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T是國內互聯網領域三巨頭。這,已經是老生常談。但是如果說BAT是國內人工智能領域三巨頭呢?
百度,已經開始大力甩掉所謂互聯網公司的標簽了。“互聯網是前菜,人工智能才是主菜。”5月23日上午,百度公司CEO李彥宏在2017百度聯盟峰會的開場白是:“互聯網的革命是本質上是人與人的溝通效率的革命。人工智能時代,將從根本上解決人和萬物之間的交流。”
但他接下來的表述,則令人驚訝:“百度公司將不再是互聯網公司,而是一家人工智能公司。”李彥宏的這句話似乎斬釘截鐵。
無獨有偶,兩天前,在香港中環四季酒店召開的騰訊2016年年度股東大會上,馬化騰也談到了人工智能,話中分量同樣很“重”。
他在回答股東提問時表示:人工智能在全球范圍來看是一個新事物,是騰訊非常重視的一個方向。馬化騰表示,自從Alpha Go熱起來以后,深度學習被考慮到運用于各個領域。騰訊也有相關的工程實踐,有專門的團隊在進行相關的研發。未來,深度學習可能需要繼續加大投入,包括在醫療等方面,都會有更好的應用。
關于AI和云計算,馬化騰則強調,傳統企業越來越多地愿意把業務在云端進行轉化,更多的傳統行業的垂直領域都希望運用互聯網工具提升效率。“比如醫療領域,圖片處理等環節,包括未來的AI,也會放到云端來進行服務。”
而三巨頭中的阿里,就更不必贅述了,馬云押注人工智能,打造行業ET大腦的布局已經是路人皆知。
在多年前的行業大戰中,BAT脫穎而出,并成為國內互聯網領域的三大巨頭,這其中包含了太多的人才、技術、商業模式的角逐。如今,BAT再次同步發力人工智能,勢必會在人才、團隊、項目方面撒出殺手锏:人才的爭奪、創業團隊的培育、技術企業的并購必然是三箭齊發,畢竟,這三家最不缺的就是資金。
一旦大戰打響,一場血雨腥風也就必然到來。對于人工智能領域的創業者、創業企業意味著什么?這里面的機會、黑洞又會在哪里?
首先,從這三家在AI布局中,我們可以分析一下行業的規律,以及新的商業機會、創業者的抉擇會有哪些?那么,就先從以下四點做一分析吧。
1、數據爭奪戰。
大部分人了解和熟知AI,應該是從AlphaGo大戰李世石開始,并持續關注到今天2.0阿法狗再次與柯杰九段開戰,并且首局輕松獲勝。
其實早在1997年卡斯帕羅夫與深藍對弈,就是AI的初露崢嶸。國際象棋世界冠軍卡斯帕羅夫以45步棋戰勝IBM超級電腦“深藍”。面對人類最為復雜的棋類項目——圍棋時,AI遇到了巨大的挑戰,我們迎來了現在的算法——深度學習。
之前程序員要用一系列的數據模型和公式去表達,最后再切分。隨著算法的不斷進步,可以看到我們在技術上有了飛躍。可以說我們原來所有的IP和創新,都是程序員靠算法實現的。但如今,我們能看到很多原來經典算法的領域都會逐漸被概率統計和數據分析的方式替代。這種替代是從互聯網開始,從最近人們經常提到的語音識別、圖像識別開始,但未來絕對不會僅僅止于此。
實際上,人工智能是大數據發展到一定階段的一個應用而已,核心還是離不開數據。無論是IBM的沃森,還是阿里的ET大腦,或是百度的無人駕駛開放平臺,都需要對AI進行不斷的訓練,完善算法,提升能力。最核心的關鍵,它們都需要數據,需要高質量的數據來完成這一步一步的升華。
未來BAT的競逐核心,無疑也是數據。
2、IT時代背后交替的三種力量是計算、交互和連接,數據不可忽視。
當前AI可能也僅僅是我們未來新時代一個小小的代表事物,第一次突破的萌芽而已。做底層還是看數據,因為這些計算、交互、連接的本質就是數據的處理。連接的本質就是為了獲取數據,交互也就是要把最后的結果反出去。
也許AI是一個小小的浪潮和泡沫,從底層來看,對數據的重視是未來一切商業創新的基礎和能力。這些數據能帶給我們的不僅僅是AI,如果延展一下,比如loT,我們還能看到計算的框架,計算的框架從過去幾十年都是從分布走向集中。但是隨著物聯網的發展,隨著未來我們的決策從中心向邊緣遷移,我們計算架構會再次從中心分布式的發展,這些同樣會帶來全新的計算能力的提升。
當這些技術都逐漸逐漸走向成熟,甚至已經技術過剩了,或許這個時候才是真正到來的一個真紀元,包括BAT目前也不過在門口瞭望一下而已。
3、技術和團隊需要逐步積累,先把錢賺到手。
企業發展曲線最重要的點就是我們的期待和期望,我們的期待和期望往往會在短期內過度膨脹。誰會真正看到2003年、2004年馬云說阿里每年利潤幾千萬,每年納稅一百萬,誰又會相信今天的阿里電商會成為萬億級的市場?
人類的技術是一個慢慢積累的過程,所以才帶來了一系列的挑戰。
很多創業企業在AI的成長過程中倒下,也有些會迅速發展起來。可以說,過程推動著變革,技術越來越成熟,新創團隊會越來越強,但是最后我們最大的變革是什么?所謂對應的市場在不斷變化。最開始為這些人提供技術,后來我們提供服務,到最后我們自己成為一種商業模式。
創業在人工智能時代,可能是一個巨大的機會,也可能是一個巨大的悲哀。因為在BAT面前,AI創業團隊可能會被一樣東西卡住,就是數據。當BAT揮舞收購大旗的時候,是堅持,還是從了,這真的是一個問題。
4、保持清醒,回歸本質。
對于人工智能的創業者來說,你未來不僅要走一條艱難和坎坷之路,同時你需要從今天估值的虛高或者蓬勃的創業投資的氛圍里面冷靜下來,去想想你真正創造的東西,是在為什么人提供什么樣的服務?創造的價值在哪里?
無論價值多小,只要創造了價值,就可以讓公司的成長與個人的價值積累保持一致。這樣的創業之路,沒有泡沫,也更有意義。
懂懂筆記
懂懂工作室,創始人董軍歷任《中國經營報》采訪部主任、主筆、3C事業部主任,從事TMT領域報道近二十年,對于行業有著深刻、獨到的理解。
于2014年、2015年分別參與了《微信思維》、《微信力量》兩本暢銷書的撰寫。
于2016-2017年獨立撰寫《小米生態鏈戰地筆記》。
董軍于2016年創辦懂懂工作室,冷眼旁觀,麻辣點評,深入分析,幫助你用新的視角了解快速變化的產業。
【懂懂筆記】是全平臺自媒體,團隊原創內容發布在微信公號、百家號、百度百家、新浪創世紀、網易、企鵝號、界面、今日頭條、一點資訊、藍鯨、UC頭條、北京時間、虎嗅、鈦媒體等十幾個科技類主流平臺。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