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間的事,說不完的情
作者:宛安
發,流轉指間,輕輕的,柔柔的飄在風中,觸手的一片冰涼,是陽光冷卻的溫度。想象中那樣柔美的發,長長的,打在陽光下烏黑的發亮。這樣的畫面定格在瞟眇之中,并不在我身上,但我愛,盼那樣涼涼的感覺。
“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發,朝如青絲暮雪,”李白的《將進酒》里用發描述歲月流逝的快速,嘆人生短暫。而另外的便像“紅顏易老悲白發,青絲成雪訴天涯”這樣意境的詩句,在古詩里多為常見。發,古人所言青絲,字字句句,總有太多割舍不下的牽掛,記載了多小紛紛擾擾的情緒。
我想也許發也可作一種文字,記敘一些事……
沒事的時候,我常會用手拂起我的發,在指間打圈圈,或是對著鏡子拔弄發梢,不免會有一種親切感涌上心頭,回想起很多很多的記憶,如洶涌的浪打在我的海岸,一陣又一陣……
在女孩很小很小,還剛剛懂事的時候,頭頂扎了高高的羊角辮,用各式各樣的發夾定固,那樣的色彩中是讓人羨慕的。可記得那時的女孩最想得到的卻是那對鵝黃色蝴蝶發卡,戴在頭上,穿長長的花裙子,在風中跳舞,蝴蝶發卡也會跟著一起舞蹈,閃閃發光。做夢都想要的,卻一直沒有實現,好像是因為那種發卡太貴買不起。有些惋惜,那最天真的年華竟在失落中過去了這么多年,而如今,那個對著發卡朝思暮想的女孩哪去了?在記憶的哪個角落躲起來了?
在女孩背起米奇的書包,跨進小小的教室時,女孩是一頭短短的學生發。烏黑的眼睛撲閃著光,快樂的和小伙伴們追逐嬉笑,認真的走路,認真的上課,用削的長長的鉛筆臨摹字體,吱吱呀呀的學背唐詩。上學、放學,反反復復,朝煙夕嵐,隱約在一束束迷茫中失去方向,走著走著,就只剩下背影拉得很長很長,卻觸摸不到清晰的邊境。
待頭發再次可以扎起,那時已經留得很長,女孩用紅繩將其分為兩股扎在兩邊,走起來左右搖晃著。在方方的操場上,在圓圓的草地上跳繩打球,長長的發盡可能的擺動,在歲月里劃過道道弧線,那是多么圓潤的線條。這一切,之流在記事本里,站在高高的領獎臺上宣讀畢業宣言,那是我們旅途中的第一個分歧,手后的別離,只能說是少年不知愁滋味。
后來的后來,九月,女孩踏進了另一個校園,過另一種生活。認真的走路吃飯,認真的寫作業,人的考試上課,為每一次成績而喜怒哀樂。在辦公室門口背英文,在黑板上寫習題。戴圓邊的小眼鏡,捧著書本,過三點一線的生活。乏味的有些不知所措,睡夢里總看見一個女孩坐在理發店的大鏡子前,見到與發絲的摩擦,“卡擦卡擦”的在耳畔響起,任由一縷縷頭發散落,有一點點的心疼,再發梢流動,記不起剪刀剪下的是什么,散落一地的是什么,失去的又是什么?是年少的童真?一如將所有頭發掄起扎在腦后,拼了命的學習,卻忘了珍惜。
第二次坐在理發店的大鏡子前是在那個雨季,六月,結束了三年的相遇,空氣里彌漫著些許傷感,卻在雨中匆匆上了自己的車,從此各不相見。女孩說:“人生若只如初見,何須感傷離別。”可這樣的別離,注定會改變很多,因為生活,也許在下一次遇見,我們都已經認不出誰和誰了。這時女孩把劉海放下,將頭發拉直,面對鏡中的自己,女孩有些恍惚,這似乎找到了夢寐以求的柔順。披肩的發在風中飄動,散發著洗發水清清的香。穿黑色的牛仔褲,白色的帆布鞋,和同齡的女孩一樣逛街購物,談笑風生。輕輕回眸,發覺曾經的很多東西都在遠離,直到瞟眇的看不見,也記不起了。那兒時的,少年時的,都回不去了,而我在長大。
最后的最后,年少的無知,童時的純真,青春的懵懂都漸漸不在了,只剩下花季的年華和青澀情懷。一樣的逛街,買各式漂亮的衣服飾品,綻放年輕的笑顏。女孩想那時她會依眾多人的意,做大波浪的卷發,披在雙肩。穿時尚的長裙,踏雙高跟鞋,驕傲的穿梭在人群間,那時正值年輕,風華正茂,走自己的只為自己不悲傷。
后來呢,不再年輕了,蒼老的容顏遺忘在歲月里,青絲作了白發,眼中沒了少女的羞澀,舉止談吐有了嫻熟優雅的氣質。靜靜的安詳不受風華事擾,做一雅士,找一處繁花的居處,砌一杯香茗,靜坐觀花,閑暇時寫詩作畫。這樣的生活,是女孩將來的想象。那時的發,用金釵束起,穿雅致大方的旗袍,畫淡淡的妝,走端莊從容的步。過完最后的時光,一派安詳。
思緒在飛,發間的清香,渲染了夢也是不真實的,像在述寫著一個故事,留在心底,萌芽,萌芽,在結局里開出花來。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