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骨神經痛的拔罐療法
骨神經痛以疼痛放射至一側或雙側臀部、大腿后側為特征,是由于坐骨神經根受壓所致。疼痛可以是銳痛,也可以是鈍痛,有刺痛,也有灼痛,可以是間斷的,也可以是持續的。通常只發生在身體一側,可因咳嗽、噴嚏、彎腰、舉重物而加重。根據是否由脊椎病變引起或坐骨神經本身病變引起疼痛,一般分為根性疼痛(繼發性)和干性疼痛(原發性)2型。
一、根性疼痛
(一)癥狀
一側或雙側臀部、大腿后側疼痛,多伴有腰椎叩擊痛,疼痛可因咳嗽、噴嚏、彎腰等而加重,或伴有小腿外側、足背皮膚感覺明顯減弱。多有腰椎間盤突出癥等病史。
(二)治法
(1)選穴 腎俞、大腸俞、腰陽關、次髎、環跳、委中。
(2)定位 腎俞:在腰部,當第2腰椎棘突下,旁開1.5寸[與肚臍中相對應處即為第2腰椎,其棘突下緣旁開約2橫指 (食、中指)處為取穴部位,見圖1]。
委中:在腘橫紋中點,當股二頭肌肌腱與半腱肌肌腱的中間(見圖2)。
(3)拔罐方法 刺絡拔罐法、走罐法。先用梅花針以中度手法叩刺委中,以出現較多出血點為度,拔罐后留罐,出血量以較多血點冒出皮膚為準,然后取掉罐具。在患者腰部涂抹萬花油,用大罐吸定于腰部腎俞處,采用來回橫走腰骶部的方法,以局部皮膚紅暈,或有痧點為度,最后各穴留罐lO~15分鐘,每日1次,5次為1療程。
二、干性疼痛
(一)癥狀
一側或雙側臀部、大腿后側疼痛,無腰椎叩擊痛。單純為坐骨神經發炎等引起。
(二)治法
(1)選穴 環跳、風市、委中、承山、飛揚、懸鐘、阿是穴。
(2)定位 環跳:見前。
風市:在大腿外側部的中線上,當腘橫紋上7寸,或直立垂手時,中指尖處(直立垂手時,中指尖處為取穴部位,見圖3)。
委中:見前。
承山:在小腿后面正中,委中與昆侖之間,當伸直小腿或足跟上提時腓腸肌肌腹下出現尖角凹陷處(腘橫紋中點至外踝尖平齊處連線的中點為取穴部位,見圖3)。
飛揚:在小腿后面,當外踝后昆侖直上7寸,承山外下方1寸處(腘橫紋至外踝尖之中點再往下方外側1橫指,當小腿腓骨后緣處為取穴部位,見圖3)。
懸鐘:在小腿外側,當外踝尖上3寸,腓骨前緣(見圖3)。
阿是穴:局部壓痛點處。
(3)拔罐方法 刺絡拔罐法、走罐法。先用梅花針以中度手法叩刺環跳、委中、承山、阿是穴,以出現較多出血點為度,拔罐后留罐,出血量以較多血點冒出皮膚為準,然后取掉罐具。在患者大腿后部坐骨神經線路上涂抹萬花油,用大罐采用走罐的方法,以局部皮膚紅暈,或有痧點為度,最后各穴留罐5~10分鐘。每日1次,5次為1療程。
三、注意事項
(1)坐骨神經痛可由多種疾病引發,故在拔罐治療的同時,應對原發病癥積極進行查治。
(2)治療期間要靜臥休息,睡硬板床,調節飲食,節制房事,注意保暖,適當做腰腿鍛煉。
四、病例
陳某,男性,36歲。坐骨神經痛5天。癥見右臀后至大腿內側、小腿后外側有持續性疼痛,時有短暫針刺樣加劇,右下肢活動時疼痛加重,直腿抬高試驗陽性,在坐骨神經循行途徑上有壓痛,腰部X線正側位片未發現明顯異常,否認有腰椎外傷病史。穴取右側環跳、承扶、殷門、合陽、委中、風市、承山、飛揚、懸鐘、阿是穴,行刺絡拔罐法、走罐法。先用梅花針以中度手法叩刺環跳、委中、承山、阿是穴,以出現較多出血點為度,拔罐后留罐,出血量以較多血點冒出皮膚為準,然后取掉罐具。
