓課程模塊。近年來,我們在課程建設上更加注重貫徹如下原則:
1.理論性與實踐性的結合。
理論聯系實際是我們建設校長培訓課程的根本原則。培訓中心一貫堅持從理論培訓入手、著眼于校長的實際應用;既強調用理論指導實踐,同時也注重用實踐滋養理論。在培訓課程建設上,不僅重視教育科學與管理科學的前沿理論,同時非常重視教育改革與發展的重要實踐問題,如當代中學生思想道德建設問題、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問題、教育公平與區域教育均衡發展問題、教育評價制度改革問題、學校管理中的法律問題以及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學校意外傷害事故與糾紛處理的問題等,使我們的培訓對象在提高理論水平、增強宏觀思維能力的同時,切實有效地提高了實施素質教育的能力。
2.顯性知識與隱性知識的結合。
許多校長,尤其是名校長,在教育、教學與學校管理等方面有著豐富的實踐經驗,很善于處理學校發展中面臨的各種棘手問題。但要他們把這些經驗用準確的言語表述出來,就有相當的難度。校長如果不能準確地表述自己對教育規律的認識,就很難使教職員工準確把握其思想,更難以使同行分享其教育和管理智慧。要造就一批能引領中國基礎教育改革的教育家型的校長,就要讓他們把自己的思想在規律性的水平上提煉出來。這就是隱性知識的顯性化。在各類校長的研修班中,尤其是在全國骨干校長與優秀校長的高級研究班中,培訓中心十分注意運用“導師指導”與“同伴互助”的形式,幫助他們提煉自己的教育思想。校長在成長與發展過程中,要善于向其他校長學習。這種學習有時候并不只是聽其他校長說了什么,在很多情況下,是靠著走進他們的學校,觀察他們的行為,感受這個學校的文化,走進教室,感受它的氛圍,依靠自己的觀察和體驗來學習。學會用準確的言語清晰地表述自己的思想,善于在交往中體悟別人的思想,努力提升校長這兩方面的能力,是培訓課程建設努力的重要方向。
3.現實性與前瞻性結合。
校長培訓的導向是引導校長關注現實問題,研究現實問題。研究現實問題是為了將來的發展,分析現實問題是為了將來更好的發展。在培訓課程建設過程中,積極主動地以科學發展觀來指導校長培訓的課程設計,努力使校長能夠正確理解“我們立足于昨天知識的教育是一項面向未來的事業”,提高校長創造性地實施素質教育的能力,正確把握教育中的“昨天與明天”的矛盾,以發展的思路與眼光來思考中國教育現實問題。
4.國際化與本土化的結合。
開拓校長的國際視野,使他們能清晰地把握當代教育發展的走向,無疑對提升我國基礎教育的辦學水平有重要意義。然而,中國校長最終需要研究、解決的是中國教育的問題。借鑒國外的經驗是為了服務我國教育的發展。沒有國際視野的校長是缺乏眼界的校長,不懂得研究中國自己問題的校長一定是失敗的校長。基于這一認識,我們在培訓課程的設計中,特別注意國際化與本土化的結合。
(二)培訓課程的創新。
根據上述課程建設的指導思想,近年來,培訓中心除了對全國高中校長研修班、全國初中校長高級研修班等常規班的培訓課程進行改進,還積極推進培訓課程與課程體系的創新。其中較有典型意義的課程創新案例如下:
1.國內外聯合培養優秀校長。
2008年,培訓中心受上海市教委委托,與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合作舉辦校長培訓班,采用國內培訓與國外培訓結合、脫產培訓與在職研修相結合、高級研修與學位教育相結合等新的培訓模式。由上海市教委與各區(縣)教育局推薦,培訓中心擇優錄取的20位名校長培養對象在培訓中心進行一段時間的研修后,赴新加坡攻讀學位,回國后再到培訓中心進行強化訓練。這一模式既提升了校長的國際視野,又提高了他們研究本土問題的能力,取得了很好的成效,受到了上海市教委與各區(縣)的好評。目前,上海市教委繼續派出第二期22位校長參加該班的學習。經協商,培訓中心將接受上海市教委的委托,在5年中,為上海市培養100名具有碩士學位的優秀校長。在考察了該班學習效果后,山東省淄博市教育局也派出15位校長參加該班學習。
