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25歲的女性因嚴重的低鈉血癥(114 mmol/L)而被全科醫生轉診到急診科。患者除了8天前的一次自行車事故造成的頭部創傷外,沒有其他病史。
事故發生時,患者戴著頭盔,事后沒有出現意識改變、記憶遺忘或嘔吐的情況,曾在急診科就診。Glasgow昏迷量表評分為15分,腦部掃描正常,血鈉等血液指標也正常,沒有接受任何治療。
患者前幾天逐漸出現頭痛和氣喘,再次急診科就診時,血清鈉水平為118 mmol/L。腎功能正常,而且沒有炎癥綜合征。患者報告在幾天內體重增加了6公斤,但沒有液體容量過多的臨床癥狀(沒有水腫,沒有高血壓,也沒有右心衰竭的癥狀)。她被轉到腎臟科,被限制水分攝入,尿液滲透壓非常高,超過700 mosmole/L(Na+44 mmol/L,K+77 mmol/L,尿素495 mmol/L,肌酐21.4 mmol/L),尿量減少(500 ml/d)。垂體激素檢查未發現其他內分泌異常;皮質醇和甲狀腺水平正常。腦磁共振成像未顯示大腦或垂體病變。
對患者的處理包括限制飲水,當低血鈉沒有改善時,補充鹽分,每天3克。在低滲溶液(5%葡萄糖)的作用下,排尿明顯恢復(達到6升/天),尿素稀釋至<100 mosm/l,低鈉血癥迅速得到糾正。在科室治療1周后,患者的低鈉血癥和體重恢復正常,出院回家。10天后,經過1個月的隨訪,在不限制飲水或補充鹽分的情況下,患者的鈉鹽含量仍然正常。患者頭部受傷后,抗利尿激素分泌失調綜合征(SIADH)的自發性緩解證實了其外部創傷的誘因。
既往,在侵入性腦部手術或垂體手術后報道過創傷后SIADH的發生。在接受垂體手術的患者中,有6%到13%的人觀察到SIADH。這種形式的SIADH最常引起輕度低鈉血癥,平均在4天內發生,且自發緩解、預后良好。非手術性的頭部損傷也會涉及,最常發生在交通事故時,如本例的病人。
總之,在低鈉血癥的病因評估中,需要考慮近期的頭部創傷(即使是輕微創傷)。如果懷疑是創傷后SIADH,在排除了腦性耗鹽綜合征或垂體前葉功能不全的可能性后,應開始限制液體。一般在幾天內會自發好轉,避免過快地糾正血鈉。
圖1.住院期間鈉血、尿滲透壓和尿液的變化。y軸(左)為血鈉(mmol/l),y軸(右)為尿滲透壓 (mosm/daL)和尿量(ml/d)。靜脈注射5%葡萄糖溶液以減慢血鈉的快速糾正。
參考文獻:
Romain Muller, et al. The Case | Severe hyponatremia in a young cyclist.[J]Kid Int.2021.99(5).1247-1248. DOI: https://doi.org/10.1016/j.kint.2020.12.004
本文由KKCN翻譯,如涉及著作權問題,請與本公眾號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