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开心久久婷婷综合中文字幕,杏田冲梨,人妻无码aⅴ不卡中文字幕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母親節:又到一年憶母時

 作者:朱中方,安福金田鄉白塘村人,現為井岡山大學人文學院文藝學副教授。


題記:以此作為憶母標題,本為不妥,只因每到母親忌日或祭祖時節,思母情緒尤為強烈,姑妄用之。母親離我而去已三載有余,三年來,睡夢中、閑暇時,甚至親人聚會觥籌交錯之間,母親形象常常會突然閃現于我腦際。每次回鄉下,有時間我與妻兒一定會去母親墳地看看,跪拜于她老人家跟前,眼淚總是禁不住刷刷流出,以至他人甚至兒妻甚為不解。三年孝盡之時就想給母親寫點什么聊作紀念,無奈每每提筆,情緒無法控制,最終延遲今日才草就是文。

 (網絡配圖)  

        母親是在公元2015年1月8日5時30分離我們而去的。據父親和大哥大嫂說,母親走時很安詳,晨時3時左右她在父親的攙扶下自主盡了手,凌晨5時左右她就消無聲息地走了。

        母親走時沒有呻吟,似乎也沒有什么牽掛,未提出見見所有子孫的要求。我家是個大家庭,只剩大哥大嫂與父母居住鄉間,其他四個兒子均已離開老家在外發展,除重大節日,母子、婆孫見面的機會并不多,按常理,母親在臨終前再次見見自己的親人,交代一些遺愿實乃人之常情。我曾親眼目睹過奶奶離世過程,2005年4月奶奶在彌留之際強忍病痛折磨,硬是在見完所有親人后才安心地閉上了眼。

       母親走得這么突然,我實在難以接受。母親去世那天,大概6時左右大哥打來電話(大哥是鄉村醫生,母親出現危情后其實他一直在給我們幾個兄弟打電話,只是我和愛人的手機設置了6時自動開機功能),朦朧中看著號碼顯示,我心咯噔并頓感不妙(一般大哥不會在此時給我們打電話)。母親近期身體狀況不好我是知道的,在離世前兩個月母親曾經在市中心人民醫院住院治療了半個月,經全身檢查并專家會診后確定,母親身體并無重大病變,僅是肺部有些感染,醫生認為稍加治療應可康復出院。不過隨后的治療并不順利,肺部炎癥控制后,上午時段身體狀況還算正常,但一到下午就會出現38℃左右低燒,如此延續不斷,最終在醫生建議下送母親回到鄉下靜養。期間有段日子飯量還大增,我甚感寬慰,并一直認為母親會逐漸康復。

    大哥打電話時并未告訴我真情,只是說母親快不行了(其實母親此時已經去世,可能大哥擔心我路途安全),當我匆匆驅車趕回老家時,母親的身體已逐漸冰冷,跪在其床前,我淚涌著不停搖喊,但她確實走了,永遠地離開了我們。

母親是于1935年農歷11月16日出生在隔壁南崗村一左氏家庭。母親娘家也是一個大家庭,共有三兄弟兩姐妹,外公外婆以務農為生,家庭生活甚為艱苦,為此,母親小時還曾被送往鄰鄉一農家做“童養媳”,后終因思鄉心切逃回娘家。

    母親與父親的結合實在有些讓人難以理解。當時爺爺作為“地主”已經被專政并押入大牢,家里僅剩一剛新婚不久的“地主婆”奶奶和父親三兄妹。奶奶出工(參加集體勞動)工分很低,還需時時參與村里義務勞動以接受貧下中農再教育,家境甚為貧困,剛上小學三年級的父親只得輟學回家,并四處尋找雇主以求自養。

    父親就是在南崗村給人放牛時認識母親的。當時父親正受雇于左家放牛,吃住在母親隔壁一鄰家,由于父親放牛認真負責,空閑時還會主動為雇主做些家務,深得雇主喜歡,雇主于是把母親介紹給了父親。按常理,在當時這種背景下母親是不可能答應這門婚事的。一則母親眼光甚高,從“婆家”逃回家后,外公外婆一直給母親張羅對象,但皆遭母親反對沒有成功。二則父親是個“地主崽子”,政治面貌不清不白,嫁給父親意味著將遭受他人白眼甚至蒙受不白之冤,沒有未來;三則父親家窮得猶如泉水叮咚,吃了上頓沒下頓,爺爺本有一棟獨立磚木結構老屋,劃定地主成分后老屋被集體沒收,現連同繼母共四人蝸居于一室,組織家庭必須白手起家,前程渺茫。

    然而,母親居然同意了!