2.掛職見習與集中培訓相結合培養骨干校長。
在為西部培養高中骨干校長的研修課程設計中,培訓中心嘗試將掛職見習與集中培訓相結合構建新的培訓課程體系。2008年11月,培訓中心受廣西壯族自治區百色市教育局委托,舉辦了廣西百色高中校長高級研修班,來自百色革命老區的40位高中校長,圍繞學校發展的經驗、困難與問題集中進行了兩周的培訓,然后針對各自學校的實際情況,分別到精心挑選的學校擔任“影子校長”,最后再集中完成各自任職學校的改進方案,把經驗分享、實踐反思、理論學習、工作研究與改進行動有機整合在課程體系中。這樣的培訓課程模式對相應學校快速改變面貌發揮了積極作用。
3.“送培到校,跟進服務”的培訓課程模式。
在為貧困地區提供教育培訓的過程中,培訓中心逐步發展了“送培到校”的培訓模式:根據有關地區教育發展的實際需要,確定專題組織專家到相關地區開展培訓活動。這一培訓活動針對性強,效率較高,在降低有關地區培訓經費開支方面效果十分明顯。之后,在區域性學校優質化工程與學校教育質量提升工程中,我們又對這一模式進行了改進,由事先確定專題改為根據學校發展的實際,在與校長互動過程中確定培訓專題。這一模式真正體現了“實踐導向”、“問題中心”的思想,并有受益面廣的特點,深受學校歡迎。
4.“專家指導,校------校對口”模式。
在支援四川地震災后教育重建中,我們嘗試了將培訓機構、對口學校和受援學校三方面緊密結合在援建項目中。培訓中心把“跟進培訓”的經驗運用到項目學校,對口學校為受援學校全面提供學科教學的指導交流和管理范例,推動學校全面改進工作。培訓中心發揮專家優勢直接對項目學校校長、干部和教師進行培訓,并組織專家進行學校發展的跟進指導;對口支援學校發揮名校優勢,派出教師對受援學校進行學科教學的指導,同時接收受援學校教師跟班學習,為受援學校提供參考案例;受援學校在專家指導下實施學校改進的總體部署,在重建中推動學校發展。為期一年的項目成效顯著,達到了三方滿意的預期目的。培訓中心成立以來,持續優化培訓教學模式,逐步形成了包含10個環節的中學校長高級研修培訓教學模式,建構了較為完整的培訓教學體系,有效地保障了培訓活動質量。
1.專題講座。
在干部培訓中,專題講座是一個不可或缺的環節,它是發揮專家引領作用的重要途徑。經過多年的努力,培訓中心已經建立起了一支由資深教育行政官員、優秀在職校長與大學教授組成的三結合教師隊伍。在校長培訓教學中,他們或是暢談天下大事,分析我國教育改革的背景,細致解說當前世界教育改革與發展的走向,系統闡述國家教育方針政策;或是專題講解教育及管理領域的最新學術進展,專門分析我國教育發展的重點與難點問題;或是結合自己的教育與管理實踐與學員分享成功經驗與失敗教訓。學員們普遍反映,這些講座對于豐富他們的學校管理知識,擴展他們的管理視野,指導他們樹立正確的教育理念以及形成解決問題的對策有很大幫助。
應當承認,無論是任職多年的老校長還是上任不久的新校長,他們在教育教學與管理領域的知識方面還是存在空白點的,專題講座在填補其知識與技能空白點方面也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在培訓中心接受過培訓的不少校長都會有脫胎換骨的感覺,其中專題講座是影響校長認知的一個重要的因素。
2.經驗分享。
