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衛生組織(WHO)統計,全球約有3.5億人患抑郁癥。作為發病率最高的單病種精神疾病,抑郁癥已成為人類第二大健康“殺手”。中國流行病學調查也顯示,我國抑郁癥發病率呈逐年上升趨勢,目前患抑郁癥人數超過9500萬。
01抑郁癥不是矯情,而是一種疾病
其實和抑郁癥相關的描述早在幾千年前的古希臘醫學文獻中已有出現。然而,對抑郁癥展開的科學研究在十九世紀末才真正開始。在這漫長的歷史進程中抑郁癥被賦予“惡魔”、“原罪”等污名,而患者常常遭受放血、鞭打和囚禁,甚至被處以火燒極刑。
盡管隨著現代醫學和人的觀念不斷更新換代,那些陳腐荒謬的認知早已被摒棄,科學家們對發病機制也有了各種新的推論。
可還是有無數人對抑郁癥存在“誤解”。關于矯情、脆弱、不夠堅強的社會非議往往被扣在患者的頭上。
抑郁癥不是簡單的情緒低落,更不會隨著時間“自愈”,而是一個有著嚴格診斷標準的系統性精神疾病,往往由于心理、生理、環境、基因等因素相結合導致。
02 如何判斷“我是否抑郁了”?
患者通常表現為持續性的情緒低落、興趣消減、精神不振,同時可能伴隨注意力下降、睡眠障礙、食欲波動、嚴重時甚至出現自殘自殺行為。
中國精神衛生調查顯示,我國每年大約有28萬人自殺,其中40%患有抑郁癥。
此外,由于抑郁癥和低落、自責等抑郁情緒有著相似的表現,患者忽視了抑郁癥發作的可能,從而耽誤治療。歌手楊坤與抑郁癥對抗6年走了出來。他曾在接受采訪時表示:“因為抑郁癥,我受了整整6年的苦,其中最痛苦的兩年,是我還不知道'抑郁癥’是什么的時候?!?/p>
和其他任何一種疾病相同,對抑郁癥的早期篩查和干預對患者來說尤為重要。
如果您或者您身邊的親人好友出現以上抑郁癥狀,并持續兩周以上,已經對正常生活、工作、學習和社交產生了明顯影響,請盡快前往專業醫院就診。
如今抑郁癥還沒有被完全攻克,依然有許多人蜷縮在陰暗角落。我們給予抑郁癥患者的關注和陪伴,不吝惜的贊揚與肯定,都會讓他們能夠更堅強地面對艱難的日子。
1.李凌江 馬辛. 中國抑郁障礙防治指南[M]. 中華醫學電子音像出版社, 2015.
2.《2022年國民抑郁癥藍皮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