引發腰椎間盤突出的原因
腰椎間盤突出癥是指腰椎,尤其是L4~5、L5~S1、L3~4的纖維環破裂和髓核組織突出壓迫和刺激相應水平的一側和雙側坐骨神經所引起的一系列癥狀和體征。在腰椎間盤突出癥的患者中,L4~5、L5~S1突出占90%以上。
引發腰椎間盤突出的因素
1、退行性變,腰椎間盤突出癥的危險因素又稱誘發因素有很多,其中腰椎間盤退行性變是根本原因。
2、心理因素,對從事的職業長期厭煩、焦慮或緊張,有恐懼心理的人群,發生腰椎間盤突出癥的幾率高。A型性格的人,易發生下腰痛,因為A型性格的人總使自己努力完成更重更多的工作,所以椎間盤承受的壓應力和剪切應力大,發生椎間盤突出的幾率高,而且多表現在年輕人群中。
3、職業特性,腰椎間盤突出有明顯的職業特性。暴露于反復舉重物、垂直震動、扭轉職業的人,腰椎間盤突出癥的發病率高。需反復舉重物>20kg的人,44.4%的人可出現腰痛,47.7%出現中度腿痛。震動與下背痛有明顯的相關性,頻率為5Hz左右影響最明顯。腰椎間盤長期受顛簸震蕩,如汽車司機、摩托車騎手等,產生慢性壓應力,使椎間盤退變和突出。
4、吸煙,吸煙也是腰椎間盤突出癥的危險因素。吸煙者下腰痛的發病率明顯高于不吸煙者。一般認為吸煙與下腰痛有明顯的相關性,且有劑量對應關系,即吸煙史越長,每日吸的煙越多,發生下腰痛的幾率就越高。
5、體育運動,很多體育活動雖能強身健體,但也可增加腰椎間盤突出的可能性,如跳高、跳遠,高山滑雪、體操、足球運動、擲鐵餅、鉛球等,這些活動都能使椎間盤在瞬間受到巨大的壓應力和旋轉應力,纖維環受損的可能性大大增加。
6、醫源性損傷,診斷性治療、腰穿和腰麻誤傷椎間盤,也可增加其突出的危險性。
取穴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的方法
腰椎間盤突出屬于中醫學腰痛、痹癥范圍,95%的突出癥發生于腰4、5及腰骶1椎間隙,故常見坐骨神經痛,患者出現下腰痛、向下放射到大腿后部小腿外側,至足跟或足趾不的疼痛或麻木。風寒濕者見疼痛劇烈,天氣變化加重,脈弦緊,血瘀者刺痛,入夜痛甚,脈弦澀。
取穴治療腰椎間盤突出以舒筋活絡為主。
主穴:
1、阿是穴(腰部局部壓痛點)
2、腰夾脊
3、腰陽關
【標準定位】在腰部,當后正中線上,第4腰椎棘下凹陷中。命門下約2寸。
【主治疾病】多用于治療坐骨神經痛、腰骶神經痛、類風濕病、小兒麻痹、盆腔炎。
4、承扶
【標準定位】足太陽膀胱經穴。在大腿后面,臀下橫紋的中點。
【主治疾病】通便消痔,舒筋活絡。坐骨神經痛,腰骶神經根炎,下肢癱瘓
5、殷門
【標準定位】在大腿后面,當承扶與委中的連線上,承扶下6寸。
【主治疾病】坐骨神經痛,下肢麻痹,小兒麻痹后遺癥;
6、委中
【標準定位】位于腘窩橫紋正中。
【主治疾病】腰背疼痛,下肢痿痹,轉筋等。
7、環跳
【標準定位】在股外側部,側臥屈股,當肌骨大轉子最凸點與骶管裂孔連線的外三分之一與中三分之一交點處。
【主治疾病】: 坐骨神經痛 ,下肢麻痹,腰腿痛,髖關節及周圍軟組織疾病
操作方法:用本草·暖骨通藥泥取拇指大小(穴位大小)外貼于穴位,每2天一次,每次每穴60分鐘以內,5次一個療程。女性經期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