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埔四期之學生,
四行衛戰顯其英。
孤軍營內紅旗展,
慘被奸人刺死驚。
民族英雄高志航,
華年奮勇斗爭強。
犧牲壯烈夫妻別,
遺幼使人悲斷腸。
考入航空軍學校,
南京防務守堅忠。
機身著火隨空落,
自殺不降英勇隆。
西安事變從和解,
重慶和談沒有終。
被派北平商結戰,
晚年病死在家中。
魏絳和戎史有聞,
春秋時代晉之臣。
盡忠職守全心干,
升格新軍佐表勛。
著名北宋填詞人,
仕宦出身科第紳。
酒肆歌樓描艷妓,
直言無隱富情陳。
北宋前期政治家,
神童召試顯風華。
中年掌管全軍政,
選拔賢能正不斜。
蘇軾門人為進士,
黨爭派斗貶重重。
詩詞書法皆名氣,
風格多如柳永同。
還是喜聞音樂家,
〈詞中老杜〉史曾夸。
徽宗名妓他爭愛,
帝怒將其逐出衙。
歡喜調香華艷裳,
內心兇恨化濃裝。
為邦兒子爭基位,
荼毒人們至慘亡。
蘇軾門人為進士,
作詞傷感調凄涼。
因參派斗多被眨,
最後歸途病死亡。
著名南宋女詞人,
仕宦家庭富出身。
繪畫彈歌良教育,
含思凄婉內心陳。
宋朝四大女詞人,
仕宦出身一世辛。
最後為情不食死,
二娥婢女亦同殉。
著名五代女詩人,
孟昶之妻因寵珍。
據說宋王收作妾,
參加打獵射亡身。
鉅萬家財天下聞,
詩長格律韻嚴遵。
老來付職於沙漠,
舉目無親終此身。
窮愁落魄晚唐人,
哀怨詩文伴一生。
三載辭官歸故里,
追封進士為人民。
聰慧才高好讀書,
唐朝四女杰包予。
因笞殺婢監牢獄,
卒被行刑可太愚。
初唐四杰詩人列,
久病投河厭世亡。
博覽群書文學富,
遺留駢著放光芒。
唐朝四大女詩人,
君為其一顯芳芬。
童年可詠薔薇頌,
老被君王賜死云。
唐代詩人歌妓者,
最為元稹交情深。
望江樓內公園處,
紀念館開今覓尋。
辭官居隱住嵩山,
來往長安洛水灣。
成就詩歌有四者,
趣情生話塞音間。
詩古五言名著稱,
常針時弊顯英明。
太常博士當長久,
應是廣西先首擎。
唐代詩人兼望族,
宮詞著作早成名。
雕蟲小技無心寫,
風格獨行留好聲。
唐代詩人登進士,
於今全集百余篇。
尊為博解而宏拔,
客死三川還自然。
著名山水田園派,
隱士情懷邊塞詩。
"曲徑通幽"花木麗,
唯聞鐘磬響音時。
進士出身門第注,
五言近體最詩工。
盛唐過后君名著,
"風雪夜歸人"眾祟。
飲酒吟詩史有名,
喜歡垂釣著《茶經》。
耕讀隱居新生活,
搞奇《鴨斗》欠英明。
開元朝代之賢臣,
職業畫家汶水人。
曾與王維詩對和,
終生浩蕩顯精神。
進士終能得及第,
長安県令任多年。
歙州刺史功勞著,
至老仍然在位堅。
唐宋詩詞八大家,
文思敏?有才華。
《荊公新學》初時創,
變法未成能力差。
末期北宋一詞人,
音樂精通曲藝深。
善寫艷情和景物,
婉約大成君集文。
北宋詞人貴族身,
能兼二派《婉》《豪》陳,
善於融化前賢句,
愛國憂民是好臣。
貧困寒微初出身,
考為進士又從軍。
詩多百姓同情句,
富有民謠色彩文。
丈夫被逐織回文,
以表相思情感陳。
兼并德才千古頌,
空閨獨守至終身。
民族英雄南宋將,
身材魁偉力超人。
抗金功績名天下,
驍勇精忠集一身。
天寶二年登進士,
尚書郎任在元中。
其詩辭意精深廣,
作律究研風格隆。
黃巢起義隱華山,
唐代詩人進士官。
十哲咸通君在列,
清新風格自然間。
一詩描寫寒山寺,
全亞均能頗有名。
曾是寒山居在此?