“一位校長就是一本培訓教材”,來培訓中心學習的校長都有自己獨到的辦學經驗,也有在學校管理中失敗的教訓,這些經驗與教訓對其他校長都是寶貴的財富。尤其是相同的工作任務使這些校長有著更多的共同語言。從他人的經驗與教訓中學習,對于校長的成長有很大幫助。培訓中心的經驗分享分為兩種類型:其一為無主題的經驗分享。這一活動通常安排在培訓的最初階段,校長們就自己體會最深的學校管理問題自由交換意見,不受任何特定主題的限制。在這種無拘無束的交流環境中,校長的思想觀念如火花飛濺,往往在不經意間就啟發了同伴。其二為主題性的經驗分享。在無主題的經驗分享后,各班從大家共同感興趣的問題中提煉主題,比如學校的德育問題、課改問題、教師隊伍建設問題等,在全班進行經驗交流。由于主題集中,準備充分,這樣的交流自然就更為深入,對學員的啟示也就更大。
3.實踐反思。
在培訓中心,實踐反思既是促進校長學習、提高的培訓策略,也是對校長有具體要求的重要培訓環節。實踐反思旨在指導、幫助校長通過對自身工作的批判性思考,找到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尋求解決問題的有效途徑,進而提升自己的思維品質,增強改革和發展學校工作的行動能力。在實踐反思過程中,校長通過對自己管理學校的實際做法進行系統的總結、展示和分析,以達到學習的目的。在培訓中心,促進實踐反思的途徑有很多,包括教師在專題講座中有目的地引導校長學員反思,組織校長通過系統總結、交流經驗或著書立說反思,組織校長就學校管理問題進行陳述------答辯反思。作為培訓教學環節的反思形式,其中最重要的,是要求校長針對學校工作的某個方面進行系統思考,并撰寫專題論文。通過實踐反思,校長對學校管理問題的認識得以深化,知識基礎得到擴展,知識結構得到優化,批判性思維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得到提升,有效地促進了校長的專業發展。
4.現場教學。
有時,人們又把它叫作“教育考察”,如果教育考察只是對有關學校走馬觀花,它的效果是令人懷疑的。為此,在多年的實踐中,培訓中心創立了“典型經驗現場教學”的培訓環節。“典型經驗現場教學”,包括典型經驗的發現、典型經驗的展現與典型經驗的點評等步驟。在我國教育改革中,不少學校創建了一些具有典型意義的經驗,這是一筆寶貴的財富。培訓中心致力于發現在我國教育改革過程中發展起來的典型經驗,把它作為重要的培訓課程資源。
現場對優秀學校進行全面的分析診斷,通常需要5個教學單位時間。校長報告半天,分析擬定現場方案半天,現場一天(包括校情介紹、分組調研、小組分析、意見反饋、校長回應、專家全面點評等活動),總結分析半天。現場教學環節中,學校的選擇很重要。成功的現場教學能收到意想不到的好效果。
5.問題研討。
問題研討是校長培訓的重要形式。問題來自學校教育改革的實踐,答案由校長自己去尋找。校長們對他人提供的解決方案從不同角度進行質疑,這不僅有助于校長迅速找到有關問題的答案,而且對校長思維能力的提升有很大幫助。校長們普遍反映,這是非常有價值的培訓方式。
6.案例開發。
“案例是理論的故鄉”。近年來,培訓中心嘗試讓校長們“開發教育教學及管理案例”。這種方法一方面促進了校長們更為深入的反思,另一方面也為培訓案例庫的建設打下了基礎。傳統案例教學效果不夠理想,“事例”的案例難以引起共鳴,專題案例更能產生好的效果。比如:教學管理、校本課程建設、和諧學校、學校文化建設、學校德育,等等。
7.對話交流。
以往在培訓過程中的對話,主要是學員與學員之間的交流與對話。近年來,培訓中心堅持學員與學員交流的同時加大了多主體對話的探索,這些對話主要包括:大學校長與高中校長、高中校長與初中校長對話。培訓中心針對各級教育在培養目標與培養方式的隔閡與脫節,利用自身的優勢資源,積極探索大學教育與高中教育、高中教育與初中教育的“兩個銜接”。分別以大學校長與高中校長、高中校長與初中校長對話的形式,加強大學與高中、高中與初中的對話與交流,使各級教育培養的針對性、有效性更強。