    父親從來沒有奢望過能找個媳婦成個家。與母親第一次正式見面,父親格外認真,還花大價錢請裁縫師傅專門做了一件嶄新白汗衫。那是一個陽光燦爛的日子,見面就安排在當天傍晚,父親是穿著新衣去放牛的,臨近中午時分天氣漸熱,為避免新汗衫被汗水漬淹,父親脫下汗衫并小心掛在樹枝上。正當父親光著膀子躺在斜坡草地沉醉于見面時的美好想象中時,悲劇發生了,一頭牛犢子居然把父親的新汗衫吞進了肚子(對此我一直有疑慮,從我看牛經歷牛是不會吃汗衫這類衣服的,但父親堅稱是牛所為,并幻想過第二天新汗衫會完好無損地隨牛糞拉出)。

    父親是光著膀子流著眼淚回到雇主家的,父親心痛自己的新汗衫,更懼怕母親改變態度(自己的衣服都照顧不了,怎么能照顧一個家),第一次見面就是在這種尷尬中捱過,也是在這次見面后,母親決定嫁給父親。

        母親的決定并未遭到家人反對。尤其是母親大哥,為給妹妹居有定所,他自帶干糧與父親共同放磚(用黃泥巴制作土磚),共同磊墻,共同蓋瓦,硬生生為其妹妹在坍塌的房基上建起一間兩房一廳的土坯房,母親帶著憧憬和希望嫁進了我們朱家。

          母親能干,甚至可以下地犁田、耙田(在我們鄉下這些工作一直是男人的專利);也善治家,她教育我們的時候慣用口頭禪:恰唔窮,用唔窮,不知算計一世窮。在母親的操持下,家境逐漸有了起色,生活展露出了前所未有的明光......

      但災難還是在文化大革命的第三個年頭即1968年降臨到母親頭上。那時母親已經生下了大哥(4歲)和二哥(2歲),我也于1968年中秋節前后一個月降生了(具體日月不詳,至今我都沒有生日)。正當父母還沉醉于添丁加口的喜悅之中,父親居然被村委會打成了“反共救國軍”并押入大牢。

       父親的這一突然變故,給母親帶來了滅頂之災。母親如何都無法接受這一事實,父親一直為人老實,懷抱悲憐之心,怎么就成了反黨反社會主義的“反共救國軍”?此時母親還在坐月子,我還未滿月,另還有兩個幼兒需要照顧,母親根本無法出工下田干活;而父親作為反革命,以往工分一律作廢。家里一下子陷入了絕境,為保證不斷炊,不至于三個幼兒活活餓死,母親總是腆著臉向大隊借糧,但多數情況是空籮筐去空籮筐回。

        在精神極度恐懼和生活無以為繼的雙重壓力下,母親身體日漸消瘦,并在我剛過滿月時竟提前斷了奶。望著襁褓中嗷嗷待哺的難崽(這是村人給我起的外號,我想,這既是對我出生于苦難時刻的一種同情,也是對我不合時宜來到人間的一種詰問,確實,假如我此時沒有來到人世間,也許母親應對困難可以更從容些),母親有點束手無策,一個月的嬰兒除了母親的奶水還能吃什么呢?奶粉?母親從來就沒有見過,甚至從來就沒有聽說過,即使見過、聽過又能怎么樣呢?放棄,讓難崽自生自滅,能成人是天之造化,夭折了也問心無愧?母親向這方面連想都沒想。沒有奶水、沒有奶粉,她就一口一口嚼碎米飯再哺之我嘴,母親的堅持終于把我從危境中挽救出來,讓我還能在這世間茍活至今。

         家里婆婆是“地主婆”,丈夫是“現行反革命”,有善良村人很同情母親遭遇,甚有勸說母親早點與父親離婚拉倒,理由很簡單:這樣的家,僅靠母親一人根本無法支撐;即使度過眼前困難,也沒有什么前途,不如早點改嫁,早離早超身!

         其實奶奶和父親對此早有心里準備,這個家庭給母親確實帶來了巨大傷害,太對不起母親及母親家人了,更無法確保能給母親一個有前景的未來。只要母親提出分手,奶奶和父親肯定會立馬同意。但母親似乎從未考慮這一選擇,她的想法很簡單:離婚就意味這個家散了,三個孩子就會成為無人照料的棄兒,無論如何得把這個家撐下去,直到天數終盡。

      天數終未盡。獄中父親受盡折磨仍拒絕承認莫須有罪名,大隊因無任何證據終于抓后一個月釋放了父親。其實母親能挺過這一難關,還與一些村人、親戚的暗中安慰、支持密切相關。尤其是母親大哥,即我大舅,在母親蒙難之際非但沒有勸說妹妹離開這個多難之家,還經常給母親送來大米、菜油甚至豬肉等過節物品。近期觀看《娘親舅大》電視劇,我常被劇中一些情節感動的潸然淚下,也許與大舅在我家瀕臨潰散時的所作所為密切相關。 