還因作者賦高明?
靈一交游同進士,
中唐時代江東人。
互相答和真歡暢,
《夜泊荊溪》詩世聞。
西漢末朝之代王,
子孫繁衍別家鄉。
從來歷史英雄寫,
功績還湏得表揚。
又名東野早年貧,
《走馬看花》成語申。
工作無心收半俸,
作詩為樂渡余生。
唐女詩人張愔妾,
徐州夫死獨居樓。
見居易作殉情句,
絕食身亡香殞收。
山水詩人唐代著,
未成進士酒來頻。
背癰常發難痊癒,
一句詩詞失任臣。
(注,他詩中有句〈不才明主棄〉,唐玄宗看后不滿,失任朝庭官職務。)
唐朝哲學者詩人,
晚任尚書太子賓。
安史亂時移興市,
幼年科舉得芳芬。
文武雙全情感多,
鴛鴦棒打慘悲歌。
詩詞萬首流傳廣,
奔放悲涼李杜和。
拓跋力真之后代,
隋朝兵部職尚書。
合同居易倡新樂,
《元白》并稱真不疏。
唐朝宰相亦詩人,
守正不阿還是君。
其墓而今剛找到,
夫妻合葬畫圖珍。
唐代詩人好奕棋,
揚州避亂后參軍。
草花雪月加泉竹,
詠物六詩留世聞。
南宋抗金名將領,
《精忠報國》刺身中。
奸人誣陷成悲劇,
一代賢臣普世崇。
進士出身明代人,
為官刑部郎中君。
父親南海之巡檢,
家族光榮世有聞。
唐代官員書法家,
名僧法海父風華。
擢登進士汴州刺,
戶部尚書位不差。
隋末唐初龍県人,
追蹤晉宋獨推君。
陶淵明受其稱贊,
斗酒百千無愛身。
唐朝無恥一詩人,
賣友求榮竟殺親。
英俊生成而缺德,
終因口臭失為臣。
隋代畫家閰毗子,
唐期任主爵郎中。
繼承父輩功夫力,(繪畫的功夫)
〈古帝圖王〉千古崇。
(注,是幅名畫)
豪放不羈唐代人,
睿宗進士為賢臣。
秘書正字家名馬,
杜甫年輕曾作賓。
同登進士夠威風,
兄弟二人詩意濃。
被貶情悲無可奈,
鄉親父老接情隆。
晚唐五代一詩人,
被譽閩中初祖君。
碑碣多為他手寫,
并將閩詩冊成文。
北宋著名文學家,
翰林博士大才華。
詩書傳世流千古,
建設杭州受眾夸。
廿七歲才專讀書,
百家苦學至名儒。
老泉便是其花號,
唐宋八家中一株。
歌妓詩人唐代女,
元稹七律贈於君。
''言辭雅措風流足"',
意在占其來取親。
大歷四年齊映榜,
中唐進士并詩人。
猶工七絕描邊塞,
失意仕途長壽身。
唐朝土族著詩人,
苦讀十年進士奔。
曾任新鄉縣大尉,
擅長七律作賢臣。
被迫離婚又再婚,
一生遭遇向誰申?