國內校長與國外校長對話。培訓中心充分利用中外名校長論壇等機會,加強國內校長與國外校長的對話交流,使我國校長具有更為廣闊的國際視野。專家與學員的對話。這種對話法更多體現在參與式培訓的過程中。
此外,培訓中心還嘗試了東部校長與西部校長對話、校長與教育行政官員對話、督學與校長對話、高中校長與大學生對話、學員校長與優秀校長的對話等。這些對話都取得了比較滿意的效果。
8.情景模擬。
現代學校管理經常會出現一些突發性事件,面對這些突發事件,有些校長往往會束手無策。情景模擬旨在提升校長應對突發事件的能力。從第37期全國高中校長研修班開始,培訓中心增設了情景模擬這一教學環節。它從媒體有關校園安全、師生關系、教育收費等敏感問題的報道中收集典型案例,采取記者采訪的形式,挑戰校長的管理智慧,評估校長應對危機的能力。之后,由教師與學員共同總結校長應對過程中成功與失敗之處。通過這樣的活動,學員們在相當程度上提升了應對校園突發事件的能力。不少校長把在這一過程中掌握的技能遷移到了學校與社會各界、行政部門以及校內與師生員工的溝通工作中去,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9.方案設計。
以往的培訓對培訓結束后將培訓成果轉化為學校行動重視不夠。參加培訓的校長往往是“培訓中激動------返程的車上晃動------回到學校不動”。為解決培訓成效轉化問題,近年來培訓中心將“行動方案設計”作為培訓的重要環節,以學校發展規劃、學校改進計劃為載體,推動校長設計改進學校的行動方案。這些在學習借鑒基礎上對自己學校的改革設計,不僅具有極強的針對性和現實性,而且大部分轉化為校長回到崗位后學校改革的主要內容。
10.跟進服務。
教育培訓和研究的最終目的是為了轉化成教育實踐。將培訓結果轉化為教育實踐,一個更為簡捷的途徑就是以項目推進的方法來跟蹤培訓。即以課題或項目的形式,深入區域、深入學校,一方面用來跟蹤校長的培訓,另一方面以更直接的方式服務于區域性的教育改革與發展。例如,培訓中心與山西省絳縣教育局合作推進“發展性教育質量保障體系的實驗研究”,在西部地區積極地開展了“區域性學校發展規劃”研制等。這些工作既為區域性素質教育的推進提供了智力支持,也為我國教育干部培訓提供了新的方法。近年來,培訓中心在實驗研究的基礎上,將多年積淀的學校優質化理論與實踐、多元智能課堂教學構建等前沿理論研究成果進行推廣應用,贏得了各界的認可。2005年,培訓中心與廣東省中山市教育局合作實施“中山市中學優質化工程”,先后有30所學校在專家組的指導下,通過學校規劃修訂與實施、學校問題診斷與改進、辦學特色形成和提煉等階段,以點帶面,使中山市基礎教育面貌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教育改革的成效引起了社會廣泛關注,眾多媒體對此予以報道。在多年來進行校長培訓模式改革與創新的探索過程中,培訓中心取得了一定成績,也逐步積累了不少經驗,其中我們感受比較深的有以下幾點。
一是校長培訓改革必須循序漸進,謀定而后動。已有的培訓模式是在多年來的培訓實踐基礎上形成的,有一定的合理性。在有確切的理由采納新的培訓模式之前,輕易拋棄原有的經驗、貿然打破原有的模式是草率的、不負責任的做法。校長在學校管理和教育發展中承擔著特殊、重要的任務,校長培訓工作事關教育發展的大局,對培訓模式的改革必須本著對教育事業高度負責的態度,做好系統、深入的調查研究工作,精心籌劃,周密設計,循序漸進,謀定而后動。
