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絕學無為閑道人,
“絕學無為閑道人,不除妄想不求真。”這句話猶如一道閃電,劃破了我們心中的迷霧。在這個紛繁復雜的世界里,我們常常忙碌于追求各種學問和技能,卻忘記了內心的寧靜。絕學并非放棄學習,而是超越世俗的知識,達到一種無為的境界。閑道人,是指那些內心自在、不為外物所擾的人。我們不必刻意去除妄想,也不必執著地追求真理,因為當我們放下執著,真理自然會在心中顯現。
【2】
無明實性即佛性,
“無明實性即佛性,幻化空身即法身。”無明,是我們心中的迷惑和煩惱。然而,永嘉大師告訴我們,無明的實性就是佛性。佛性并非遙不可及,它就在我們每個人的心中。我們的身體雖然是虛幻的,但在這虛幻之中,蘊含著法身的真理。法身無形無相,卻又無處不在。當我們認識到自己的身體只是一種幻化,就能超越對身體的執著,領悟到法身的奧秘。
【3】
法身覺了無一物,
“法身覺了無一物,本源自性天真佛。”當我們覺悟到法身的境界時,就會發現心中無一物。這里的無一物,并不是指什么都沒有,而是指心中沒有執著和煩惱。我們的本源自性,就是天真佛。天真佛是我們內心最純凈、最真實的部分,它不受外界的影響,永遠保持著寧靜和自在。
【4】
五蘊浮云空去來,
“五蘊浮云空去來,三毒水泡虛出沒。”五蘊,即色、受、想、行、識,是構成我們身心的五種要素。永嘉大師將五蘊比喻為浮云,它們在空中來來去去,變幻無常。三毒,即貪、嗔、癡,是我們心中的三種煩惱。他將三毒比喻為水泡,它們在水中虛虛實實,出沒不定。我們常常被五蘊和三毒所困擾,陷入無盡的痛苦之中。然而,當我們認識到它們的本質都是虛幻的,就能超越它們的束縛,獲得內心的自由。
【5】
若將妄語誑眾生,
“若將妄語誑眾生,自招拔舌塵沙劫。”這句話是永嘉大師對修行者的告誡。修行者應該以真誠和善良的心去對待眾生,不能用妄語來欺騙他們。如果修行者用妄語來誑眾生,就會自招拔舌之苦,在塵沙劫中受苦受難。這里的拔舌之苦,并不是指真正的拔舌,而是指內心的痛苦和折磨。塵沙劫,是指無數的時間。這句話告訴我們,修行者應該保持真誠和善良,不能為了自己的利益而欺騙他人。
【6】
幾回生,幾回死,生死悠悠無定止。
“幾回生,幾回死,生死悠悠無定止。自從頓悟了無生,于諸榮辱何憂喜。”這句話表達了永嘉大師對生死的深刻感悟。我們在這個世界上經歷了無數次的生生死死,生死輪回似乎沒有盡頭。然而,當我們頓悟了無生的境界,就會發現生死只是一種假象。無生,并不是指沒有生命,而是指超越了生死的境界。在無生的境界中,我們不再被生死所困擾,也不再被榮辱所左右。我們能夠以平和的心態去面對生活中的一切,無論是順境還是逆境,都能保持內心的寧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