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秋絮語
“嘗聞宓妃襪,渡水欲生塵。好借常娥著,清秋踏月輪”。時光的腳步匆匆,轉瞬又到了清秋的盡頭。深秋薄寒,靜夜一襲月光如水,一杯茶,一本書,一燈如豆。一顆心在月色中浸潤,在文字中禪定。一些秋日絮語,在指尖流淌。
歲月漸老,紅顏漸褪。越發喜歡呆在一個人的世界,安靜自己。在文字里行走,欣然,安慰。保持一份內心的歡喜,不必去討好誰。釋迦牟尼說:生命里,所有的相遇,都有因果。來是必然,去也是必然。感恩生命里所有的遇見,惜緣。用一顆素簡心,做自己喜歡的事。在輕柔的光陰里遇見最美的你。
和書籍生活在一起,永遠不會嘆息。在一盞茶香里,讀的是書,美好的是年華;讀的是故事,優雅的是生活。有時候,讀一本書,就是在遇見靈魂深處的另一個自己,那字里行間的旖旎,恍若是前世的經歷。日子一天一天在走,書也一頁一頁在讀。風清月朗的日子,最美好的事情是,舉目間恰好在書里與你相遇。
一個人飲茶,飲的是茶香里的光陰,飲的是一個人的清歡。兩個人對坐,醉的是時光里的纏綿,對視的是兩個人的繾綣。菊黃蟹肥的深秋,我就佇立在歲月的一角,剛好在一首詩的韻腳里與你,用一生的時間遇見。
人生有一種最美的相遇,不是我在最美的年華遇見你,而是因為遇見你,我的年華變得美麗。遇見,無論早晚,在心動的瞬間,兩個人剛好相逢在紅塵的某個渡口。你在,我在,情相依,心相牽,如此溫暖的遇見,已是最美的相遇。
這世間必有一種遇見穿越靈魂,你說的他懂,他說的你懂。不必刻意,不必邀約,只是在清幽中相遇,然后用一生的光陰相惜。正如沈從文所說:在青山綠水間,我想牽著你的手走過這座橋,橋上是綠葉紅花,橋下是流水人家,橋的這頭是青絲,橋的那頭是白發。
人間最美的遇見,是兩個人心靈相牽,靈魂相通,彼此用盡真摯的情感相守一生。有一種溫暖的牽念叫做,你若安好,便是晴天。有一種美麗的遇見叫做,今生開成一朵白蓮,只妖嬈在他一個人的池邊。
隨著生命的年輪變得愈發厚重,越來越不喜歡花團錦簇的熱鬧,漸漸地越發喜歡歲月里的唯一。就連對那喜愛的花木也是如此。一枝紅梅,一枝獨秀,一朵薔薇,一枝白荷……就那么靜靜地開在那里,守著一份一人獨享的欣喜。那份唯一,就如同兩個人的感情,容不得有半點旁枝摻雜進來。任花開滿園,我只賞你一朵,倘若遇見如此的情感,感情的世界該是多么美好!
若可,就用一生的光陰去讀一首詩,一本書,一個人。對一個人若是歡喜,便會愛他的不是風華正茂,而是愛上他的以后。愛他以后的發如雪,愛他以后的鬢如霜,愛上他青翠的綠色在生命里沉淀成濃濃的綠銹。愛他的大象無言,愛的他小安若素。
永遠都是你在鬧,他在笑。就這樣有他一路疼惜,一生呵護,一世陪伴的人生多么美好!一低眉,把春天種在心里,讓如雪櫻花開滿一地。當思念終于有了名字,心中永遠會有暖意;當名字成了一個地址,情會一直蔓延在心底!
秋深薄涼清淺的時光,如你溫柔的模樣。當陽光透過軒窗,漫灑在身上,不用言語,嘴角亦會上揚!
秋深,天涼,身體的負荷越發沉重繁瑣。從靈魂深處褪盡那些繁瑣與浮華,糾結與冗重,把最輕最柔的一面留給自己。
漸漸明白,生命中有一些輕是不可承受之重。把最深的關愛留給自己。與心儀的你,與歡喜的事,與鐘愛的物遇見,雖然歡喜,告訴自己,淡然方可悠遠。一切可輕若鴻毛,可重若泰山。
漸行漸深的歲月里,越發覺得女人該有一些英氣,活得像一棵清麗的植物,不依賴,不攀附。女人一旦有了英氣,自會顯現出一種格外與眾不同的格局,那格局便是胸懷,情義,氣場。它是歲月所贈,別無意味。
人在紅塵中,心在紅塵外。閑看,空中云卷云舒,淡看,庭前花開花落。對一切去留無意,安之若素。如此,這人生便是寬闊壯美,清麗灑脫。
自渡彼岸,光陰為輯。清秋微寒,任秋風吹,任冬雪飄,很多光陰必須一個人面對。把自己活成一種方式,讓內心豐盈,活得沒有時間和年齡。把光陰的斑駁和薄涼做成一朵花別在衣襟。
熱愛生活中美好的剎那,與山水無猜,與天地無猜,與時間無猜,與你無猜。學會不在意紅塵瑣事,沒有了計較,推開心門,讓一簇幽蘭,在心田與你悄然相對,赫然盛開。
清秋,月色朦朧。一壺菊花茶濃,捻一指溫情,伴隨淺淺絮語,訴與你聽!
文/明月如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