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 讀
導 讀
01
非洲電子商務發展現狀
電商是非洲最常見的創業項目,每年都有很多的玩家涌入這個市場。據統計:2016年有63間電商創業公司成立,2017年有39間電商公司新成立。在最近一兩年里,電商里的細分行業在蓬勃發展。
目前在非洲,尼日利亞已經成為電商創業的第一選擇。目前尼日利亞市場上的電商創業公司有108家,在尼日利亞你幾乎能構接觸到各類電商和產品。尼日利亞有36.4%的創業融資是投給了電商公司,總共合集1200萬美金。在整個非洲所有能盈利的電商創業公司里,尼日利亞占有31.8%。尼日利亞的電商的蓬勃發展主要是由于它的人口規模和當地對年輕人從事科技行業的鼓勵。隨著近幾年的高速發展,尼日利亞經濟逐漸好轉,年輕中產逐漸增多,當地的互聯網,移動和銀行的滲透率也遠遠高于其它很多國家。
據Statista數據顯示,2017年非洲地區互聯網用戶數量最多的為尼日利亞,互聯網用戶達9188萬,其次為埃及、肯尼亞、南非、摩洛哥,互聯網用戶將分別達 3480萬、3199萬、2858萬、2021萬。
從地域上看創業公司的話,西非占有48.1%的電商創業團隊, 南部非洲占有27.3%,東非有18.2%,北非是6.4%。雖然相對北非的電商創業活動相對比較少,由于它更接近于中東,所以它們的電商形勢整體比較好。其中埃及有非洲3.8%的創業團隊。埃及和摩洛哥電商對投資人的吸引力還是很大的。
目前在非洲的電商創業里,有72.1%更關注細分市場,只有27.9%還關注多產品的平臺。其中的主要原因是因為細分垂直領域,只需要把全部精力集中在一個領域,對庫存的需求相對較小。據調查細分垂直市場更容易盈利,特別是在旅游,住宿和服飾等領域。目前細分垂直電商也更容易拿到融資。
麥肯錫報告預測:到2025年,電子商務在非洲主要市場零售總額中將會占據10%的比例,也就是3000億美元。而另一份預測則指出,在接下來的10年,非洲網絡零售額會以每年40%的速度增長。其中,南非洲會是未來的關鍵市場,因為該區域的人口接近10億。
02
非洲各國電子商務發展情況
尼日利亞:在非洲做電商,尼日利亞一定是最重要的一站。整個非洲40%的電子商務業務發生在尼日利亞。1.8億的人口和在非洲比較強大的技術實力 (tech-savvy), 在2030年將會達到1200萬的中產家庭為它的電子商務發展提供了強大的動力。但是競爭也會異常激烈,記得之前我尼日利亞的學生還給我說,如果你的startups能在尼日利亞生存,那在非洲別的國家一定也沒問題的。在尼日利亞綜合類電子商場是最流行的模式,占整個國家創業公司的18.5%。另外服飾類電商也非常流行。
南非:南非51間電商創業公司,是非洲電商第二多國家。南非的電商創業團隊更傾向于服飾類。
肯尼亞:肯尼亞有26間電商創業公司,在非洲排第三。而肯尼亞創業團隊更傾向于住宿旅游類電商。
03
非洲主要電子商務平臺
Konga
根據Alexa公布的數據,2015年初,Konga已成為訪問量最高的尼日利亞網站,該平臺主要經營類目包括家用電器、時尚產品、書籍、兒童用品、個人護理等;Konga還積極發展合作關系,2015年6月,Konga與商業銀行合作推出了KongaPay支付服務。正因為看到了Konga的發展空間,騰訊最大股東Naspers多次向該平臺注資,Konga目前總融資額為1.15億美元,市值為1.9億美元。
Kilimall