二是培訓模式改革應當內容重于形式。改革開放以來,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發展,教育形勢變化很快,在這種背景下,如何使校長適應教育快速發展的要求,就成為校長培訓工作面臨的重大挑戰。校長培訓作為一種旨在改變校長認知與情感、態度、價值觀,旨在提升校長思維品質和行動能力的一種教育活動,厘清為什么改革、改革什么以及怎么改革才能適應校長培訓工作的需要,才是培訓模式改革需要考慮的最重要的問題。盡管特定的內容需要通過特定的形式得到體現,但形式最終要反映內容的要求,是為內容服務的。校長培訓模式的改革應注重實質性內容、注重培訓的實效而不是相反。事先設定培訓形式、為改而改的做法是不足取的。
三是培訓模式改革應當基于對培訓需求、培訓目標的堅定判斷。校長培訓模式改革是對于校長培訓工作的價值及實現其價值的途徑的選擇。社會發展對校長培訓的期望、培訓機構的目標與學員個人的專業發展需求往往不一致,這就要求培訓機構對社會需要、學員需求及自身使命的關系有一個恰當的認識,對培訓需求、培訓目標形成堅定的判斷,只有這樣才能使培訓模式改革具備堅實的基礎和明確的方向。
四是培訓模式改革必須充分考慮培訓資源狀況。校長培訓活動的特點直接受培訓資源條件的制約,特定的培訓模式一定程度上就是培訓資源狀況的反映。培訓模式的改革必須充分考慮培訓資源狀況。能夠適應培訓資源現狀、充分發揮現有資源效用的模式就是合適的模式。校長培訓沒有絕對意義上的最好模式,只有與培訓資源相適應的最適合模式。
五是校長培訓事業的不斷進步需要高層次專家的持續投入和真誠奉獻。多年來的培訓實踐告訴我們,沒有真正投入校長培訓事業的高層次專家的參與,各種培訓模式改革的效果都會打折扣,進而影響培訓事業的發展。在我國教育干部培訓中,并不缺少專家的參與,缺少的是大批高層次專家對培訓事業的專注和投入。如何支持、鼓勵大批高層次專家投身校長培訓工作,是我國教育干訓事業健康發展必須解決的一個重大問題。
六是培訓模式改革應該把“校長收益最大化”作為信條。校長培訓是一種通過提高校長的專業素質促進教育發展的活動,培訓工作的價值只有通過校長專業水準的提高才能夠得到體現。培訓機構應該把使接受培訓的校長收益最大化作為信條,貫穿在培訓模式改革的始終。只有這樣,培訓模式改革才能落到實處,收到實效。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構建開放化的校長培訓系統
《義務教育學校校長專業標準(試行)》
2018年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年度計劃
重新定位校長角色
義務教育學校校長專業標準(試行)(征求意見稿)
常抓不懈的應是隊伍建設和課堂教學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系客服!

聯系客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桦甸市| 云梦县| 陆丰市| 南澳县| 广德县| 常熟市| 鄯善县| 乐昌市| 广河县| 孟津县| 改则县| 平原县| 焉耆| 遵义市| 惠来县| 松江区| 百色市| 汪清县| 洛阳市| 大埔县| 曲沃县| 慈溪市| 旺苍县| 杭锦旗| 宜城市| 阿克陶县| 进贤县| 曲松县| 阿城市| 泰州市| 青阳县| 射阳县| 营口市| 蕲春县| 邵东县| 郴州市| 光泽县| 奉贤区| 宣化县| 岳西县| 清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