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津市農村信用合作聯社從江津經濟發展實際出發,提出“小”字支農的發展戰略,近年來,支持地方發展碩果累累,實現了社、企、政,農的多方共贏。
依托“小”經理
打造“大”網絡
江津市地處重慶渝西經濟走廊,總人口146萬人,其中農業人口108萬人,農戶39萬戶,是典型的農業大市(縣)。江津信用聯社下轄營業網點 98個,在職員工510余人,近年來為支持“三農”發展積極想辦法、找路子,但人員少,服務半徑有限導致的農村金融信息不對稱、服務不協調等問題日益凸 現。為解決這一結構性矛盾,從2005年5月份起,江津信用聯社在全市范圍內聘請農戶客戶經理,把當地威望高、能力強的農戶發展成信用社的“代理商”,形 成了“聯社——信用社(信用分社)——客戶經理”層層推進的農村服務網絡,提高了農村信用社的支農服務效率。
雙福鎮陽平村50多歲的劉海逢人便說:“沒有客戶經理的支持,就沒有我老劉今天的好日子。”原來,“牛把式”劉海由于缺乏資金一直過著“養 牛只為種田”的窮日子,雙福信用社客戶經理趙光全了解情況后,主動和他結成幫扶“對子”,給他送去2萬元信用貸款,并幫他買牛犢、建牛合。老劉如魚得水, 把養牛規模一步步擴大,成了當地有名的養牛示范戶,并帶動村里30多戶農民養牛致富。他還協助信用社收回多年的呆滯貸款3萬元。
截至2006年11月,江津信用聯社共選聘農戶客戶經理130名,依靠這支隊伍組織存款4455萬元,營銷貸款1432萬元,收回貸款600萬元,被譽為當地百姓的“流動銀行”。
依靠“小”農貸
建設“大”工程
小額農戶信用貸款是江津市農村信用合作聯社的一個品牌,但由于當地農業產業化進程的加快和農村信用環境的不夠完善,小額農貸的推廣遇到阻礙。 江津信用聯社協同當地政府,將小額農貸利率、期限等優惠政策同“信用工程”建設直接掛鉤,以更好地發揮小額農貸的支農優勢。江津信用聯社將小額農貸的最高 額度由1萬元提高到4萬元,期限由1年延長至1~2年,基本滿足了種養業的資金需求和生產周期需要。并按“信用村”、“信用鎮”等級給予不同程度的利率優 惠,使“信用是金,合作共贏”的觀念在廣大農戶中日益深入,進一步凈化了農村信用環境。
江津市先鋒鎮香草村村民涂德勤通過小額信貸貸款1萬元養生豬,如今已是年出欄生豬60頭,年收入達7.2萬元的當地有名的養豬大戶。2006年前11個月,江津聯社累放小額農貸2億元。
依托“小”平臺
拓展“大”服務
據有關資料統計,江津外出務工農民達17萬人。在調查研究的基礎上,江津信用聯社提出了“以加強為外出務工農民服務為平臺,延伸支農服務觸 角”的新思路。針對當地務工人員在北京地區較為集中的實際情況,他們主動提出利用重慶與北京開通柜面通存通兌的優勢,為富源建筑勞務公司、津北建司等勞務 輸出企業辦理結算資金業務和代發務工人員工資業務。僅2006年春節前夕,江津信用聯社就為駐京返鄉農民工代發工資8900多筆,金額達5000余萬元。 江津信用聯社又同江津市富源建筑勞務公司簽訂合作協議,向其承諾除提供貸款支持、資金結算等金融服務外,還將為農民工家屬尋找致富門路,提供科技信息、理 財等方面的服務,盡可能幫助協調解決其生產生活、子女入學、鄰里糾紛等方面的實際困難,構建起集信貸支持、資金結算、工資代發、后勤保障為一體的支農新模 式和銀企合作新途徑。
著眼“小”企業
做活“大”市場
隨著江津“大農業強市、大工業興市”發展戰略的實施,江津中小企業成為推動江津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江津信用聯社在多次深入企業調研后,提出 以中小企業特別是工業園區企業為支持重點的發展戰略,積極營銷信貸資金。聯社對有貸款余額的320多家企業進行全面徹底的清理,分行業和按資產質量進行排 隊,淘汰劣質客戶,注資盤活潛力客戶,鞏固優質客戶。同時,主動營銷新客戶,拓展和挖掘優質黃金小客戶。
重慶飛洋活性炭制造有限公司是2004年新落戶江津的小企業,由于市場銷路好、生產場地擴大,周轉資金出現短缺。在束手無策抱著試試看的心 理求助于江津信用聯社后,不到一周時間,聯社就將200萬元企業“救命款”發放到該公司賬戶上,解決了企業收購3000噸原材料的燃眉之急。信用聯社的支 持,換來了企業的真心回報,該公司將基本賬戶轉到了信用聯社,并于2005年歸還了200萬元貸款。2005年年底,在得知公司新研發上市的產品急需生產 資金時,江津聯社派專人調查,僅用10天時間便為其注入300萬元的生產資金。2005年,飛洋活性炭制造公司實現凈利潤233萬元。僅2006年江津信 用聯社就累放小企業貸款5億元。
一份耕耘,一份收獲。江津市農村信用合作聯社“小”字支農戰略的實施,為推動“三農”發展和江津經濟騰飛做出了積極的貢獻。江津信用聯社也 得到了江津父老的全力支持,經營捷報頻傳。截至2006年11月底,全市信用社各項存款達42億元,各項貸款達27億元,存貸規模和市場份額高居江津各家 金融機構之首。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