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前沿 改造“短路”消化道,刺激分泌胰島素,恢復胰島功能 胃腸做個小手術,就能控制血糖?應用胃轉流手術治療糖尿病獲得成功的消息引起了社會廣泛關注。不少患者對胃轉流手術的認識也從開始的陌生,到后來詳細了解手術過程、原理效果、術后恢復等事項,最后決定接受手術。如今,每天前來廣西總隊醫院糖尿病臨床研究中心預約、接受胃轉流手術治療的糖尿病患者不斷增多。那么,胃轉流手術的治療原理是什么呢?其背后隱藏著怎樣的奧秘? 嚴謹科學的治療機制 是治“糖”的關鍵 廣西總隊醫院糖尿病臨床研究中心主任覃宗升介紹,胃轉流手術已經從分子生物學的角度基本闡明了原理:即腸道神經內分泌學說。 手術原理是對消化道進行“短路”改造,使得食物不再經過胃遠端、十二指腸和部分空腸上端。 第一,胃的兩端、十二指腸和空腸上端這個消化管腔里面,有大量的K細胞在黏膜上分布,只要一經過食物刺激,K細胞就分泌大量的胰島素抵抗因子,使人體產生胰島素抵抗。如果做了胃轉流,上消化道不再接受食物刺激,K細胞分泌這些胰島素抵抗因子就消失。 第二,就是未經完全消化的食物,可以較早的進入中下消化道,刺激中下消化道黏膜里面分布的L物質細胞。然后會分泌PYY、GLP1等一些細胞因子,這些細胞因子有一個共同的作用:第一,直接降血糖;第二,消除胰島細胞的凋亡。第三,可以刺激胰島細胞增殖。歸結起來,手術以后,胃腸激素發生改變,刺激胰島細胞分泌胰島素,同時還起到延長胰島細胞壽命和促進胰島細胞增生的作用,使胰島功能恢復,從而達到治愈的目的。 沒有發現遠期的副作用 據介紹,自2009年胃轉流手術在廣西總隊醫院糖尿病臨床研究中心成功開展以來,先后有400多名來自區內外的糖尿病患者接受手術治療,每天來電咨詢的“糖友”更是不計其數。 在住院部,有不少市民前來咨詢,了解胃轉流的手術風險性,術后有沒有嚴重的并發癥,能否真正治愈糖尿病等問題。針對廣大患者關注的胃轉流手術這一高新技術所產生的這些疑問,覃宗升主任說,大部分人有這樣的擔心是正常的。凡是手術都會有風險,但是胃轉流手術其實只是一個小手術,風險微乎其微。對于患者擔心術后對身體有沒有遠期的副作用問題?據介紹,根據資料觀察,該項手術已開展近10年。相反,除了血糖正常,不用再吃降糖藥以外,糖尿病患者伴有的一系列并發癥得到了很好的康復。比如視網膜病變、糖尿病皮炎、糖尿病足、腎功能失常等都逐漸痊愈。 術后不會影響消化吸收 此外,還有人擔心手術會不會影響人的消化吸收?對此,覃宗升主任指出,手術是為了避免和減少食物對胃和十二指腸的刺激,人體整體的消化功能并沒有改變,所以不會出現營養不良、飲食不暢的情況。手術屬于微創型手術,對人的創傷小,恢復快,年齡低于70歲的患者都可以承受這樣的手術。住院治療7-10天即可以出院,一般出院前血糖就可以恢復正常,不要再吃降糖藥及注射胰島素。 相關鏈接 哪些人不適合做胃轉流手術 近期,不少糖尿病患者前往或致電廣西總隊醫院糖尿病臨床研究中心,咨詢能不能接受胃轉流手術治療。為此,該中心相關負責人提醒:胃轉流手術需要進行嚴格的檢測,并不是所有的患者都適合。有以下情況的患者不適合做胃轉流手術:糖尿病晚期、胰島功能衰竭者;嚴重器質性疾病不能耐受手術者;胃腸道功能紊亂、中重度糖尿病性胃輕癱;糖尿病病史大于15年或年齡大于70歲,患有嚴重并發癥者。另外,凡前來就診的糖尿病患者,在來院之前請電話預約就診時間,避免造成長時間的等待,進而影響就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