成立時間:2014年,發展情況:Kilimall創始人是中國人,由前華為員工創辦,創業的目標就是要做跨境電商,把中國品牌引進非洲。目前,該平臺日單量700單左右,月銷售額近1000萬元人民幣,約有1000家商戶入駐。然而,因Kilimall起步較晚,目前僅覆蓋肯尼亞全境和烏干達部分地區。為了避免與非洲第一大電商Jumia正面競爭,Kilimall打算從與中國關系緊密的盧旺達、坦桑尼亞等東非六國入手打開市場。
Kaymu
成立時間:2013年,Kaymu平臺采取B2C與C2C相結合的經營模式,主要銷售家電、移動設備、珠寶、時尚鞋服等商品,2014年,Kaymu推出了自己的購物APP。截止2015年,Kaymu擁有在線零售商1.5萬個,客戶群達30萬人;網站平均日交易量達3000單,訪問量達1100萬人次;目前,業務范圍已擴張至全球32個國家。
Takealot
成立時間:2011年,Takealot的前身為南非網絡零售商Take2,在被對沖基金游戲巨頭Tiger Global收購之后更名,之后,Takealot逐漸發展成為南非市場的電商領頭羊。該平臺主要銷售書籍、電子產品、園藝用品、母嬰等產品。2015年5月,Takealot收購成立已17年的電商巨頭Kalahari,旨在整合資源,與亞馬遜對抗。
Jumia
成立時間:2012年,Jumia為Rocket Internet旗下電商平臺,其業務模式與亞馬遜相似;產品類型多樣,銷售鞋服、電子產品、化妝品甚至酒精;業務覆蓋喀麥隆、埃及、加納、科特迪瓦、肯尼亞、英國等十個國家。2015年11月,Jumia與其在拉美的“好兄弟”Linio聯合宣布,將在中國開展招商工作。目前,該平臺日訪問用戶達10萬人。
Bidorbuy
Bidorbuy是南非一個在線拍賣場和市場,并且是非洲最大的電子商務平臺,為買賣雙方提供了付款方式。 是非洲主要的電子商務平臺。優勢:免費!bidorbuy提供完整的電商功能,包括店鋪和網絡支付。甚至支持比特幣支付!劣勢:需要完整的客服團隊,如果客戶不滿意會給商家差評!影響未來銷售。
Buyfast.co.za
由南非著名華商吳少康先生投資建設,Buyfast.co.za成立于2014年,專注華人進口產品推廣和銷售,培養南非本地客戶群。有完整的電商解決方案,提供一站式服務、零時倉以及海外倉。優勢:了解中國產品和商家需求。給不同商家提供有針對不同人群的推廣模式。價格便宜!劣勢:影響力還不夠大。
Takealot
Takealot成立于2011年,是南非不斷增長的電子商務領域中的一個著名公司。2015年與Kalahari的合并成為南非最大的電商平臺。2016年,Takealot網站開設C店,商家可以自己注冊賬號,銷售產品。優點:免費!銷售成功后抽成,抽成比例需和Takealot具體商討。不用擔心收款和物流!缺點:規章制度很多,商家必須完全配合。Takealot更愿意和大品牌合作。
Onedaydeal
onedaydeal提供特價產品,其特色在于所有特價產品時效只有24小時,從0點至23:00點。優點:產品價格便宜;缺點:對產品和質量要求很高。
04
中國企業非洲布局情況
阿里巴巴集團
阿里巴巴集團目前在非洲的業務主要集中在進出口電商平臺,進口方面以生鮮為主;出口方面包括阿里速賣通、阿里巴巴國際站、天貓海外B2C平臺。阿里巴巴在非洲重點推進的三個方面業務:一是人才的培養,二是為非洲的企業、非洲的產品尋求更多的國際市場的機會,三是把阿里巴巴的技術共享給非洲國家的企業或者青年人。
阿里巴巴國際站在非洲的交易額2016、2017和2018財年分別增長了 188%、 389.9% 和62% 。其中大部分都來自于非洲的“樞紐經濟體”:南非、尼日利亞、肯尼亞、埃及、摩洛哥、以及加納、埃塞俄比亞、蘇丹和阿爾及利亞。
