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愛情是堅守一生的承諾
作者:包成海
雖然我不知道我自己究竟是個什么樣的男人,因為那需要蓋棺定論,但是我知道在我的生命里有四個最重要的人,他們是我的父親、母親、妻子、女兒。對父母要盡忠盡孝,對女兒要盡心盡力,對妻子則要堅守一生的承諾,那就是相依為命,白頭到老,我認為這就是真正的愛情。
在我很小的時候就朦朦朧朧的知道什么是愛情,后來知道新的生命的誕生都是愛情的結晶,想必我也是父親同母親的愛情結晶。
當我懂事的時候,我才知道父親和母親的結合是包辦婚姻。當時,我的四個姑姑相繼出嫁,父親還在念書,家里無人干活,爺爺就讓父親做了小女婿,把大我父親六歲、一天書沒念過的母親娶進家門當勞動力。如果說我父親和母親是因愛情而結婚,那一定是天方夜譚,頂多可以說是先結婚后戀愛而已。可是,誰能知道身為高級工程師的父親和連自己的名字都寫不出來的母親能夠相依為命,會是什么樣的愛情呢。
令人欣慰的是在我的父親和母親結婚60周年的鉆石婚慶上,我的父親深有感觸的說:“我和你媽過了一輩子,雖然談不上愛情,但也終身相守,白頭到老,也許這正是對愛情的最好詮釋。”
正是父親和母親那樣對“愛情”的執著在我兒時的頭腦里留下了一個深刻的理念,那就是在我小時候就立下的一個誓言:“我一輩子就娶一個媳婦,無論婚后我的媳婦怎么樣,我都要跟她過到老。”
我談戀愛時,真的不明確究竟什么是愛情,根據是孔子云:“四十而不惑”,我那時還不到三十歲,哪里清楚愛情的內涵都包括什么內容呢,只知道喜歡女人長的漂亮,看著順眼,愿意在一起接觸,至于脾氣性格、文化學識、家庭背景等都省略不計。盡管那時有不少女人追求我,更有領導干部想把自己的閨女嫁給我,我都不屑一顧,堅持按照自己想法選擇了我現在的老婆做了我的妻子。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過去的“嫁漢嫁漢,穿衣吃飯”已經演繹為追求“高富帥”和“無房無車免談”,真的不知道愛情的棲身之地在哪里。“有錢就是新郎,沒錢別入洞房”,不知道因為經濟糾紛拆散了多少對未婚或已婚的男女。
俗話說:“男人不壞,女人不愛。”“男人學壞,四十開外。”事實上,“四十而不惑”是很有道理的,四十歲的男人才是真正頭腦清醒的男人,才知道什么是愛情,才知道怎樣讓女人愛上自己,才知道怎樣去愛女人,可惜當人們知道什么是愛情時,“愛情”早就成了過去時,因為絕大多數人都已經結婚生子,不應當再奢望婚外愛情了。
隨著信息現代化和改革開放的深入發展,以人為本,尊重人權得到廣泛認同,蜻蜓點水似的愛情和閃電似的結婚離婚已經司空見慣;拿愛情做交易,拿婚姻當兒戲,似乎也成為一種社會時尚;婚外情更如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各式各樣的“情人”恰如雨后春筍般隨處可見;因情人的滋生,借口夫妻感情不和而導致離婚的幾率也在逐年攀升。
愛情是什么?愛情真的就是一種承諾,就是夫妻相依相守一輩子的承諾。其實,結婚證書正是男女人認同相守一生的一紙合同,到任何時候、發生任何變故,都不該撕毀合同,都不能因感情出軌而背棄婚約。我認為,任何一對恩愛夫妻都能找出一百個想離婚的理由,關鍵的問題是想不想在一起生活了,如果想夫妻白頭到老,那么夫妻之間所發生的一切問題都是不成問題的問題了。
婚姻不是愛情的墳墓,“愛情”更不該是破壞婚姻的炸彈。面對夫妻一方的情感走私,應當從自身找原因,應當用寬容的態度去理解和對待對方,相信“人心都是肉長的”,只要付出自己的善良行動就一定能夠守住圍城,守住自己的家庭幸福。盡管法律規定結婚和離婚都是自由的,但是愛情永遠是專一的,至于褻瀆愛情的大款有明離暗娶的三妻四妾,甚至五房同居,那就另當別論了。
我和妻子的婚齡已經有34年了,我們準備慶金婚,更想慶鉆石婚。我相信我和妻子一定能夠白頭到老。
待嫁的女兒是我的寶貝,我對她的愛情和婚姻也堅持一條原則:夫妻相守一輩子。無論是富有還是貧窮,無論是成功還是失敗,無論在生活中遇到什么風風雨雨,只求夫妻之間互相了解、理解、諒解,能夠堅守夫妻一生相依為命,白頭到老的承諾。
真正的愛情不是四大美人的風花雪月,不是年輕男女的各種浪漫,也不是梁山伯與祝英臺一時的卿卿我我,更不是羅密歐與朱麗葉短暫的活來死去,真正的愛情就是夫妻做到相守一輩子的承諾,能夠相伴終生。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