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畫品紅樓——"詩"、"畫"、"品"相結合,詩情畫意,圖文并茂,古韻今聲,一種全新的品紅方式。每周二、四 晚上20點發布兩篇原創文章。歡迎投稿,敬請關注、閱讀、分享、評論!
鷓鴣天 薛姨媽
陳慧茹
自是豪門富貴身,
辭鄉借勢遠投親。
長居賈府難圓夢,
巧布良緣欲結姻。
心意假,世情真。
慈顏暖語慰癡顰。
無方教子憑驕逸,
家業傾頹苦果吞。
薛姨媽,出身于四大家族之一的王家,王子騰和王夫人的胞妹,嫁給了金陵首富皇商薛家,是一位真正的豪門貴夫人。只可惜早年喪夫,守著巨大的產業與一雙兒女過活。
薛姨媽表面上是一位溫厚善良、親切隨和的慈姨媽,實際上是一個深諳人情世故、暗藏心機,卻又教子無方、仗勢欺人的寡母。她的慈有真有假。
薛家在京中有幾處房舍,他們進京時薛蟠要先找幾個人去打掃收拾。薛姨媽一口否決,堅持要住進賈府,因為她早有了自己的小算盤。她帶著一雙兒女住進賈府有兩個目的,第一是為了借助和依靠賈府的勢力,因為隨著薛蟠父親、叔叔的相繼去世,薛家的勢力大不如前。
第二是為了女兒寶釵的婚姻打算,她有兩手準備:一是被選入宮,憑寶釵的模樣、學識和心機,定會給薛家帶來無限榮耀和至高權勢;二是萬一落選,那么就伺機散布“金玉良緣”,讓寶釵嫁給賈府的貴公子賈寶玉,從此與賈府的關系更加牢固。
她制造金玉良緣蓄謀已久,寶玉銜玉而誕乃天下奇聞,親朋好友無人不知,她很早就找人根據通靈寶玉上的銘文“莫失莫忘,仙壽恒昌”對了“不離不棄,芳齡永繼”八個字鏨在了寶釵的金鎖上。第八回寶釵說也是個人給了兩句吉利話兒,所以鏨上了,叫天天帶著。第三十四回,薛蟠對寶釵道:“從先媽和我說,你這金要揀有玉的才可正配”。由此可見,金玉良緣是薛姨媽的杰作。
薛姨媽深諳人情世故,她住在賈府就極力討好賈母,常陪著賈母聊天打牌、說笑湊趣兒哄賈母開心,以求能夠在賈府長久居住。她善于察言觀色、巧于奉承,從不和人爭論,總給人一種慈眉善目、和藹可親的感覺。
薛姨媽的慈有真有假,第八回寶玉去看寶釵,薛姨媽忙一把拉了他抱入懷內,命人倒滾滾的茶來,又問寶玉想吃什么立刻取來,又留飯,又拿好酒。她對寶玉是真慈愛。
第五十七回,薛家母女本知黛玉是一個多愁善感、孤傷小性的女孩兒,寶釵故意伏在薛姨媽懷里撒嬌,而薛姨媽用手摩弄著寶釵,說她善解人意,能給自己開心解愁。惹得黛玉流淚嘆道:“她偏在這里這樣,分明是氣我沒娘的人,故意來刺我的眼。”
說也奇怪,全書再沒見過母女倆這樣親熱過,偏在黛玉面前如此親熱,是何用意?接下來就是薛姨媽一番慈顏暖語安慰黛玉,說心里多疼又不敢表現出來,哄得黛玉認她做娘。她又說要給黛玉和寶玉保媒,紫鵑忙跑來求她和老太太說去,她卻假意用一番調笑說得紫鵑“紅了臉”。由此可見薛姨媽的心意有多假,她一心想著金玉良緣,又故作慈悲來安慰黛玉。
薛姨媽早年喪夫,在教育子女方面無能無方。她對兒子薛蟠寵溺無度,成了驕橫跋扈、倚財仗勢、奢侈荒淫的呆霸王,什么本領沒有,只會斗雞走馬,惹禍生非。薛寶釵雖然博學多才、舉止嫻雅、穩重平和,卻是一個心機深重、近乎無情之人。
薛姨媽仗勢欺人表現在每次薛蟠惹了禍,她不趁機教育自己的兒子,而是忙著去求娘家和親戚為兒子消災或出氣。第四回薛蟠打死馮淵,搶了英蓮,便同母妹等起身長行去了,人命官司一事,他卻視為兒戲,因為他知道母親會找人為他了結。
第四十七回薛蟠被柳湘蓮痛打一頓,薛姨媽又是心疼,又是發恨,意欲告訴王夫人,遣人尋拿柳湘蓮。寶釵忙勸道:“如今媽先當件大事告訴眾人,倒顯得媽偏心溺愛,縱容他生事招人,今兒偶然吃了一次虧,媽就這樣興師動眾,倚著親戚之勢,欺壓常人。”可見寶釵說的不假,仗勢欺人是她的一貫做法。
薛姨媽雖然頗有心機,但沒有真正的治家理事能力,盡管她想盡一切辦法如投親借勢,兒女聯姻等來挽救逐漸衰落的薛家,但是內力不足,獨子薛蟠外號薛大傻子,一應經濟世事,全然不知。后來又娶了一位河東獅夏金桂,弄得家里天天雞飛狗跳,不得安寧。所以,“珍珠如土金如鐵”的薛家很快就敗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