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卡被盜刷誰該負責? 四大行都規定,持卡人有應妥善保管銀行卡及其卡片信息、密碼、交易憑證和身份證件等的責任和義務,不得將卡片信息、密碼等相關信息泄漏給他人,否則應自行承擔由此產生的后果或損失。廣東省高院的指引也強調,“持卡人用卡不規范足以導致密碼泄露,一般應當在50%的范圍內承擔責任”。
“不可抗力”隨意用 2010年11月3號晚工行網上貴金屬系統癱瘓,遭致數人損失過萬,客戶最高損失逾20萬。工行貴金屬交易中心相關人士堅持,這次事件是通訊原因造成的系統延遲,其中既有金交所的網絡問題,也有銀行的通訊問題,屬于銀行和客戶雙方均不能預見到的“不可抗力”,根據最初和客戶簽訂的協議不能給予補償,銀行只能表示抱歉。
ATM機取到假鈔 網友“顏小黛”拿著4張“KM”開頭的假鈔稱,2011年10月11日晚,她在東直門交通銀行ATM機取了500元,之后她打車回家。“當把錢遞給司機時,師傅稱錢太新了,讓我換張舊的。”這時她才察覺剛取的錢有問題,回家一看其中兩張還重號。“顏小黛”說,去銀行交涉,被告知無法證實假鈔是從ATM機取的,并懷疑她在回家過程中真錢遭掉包。
銀行稱不可能出假鈔,且離柜概不負責 一個月1400元工資里,竟有4張編碼一樣的 “百元大鈔”。錢的主人說,它們是從銀行里出來的。“這錢從銀行里取出來后,我就一直放在兜里沒動過,用的時候才知道里面有5張百元假鈔,其中4張連編號都是一樣的,可銀行用一句離柜概不負責,讓這500元錢打了水漂。”
一女士在廣州市天河北中石化大廈內的中國工商銀行柜臺提款4萬元,然后來到同一樓層僅隔數米的招商銀行柜臺轉賬時,發現其中有100元的假幣。然而,當她找工行理論時,相關負責人以客戶離開柜臺為由拒不承認,態度蠻橫,無奈的客戶前后兩度報警。因兩家銀行間全程有錄像監控,工行最后不得不承認是自己的點鈔機“不夠靈敏”,且之前亦有類似事件發生。
老任成為石家莊近期出現的第四位在領取退休金時遭遇批量假幣的老人 2011年10月下旬以來,河北石家莊連發9起退休老人的退休金中現假鈔事件。涉及假鈔事件的為同一家銀行的多個網點,受害人均為領取退休金、養老金的老人。
拿著做生意攢下的兩大包硬幣毛票,朱現彬興高采烈地到中信實業銀行存錢,工作人員耐心地數了兩小時才清點完。朱現彬很感謝工作人員,誰知存折拿到手里還沒有焐熱,他就得到銀行的通知:“錢數錯了,多給您存了1800多元!”活生生少了一半。
自助存款少了錢誰負責?銀行鼓勵市民使用ATM機,但面對“離柜概不負責”,市民難維權。“通過銀行存款機,明明存了3000元,可銀行硬說我只存了2900元!”福州林先生在ATM機存款時碰到了這樣的蹊蹺事。對此,銀行方面認為,是林先生數錯了。但林先生卻堅持“ATM機有問題”!
點鈔失誤不用承擔責任 “撿漏”就屬不當得利 浙江省慈溪市的秦小姐在銀行取款22400元,當時銀行柜員錯給她24000元。事后,銀行向秦小姐討要多給的1600元錢,遭到拒絕,于是銀行將秦小姐訴至法院。法院以“不當得利”判處秦小姐3日之內將1600元返還銀行。“不當得利是個筐,什么都可往里裝。銀行“離柜概不負責”的規定是否應對雙方都有同等的約束力?
存零錢存出“擾亂金融秩序” 泉州公交發展有限公司的八名員工,帶著5萬元的一元紙幣到一家銀行多個窗口同時排號,要求將錢分批存入八個個人賬戶。銀行認為這影響到了其他客戶辦理業務,以“擾亂金融秩序”為由報警。
去銀行存款“忽悠”成了投保 鄒先生到中國建設銀行取出到期的4萬元定存,正當他準備續存時,工作人員向他介紹起另一種“存錢”。“工作人員說選擇另一種方式存錢利息高,三年之后可以取出來!”銀行工作人員的說法他深信不疑,當即在一些文件上簽字了。今年2月,鄒先生去銀行取錢,卻被告知20年后才能取錢,如果現在取現,不但得不到利息,還要扣除一定的費用。
銀行電腦系統故障,銀行確認后將錢退還 2007年1月3日,安女士到農行陜西分行取存入的5萬元錢及轉存的利息,銀行電腦系統少算了1280余元利息。安女士感嘆:要是稍微不細心,這些錢就會不知不覺地被系統“吃了”。這起事件至少給其他儲戶提了個醒:存取錢時,您還是得多個心眼!
銀行少給錢 反報警控告儲戶詐騙 廚師詹師傅去廣東發展銀行黃江支行取錢,準備春節回家結婚。這本來是件雙喜臨門的事,卻被銀行給弄砸了。他通過人工柜臺取了2.4萬元,但發現其中一捆1萬元人民幣少了,工作人員清點后少了1300元,并認定詹先生欺詐,報警將其帶走。警方認定其無罪后,他到銀行拿回2.4萬元。工作人員說領導不在,沒有給詹先生任何解釋和理由。
才取的一千元有8張是假鈔 1月18日上午,家住安寧昆鋼家屬區的殷先生從某郵政儲蓄所營業網點取出了1000元的工資。拿到錢后,殷先生沒有檢查就直接將錢裝進了口袋,然后轉身前往安寧一電信營業廳準備交電話費。當殷先生到電信營業廳掏錢交話費時,營業員告訴殷先生錢是假的。
信用卡掛失后仍遭盜刷 銀行讓失主擔責 “我電話掛失時,工作人員說卡里沒錢透支了,可掛失后,小偷還能持卡消費。”裝有多張信用卡的錢包在公交車上被偷,姚小姐趕緊掛失,然而讓她沒想到的是,在掛失后,中信銀行信用卡竟還被盜刷1550.2元,這筆損失,銀行讓她自己埋單。
存折里沒錢卻收年費和管理費 “最近我在建行碰到一件想不通的事,心里著急又投訴無門。”客戶孫女士一來到本報就倒出滿肚子的“苦水”,她于2004年11月在建行嫩江路的網點開戶,到2005年2月賬面結余為5.48元,此后這張存折就沒有再使用過。今年5月,孫女士到建行注銷此存折,被告知需要付清該存折從2006年到2010年5月份的年費和管理費共計60元左右。
銀行轉賬5千變5萬 “不是離柜概不負責嗎” 李XX在長沙一家餐館里打工做廚師,近期打算開店做生意,于是打電話向妻子的哥哥借錢,8月17日,他發現對方轉賬給他5萬元,很是驚喜!17日下午3點多,李XX從長沙的一家郵政儲蓄銀行把錢取了出來,過了一個小時,他接到了大瑤鎮郵政儲蓄所工作人員打來的電話,說“搞錯了,多打了45000元錢,要我趕緊還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