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晚清的最后幾年里,內憂外患的清廷終于邁出了維新自強的步伐,之前曾親手阻止了戊戌變法的西太后,最終也同意了新政。
“新政改革具有多方面的內容,也就是短短兩三年的時間,新教育體系從上至下建構起來了,盛行千年而越來越不合乎現實需要的科舉制度波瀾不驚地被終結了;中國參照東西洋立憲各國重建了司法體系,行政官千百年來隨意斷案的習慣終于被專業的獨立司法機構所取代;近代警察體系創建了,城市管理的雛形也出現了……凡此,都是1901年新政所帶來的新氣象。”(馬勇《清亡啟示錄》)這期間,清政府于1905年還組建了以載澤、戴鴻慈、徐世昌、紹英以及端方五位大臣為首的考察憲政團,端方也迎來了他人身中最重要的時刻。
1905年端方已升任閩浙總督,只是還沒上任便被委派為出洋考察。同年12月7日,端方和戴鴻慈秘密出發,率領正式團員33人,從秦皇島乘海圻號軍艦赴上海,于12月19日下午轉乘美國郵輪赴日本。戴、端一行在半年的時間里,歷訪日本、美國、英國、法國、德國、丹麥、瑞典、挪威、奧地利、俄國十國。考察結束后,五大臣朝廷上了《考察憲政報告》,慈禧太后對此非常重視,前后多次召見考察團成員。最終于1908年八月,頒布了《簽訂憲法大綱》和《九年預備立憲逐年推行事宜諭》。值得一提的是,在考察團出訪的半年里,端方不僅對憲政,對各國國情社會文化也多有留意,在歸國后奏請設立公共藏書機構,推動了圖書館的形成。作為收藏家的他,在考察期間收藏了古埃及的文物,成為了近代中國收藏外國文物的第一人。
端方喜歡照相,在考察外國的過程中還帶回了一臺相機。1908年11月光緒皇帝和慈禧太后相繼去世,次年11月19日,慈禧出殯的那一天,端方沿路安排攝影師拍照,當梓宮行至東陵隆思殿之時,幾名攝影師突然被官兵拿下,經審訊攝影師很快供出了端方。
攝政王載灃原打算將這件是大事化小,然而隆裕太后身邊的太監小德張(與端方有過節),勾結了李鴻章的孫子李國節,李國節上書稱“當梓宮奉安之時,為臣子者搶地呼天攀號莫及,而乃沿途拍照,毫無忌憚,豈為不恭,實系全無心肝。”小德張慫恿隆裕太后將端方革職,十一月二十三日,清廷軍機處閣議以“恣意任性,不知大體”為由,將端方撤職處分。
早在這之前關于端方要被革職的消息傳的滿城風雨,但端方仍不相信,在他眼中,大清帝國不能沒有新政,而新政,絕對不能沒有他端方。在他撤職的前一天晚上,他還向英國駐華大使朱爾典否認有關將要被撤職的傳言。讓人大跌眼鏡的是,晚清新政的主導者,聲名赫赫的端方,竟然因為一部照相機而被他的帝國同僚們拉下了政治的舞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