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發表在《歐洲預防心臟病學雜志》上的一項薈萃分析顯示,每周至少吃一次巧克力,可以降低冠心病風險。
研究人員分析了6項關于巧克力攝入量和心血管結局之間關系的前瞻性研究。共納入336,289名參與者。中位隨訪時間為8.78年。
共有21777名參與者發生了冠心病(CAD)、心肌梗死(MI)、心力衰竭(HF)和腦血管事件。
研究中分析指出,與每周吃巧克力不超過1次的參與者相比,每周食用巧克力超過1次或每月超過3.5次的參與者冠心病風險降低了8%。
先前也有一些薈萃分析表明,吃巧克力對心血管系統有好處。
巧克力中的一些營養成分,如黃烷醇、甲基黃嘌呤、多酚、硬脂酸已被證實對心臟具有保護作用,可減少心肌梗死面積,減少血小板聚集、改善內皮功能、抗氧化。
不過研究人員也提醒,對于市場上的一些巧克力制品需要考慮其附帶的熱量(脂肪、奶類或糖)會帶來的不利影響。每周至少吃一次黑巧克力,并控制整體卡路里攝入是安全有效的。
2018年,中國深圳大學學者也曾在Heart上發表過的一項研究表明,食用巧克力和心血管疾病(CVD)之間存在非線性劑量反應關系:降低CVD風險最理想的巧克力攝入量是45g/周,而當攝入量超過100g/周時,巧克力對CVD的保護作用就會被抵消,并產生與高糖飲食相關的不良影響。
因此,如果出于保護心血管的原因選擇吃巧克力,除了要挑選可可濃度較高的黑巧克力,還需要注意過猶不及,適量就好。
來源:
1.Krittanawong C, et al. Eur J Prev Cardiol. 2020;doi:10.1177/2047487320936787.
2.Ren YC et al.Chocolate consumption and risk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s: a meta-analysis of prospective studies.Heart.Jan 2019, 105 (1) 4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