       民間有大難不死必有后福之說,我不是很迷信,但從此之后,家里確實沒有發生什么重大變故。在我出生后,母親又先后生下了兩個弟弟。盡管家庭人口眾多,生活異常艱辛,但父母憑著辛苦勞作,終于還是把這個家支撐下來,培養出了兩個大學生、兩個高中生。小弟因對生活有著自己規劃,初中畢業就走進了社會,這也是母親生前最愧疚、最難過的地方。母親去世前住院治療期間,神志有些不清,但她經常念叨著:我最對不住的就是六崽(母親其實生過六個男孩,可惜第一個男孩在生下后不久就因病夭折了,最小的弟弟喚作六崽,也許是寄托了父母對離世男孩的思念吧)。

 (網絡配圖)    

       其實母親的突然去世,還是有些征兆。我于1992年參加工作,1999年因愛人生產,母親給我們照顧小孩在吉安呆了近一年時間。母親長年生活于鄉下,習慣不了城里生活,常常被一些不熟悉的城里生活方式弄的很尷尬。在我愛人臨近生產住院期間,愛人給母親買了一雙矮跟皮鞋,我必須在醫院服侍愛人,母親專門給我們送點飲食衣物之類。也許是第一次穿皮鞋的緣故,深夜母親走在病房走廊上鞋底發出的咯嗒咯嗒的聲音特別刺耳,護士對其提出了警告,母親也自覺理虧,只得手扶墻壁踮起腳尖躡手躡腳穿梭于病房與走廊之間。

          除此之外,在我們盛情難卻的邀請下母親只有少數幾次到我這里短住過,但2014年3、4月份(母親離世前半年,具體日期不記得)來我這里特別怪異。母親暈車,一上車就吐,路途甚為痛苦,一般情況下沒有我們的再三請求她是不會來吉安的,而這次她主動打電話于我,說要來吉安看病(手指丫有些破損)。一開始我并不贊同,主要是時間不合適,周四、周五均有課要上,沒有更多時間陪她,建議她周六過來,我們可以帶她到處看看。但母親還是獨自一人從鄉下乘車過來了,在醫院看完病,開了一些外涂藥膏,下午堅決要求回家,我們無論如何挽留均無效,我只得開車把她送回鄉下。

        這次我走的是高速公路,母親第一次坐車走高速,暈車似有緩解,路上話語也多,母親不斷訴說她的一生不幸遭遇、我的悲苦童年生活,并一路哽咽流淚。母親本來只是為了看病,卻總覺有點告別之意,我強忍淚水提醒自己別再胡思亂想:不可能的,母親身體還好!

       母親身體還好,也許這僅是一種表象,其實她自己很清楚,自己猶如一盞油燈,油將盡燈必滅,母親只是想在燈滅之前再來看望一下自己的兒子、兒媳、孫兒。

        也許與母親有著共同患難經歷,也許母子本就十指連心,盡管我一直認為母親病情會好轉,但隨后做出的一些決定冥冥之中似乎又彌合了母親的意外結局。2014年5月份,為改善父母居住條件,也為回鄉下居有定所,我們三兄弟決定對鄉下老屋進行拆舊建新。10月份左右,房屋框架建好之時,正好碰上母親住院治療,房屋繼續裝修還是暫停,大家意見不一,我堅持一面給母親治病一面裝修房子。一開始施工隊伍從頂樓、外墻按部就班對房屋進行施工,回家考察后我堅持要求工人改變施工程序,首先裝飾底樓大廳。幾支施工隊伍同時施工,家里混亂不堪,終于在母親去世前一天完成了大廳裝修任務。

    我們就是在新大廳中送走母親的。母親生前沒有享受,最后離家前還是在新屋中呆了三天,我心也算得到了些許安慰!

二O一八年五月

追憶緬懷篇章:

感人鄉音——父親

鄉音——母 親

父親鞭策我成長–追憶家父

中元節緬懷文章——爺爺


這是關于地方鄉土文化的公眾號平臺,旨在收集整理鄉土風物,傳播分享地方文化,推送鄉賢鄉友作品。也為地方鄉土文明的延續保存一點記憶......歡迎分享及轉發,傳播地方文化,轉載請注明出處。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來稿選粹】牛撇捺|祖母
【河南】 毛邵科 | 懷念的父親 (散文)
“陶淵明杯”中國文學藝術大賽| ?楊陳:? 芳高(小說)
懷念母親
關于父親的記憶片段(一)
【菊韻】母親(散文)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系客服!

聯系客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镇原县| 南乐县| 万荣县| 广水市| 南昌市| 临沧市| 桃江县| 襄汾县| 北海市| 北宁市| 比如县| 浙江省| 都兰县| 宣城市| 上杭县| 黔东| 响水县| 康乐县| 汤原县| 合川市| 磴口县| 双柏县| 元氏县| 株洲市| 墨竹工卡县| 开平市| 同心县| 油尖旺区| 江都市| 高邮市| 孝义市| 北辰区| 涟水县| 安达市| 屏东县| 大连市| 梅河口市| 衡南县| 高州市| 抚州市| 土默特右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