皆因封建情場害,
柔弱年青就過身。
初唐四杰詩人列,
久病投河厭世亡。
博覽群書文學富,
遺留駢作放光茫。
唐代詩人文學家,
上京應試未能嘉。
交游故友常相和,
種竹門前有菊花。
白雪道人王孟津,
清初進士立奇功。
梅蘭菊竹兼書法,
博學多才名譽隆。
盛唐時代偉詩人,
《登鸛雀樓》驚世聞。
還有《涼州詞》絕句,
長留世上永無垠。
東漢甚知名道士,
懸壺濟世以醫人。
相傳縮地行千里,
竹杖成龍降鬼神。
《幼學瓊林》年少讀,
《孟嘉落帽》早知聞。
風吹之后光頭現,
互作詩文相和云。
唐朝道士亦詩人,
獻策借兵敵寇焚。
退隱江湖臣不做,
《漁歌》作品頗傳神。
唐代詩人文學家,
玄宗進士入官衙。
滎陽主薄編書任,
《風正一?懸》最佳。
《吳中四士》有精英,
先受六朝詩先型。
存世馳名之佳作,
《春江花月夜》書成。
孩童溫席古來知,
風度非凡卓見思。
敢諫秉公忠職盡,
專心發展五言詩。
唐末詩人名鄭谷,
僖宗進士任郎中。
《芳林十哲》為其號,
又以《鷓鴣詩》最功。
同與劉邦沛県人,
秦為刀筆吏名臣。
立功西漢聲威著,
律定九章驚世聞。
《素有清名》入閣來,
翰林鄭畝重英才。
免其獲罪在黃帝,
可喜還能升相臺。
唐代時期書法家,
善於行草顯風華。
性情驕傲癲狂舉,
故有〈楊風子〉別瑕。
唐代昭宗巨鹿人,
隱居寺廟一詩僧。
出身官宦功名考,
倫落西山去拜神。
苦命人中有拾得,
出生便被雙親遺。
高僧見后?回寺,
熱讀經書還作詩。
(注,寒山拾得兩位高僧,是唐貞觀年間人,作詩甚多,經常歡笑,因兩人結為好友,人們稱為《和》《合》二仙。)
戰國末期秦猛將,
跟隨王剪勇從軍。
守關李牧精兵峙,
被殺身亡葬野魂。
英勇稱為虎步關,
漢中固守保河山。
馬超最後終平定,
但戰黃忠被殺還。
唐代中期政治家,
推行兩稅法無邪。
后為盧杞遭身害,
歷史曾為記有嘉。
西漢知名軍將領,
蕭何國相接班人。
戰爭勇猛而多勝,
早佐劉邦起義臣。
唐代詩人亦大臣,
出身寒微去從軍。
五言新嫁娘詞古,
三日入廚作羹湯。
曹魏權臣政治家,
高平政變顯才華。
聰明果斷英姿發,
抗蜀滅吳功績佳。
南宋詞人政治家,
狀元及第達官衙。
因佳政積連升任,
過目不忘聰敏嘉。
紹圣四年為進士,
早期格調麗清新。
后來學習東波韻,
豪放遺風狂氣陳。
南宋時期思想家,
一生苦難獄中查。
詞風豪邁而雄健,
經世濟民倡導華。
正是南唐李后主,
詞章作品甚流名。
被俘毒殺抽筋死,
無奈可憐終一生。
其一
中華最著女詞人,
國破家亡晚景昏。
家族名門文學富,
失夫再嫁又離婚。
其二
中華第一詞才女,
婉約派中代表人。
家族薰陶文學富,
流傳千古感情深。
七歲能文智慧聰,
參知政事顯才雄。
掌軍政權全心任,
宰相官能一樣同。
愛國詞人豪邁風,
《蘇辛》合并即如龍。
能文能武清頑敵,
可惜被彈含恨終。
春秋齊國外交家,
短小身材智慧嘉。
力勸景公從善政,
賢才選拔正無邪。
進士出身為判官,
多愁善感依欄桿。
宋朝婉約填詞派,
寂寞晚年貧困間。
唐代詩人漢魏風,
激昂品格古詞濃。
革新旗手先驅者,
變化萬千青史隆。
唐朝邊塞大詩人,
早在宋州耕韻聞。
渤海県侯為晚任,
《燕歌行》最顯芳芬。
唐代宗時之宰相,
母親攜載嫁他人。
精通子史還學道,
貪賄晚年終死身。
唐代海州東海人,
早年屢試不第登。
后來續考欣才中,
古詩廿首至今聞。
秦朝將領史知名,
滅魏燕齊威大升。
六國統成功績著,
瑯邪隨帝祝長興。
宗家源,1931年生。香港中華中學高中畢業,清華大學第一屆水利系畢業,在內陸從事水利水電設計工作至退休返港。香港清華同學會副會長,香港中華文化總會乘風書畫會會長、乘風書畫會會長,國際當代華文詩歌研究會研究員、香港詩詞薈萃文學社顧問、香港詩人協會理事。著有《江河集》《海洋集》《未完集》。在《中外詩人》發表了個人作品專輯。
一戰后,日本在華擴張受到了英美列強的遏制,中國的北伐戰爭使日本在華利益受到削弱,促使日本政府調整對華政策,加快吞并中國東北地區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