阿里巴巴旗下的支付和金融服務子公司螞蟻金服Ant Financial正在向非洲擴張。2017年,支付寶通過和當地企業合作,接入了南非1萬家商戶,南非也成為非洲首個線下接入支付寶的國家。
小米集團
2015年,小米就曾與非洲經銷商達成合作表示要進軍非洲市場。2017年11月,小米全球營銷總監David Wei Zeng表示,小米正在與其埃及代理商 Al Safy 商討向埃及市場推出新產品,新產品并不僅限于智能手機和配件,埃及將成為小米非洲的首發平臺。
中非橋
2016年,中非橋平臺在杭州成立,平臺以F2B、B2B為主要經營模式,為中非企業的商品銷售、商品采購以及貿易服務提供支持,并以網上展貿、海外營銷中心和終端本地推送線上線下并舉之方式,幫助中國“質造”企業實現商品成功行銷非洲的愿景。
平臺以“開拓中國制造非洲市場,搭建中非青年創客平臺”為愿景,“以促進中非貿易繁榮,推動中非青年創業發展”為使命,旨在讓更多更好的中國制造商品走向新興的非洲市場,讓更多更好的中國企業品牌在非洲大地生根發芽,同時讓非洲產品和服務進入中國,并促進非洲產業經濟繁榮,帶動和扶持非洲青年在中國和非洲成功創業,幫助有志于非洲的中國青年投身中非國際貿易。
中非網
中非網是目前我國一家中非跨境貿易一站式服務平臺,中非網通過與海關數據端口的對接,在貿易主體雙方開設銀聯國際商務卡支付的模式下,打破了傳統國際貿易的壁壘,將國際貿易從線下轉移到全線上來完成。據了解,該平臺提供中文、英文、法文等語言環境,為進出口貿易雙方提供在線簽約、在線支付、在線報關、在線外匯審結等服務。同時,平臺入駐法務、物流、保險等第三方服務商,構建了全線上一站式國際貿易服務體系。可為客戶減少大量的貿易中間環節,節省大量資金以及時間,實現一般國際貿易電商平臺無法達到的交易效果和效率。
05
非洲電子商務面臨四大難題
難題一:不信任和欺詐
非洲的有錢人擔心自己會受騙,因此這阻礙了他們在線上購買高價商品,同時,他們也不愿意在網上填寫自己的財務資料信息。和印度電商市場相似,非洲電商很大一部分都選擇貨到付款,一些非洲電子商務公司也選擇使用這種方式來解決買家和賣家之間的不信任問題。不過,貨到付款對賣家來說會有很多問題,比如商品途中被偷,成本收益,快遞員返現交完這些因素都會導致電商交易不成功。
難題二:寬帶成本
在非洲,移動互聯網寬帶成本是非常高的,部分原因是非洲依然是一個新興市場,還記得2007年那會兒美國移動互聯網的成本嗎?一樣高的嚇人。不過在一定程度上,隨著競爭越來越多,價格也會趨于變低,但是由于非洲市場的本質,非洲電商初創公司依然需要面對相對較高的寬帶成本。政治風險和不穩定因素也會轉化為經濟風險,這意味著初創公司不得不收取更好的費用來應對更高風險的投入。而且相對于有線網絡而言,移動互聯網網絡本身的成本也更昂貴。電纜被盜也是另一個重要的風險點,僅在南非一個國家,每年因為電纜被盜的損失就高達5億美元。在這種環境下,互聯網初創公司不得不依靠成本更加昂貴的無線網絡傳輸,最后他們還是會把成本轉嫁到消費者身上。
難題三:快遞配送
許多非洲國家的郵局都處于癱瘓或半癱瘓狀態。事實上,配送問題并非只出現在非洲。很多國家(包括中國)的快遞公司都會使用摩托車/電動車來處理“最后一公里”送貨,但這不僅成本昂貴,而且效率也很低。如果包裹需要寄送數百英里的話,難度更是可想而知。
難題四:惡意競爭
一家電子商務公司肯定會產生交易記錄,并且需要訪問銀行系統,這意味著它必須要賦稅。在一個基于現金,且不正規的經濟體里,可能會有一些競爭對手通過其他手段不用繳稅納稅,繼而能在市場上獲得更多競爭優勢。(文/小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