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男71歲,以反復發作性頭暈4年入院,既往高血壓,糖尿病,心肌梗死支架植入術后病史。病例特點:1、每次頭暈均為靜態發病,表現為暈沉感非眩轉感,轉頭時出現,伴有惡心嘔吐,持續時間為數天經治療后好轉,共發作4次(每年一次);2、其中2次頭暈發作時出現意識障礙,時間為10分鐘,均存在誘因(一次在浴池,另一次少量飲酒),好轉后無后遺癥,僅有頭暈的表現;3、除發病時可見粗大的眼震外,未見異常的神經內科異常體征;4、CTA顯示左側鎖骨下動脈重度狹窄;5、顱腦MRI發現腦干陳舊梗死灶,雙側鎖骨下動脈及雙側腋動脈內膜不光滑伴散在硬化斑塊形成;6、幾次入院檢查心肌酶、肌鈣蛋白、心衰指標,心電圖未見異常。
腦源性暈厥見于腦動脈粥樣硬化,TIA,偏頭痛,無脈癥,慢性鉛中毒性腦病等。是由腦部血管或主要供應腦部血液的血管發生循環障礙,導致一時性廣泛腦供血不足所致。王維治主編的相關著作及診斷學這樣定義的。暈厥指南將暈厥分為3種類型,反射性暈厥、直立性低血壓和直立性不耐受綜合征、心源性暈厥。然而并未列出腦源性暈厥。關于腦源性暈厥報道較少,也許并未引起大家重視,也許稱為意識障礙起病的疾病更為合理(一般意識障礙發作時間較長)。據報道其占全部暈厥的11.6%,常見于腦血管的廣泛的重度狹窄,暈厥可為其發展為腦梗死之前的表現形式;也見于高血壓腦??;腦干疾患。 對有腦血管狹窄或閉塞的患者, 血壓升高可能是一種代償機制, 因此不應在短時間內大幅度降低血壓, 否則會加重頭暈、出現暈厥甚至因低灌注而造成腦梗死。結合我們的病例,普通的超聲并未見到異常發現,而頭頸CTA發現了左側鎖骨下動脈重度狹窄,說明了頭頸CTA檢查更適宜暈厥的患者的篩查。對于腦源性暈厥特點還需大量的臨床實踐證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