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研究發現,其實我們每一個人都應該不會肥胖的,因為人體有一個精密的調節系統,以保證脂肪組織(體重)的平衡。
那么,為什么有的人很容易變胖呢?這是因為“瘦素抵抗”了。當能量攝入超標時,即使脂肪細胞分泌出了很多的瘦素,中樞神經系統仍無動于衷,并不發出抑制食欲的指令。
“瘦素”為何會“抵抗”呢?這是因為長期吃高脂、高糖、高蛋白食物。
人的下丘腦有控制食欲的神經中樞,即飽腹中樞和攝食中樞,因此,有專家指出,要想減肥成功,就要讓大腦指揮體重。
美國因胖子太多,紐約明年將禁售大杯汽水;奧巴馬還曾想對碳酸飲料征收“罪惡稅”!
瑞典則制定了79項策略,包括建議國民改善飲食、加強運動,提議多開辟自行車專用道、增加運動設施供人們健身等。如果員工去健身房跑步達到一定步數,不少瑞典公司還會給予獎金!
為何個人減肥,需要社會出“重拳”?有專家說,這是因為胖子的生理特性是“好吃懶動”,讓其通過飲食和運動,重建脂肪代謝系統,需要很強的意志,非常需要社會多多給力!
高脂飲食打亂了人體體重平衡系統
人為什么會發胖呢?
科學家研究發現,其實我們每一個人都應該不會肥胖的,因為人體有一個精密的調節系統,以保證脂肪組織(體重)的平衡。
是誰來調節這個平衡呢?瘦素!當我們進食的熱量增多時,脂肪儲備增加了,這時脂肪細胞就會分泌出瘦素(一種激素),通知中樞神經系統,快快抑制食欲,以減少能量的攝入。
那么,為什么有的人很容易肥胖呢?中國老年心腦血管專業委員會健康疾病管理委員會副主任周甄勵說,這是因為“瘦素抵抗”了!
當能量攝入超標時,即使脂肪細胞分泌出了很多的瘦素,但中樞神經系統仍無動于衷,并不發出抑制食欲的指令,人繼續食欲旺盛地大吃大喝,這就是“瘦素抵抗”了。
“瘦素”為何會“抵抗”呢?是因為長期吃高脂、高糖食物。
專家說,人的下丘腦有控制食欲的神經中樞,即飽腹中樞和攝食中樞,其傳令官分別是葡萄糖和游離脂肪酸。
吃飯時,血中的葡萄糖增多,刺激飽腹中樞,讓人產生飽腹感,就不想再吃了;飯后,血中葡萄糖減少,機體分解脂肪來供應能量,血中游離脂肪酸增多,刺激攝食中樞,讓人產生了饑餓感。
如果一個人長期高脂、高糖、高蛋白地飲食,導致高脂血癥,血中游離脂肪酸水平升高,持續刺激攝食中樞,讓人總感到饑餓。有的體型較胖的人說,他好像從來沒有吃飽過,就是這個道理。
由于游離脂肪酸的刺激,讓中樞指揮系統無法接收到瘦素傳來的“能量已超標”的信息,這就是“瘦素抵抗”了。
脂肪合成能力強讓人肥胖
瘦素抵抗了,讓人食欲旺盛,但為什么有的人吃得很多,但并不胖;有的人卻“喝水也發胖”,這是為什么?原因在于,有沒有“高胰島素血癥”。
以前人們都以為是肥胖引起了高胰島素血癥。而獲“杰出科學成就獎”的美國科學家考吉博士的最新發現卻是:“高胰島素血癥導致了肥胖”!原因是,胰島素是唯一同時促進糖原、脂肪、蛋白質合成的激素。如果“瘦素抵抗”了,讓我們食欲旺盛地大量進食,刺激胰島素大量釋放,血中高水平的胰島素將攝入過多的營養,合成脂肪給貯存起來,人就胖起來了。
而長期進食高脂、高糖、高蛋白的食物,導致代謝紊亂,就會造成“高胰島素血癥”。
合成的脂肪多了,如果喜歡運動,給消耗掉了,那不也不會發胖嗎?但是,偏偏胖者乏力、懶動,這又是為什么呢?原因也在“高胰島素血癥”。
胰島素和運動有何關系?
肌肉運動需要能量,剛開始運動時,燃燒的是貯存在肌肉里的肌糖元,肌糖元貯存有限,很快被燒完后,需要血中的葡萄糖不斷地補充進來,而胰島素是葡萄糖進入肌肉細胞的搬運工,少了胰島素,葡萄糖便無法進入肌肉細胞。
當體內葡萄糖提供的能量不能滿足需要時,體內的脂肪就會從脂肪細胞里跑出來,到肝臟變成游離脂肪酸,入血,進入細胞,燃燒產生能量,供肌肉運動之用。而這一系列的過程,也必須在胰島素的幫助下才能完成。
如果患有高胰島素血癥,就會產生“胰島素抵抗”現象,即胰島素雖多,但卻不能有效發揮作用,導致糖、游離脂肪酸等難以進入肌肉細胞產生能量,肌肉運動缺少能量,自然會“疲乏”“懶動”!
如此一來,吃得多,合成好,消耗少,不想胖也難!
減肥需重建脂肪代謝系統
如何才能減肥成功?世界公認的最好方法是:同時進行“飲食治療”和“運動治療”,做到每天“攝入的能量,少于消耗的能量”。
肥胖的人,長期以來已經形成了一個特殊的新陳代謝途徑,這種新陳代謝是一系列的生化反應,涉及到一些基因和由此產生的脂肪合成酶。研究發現,肥胖人體內的“脂肪合成酶”的量和活性,要比正常人高很多。
因此,要減肥,必須減少體內“脂肪合成酶”的量和抑制其活性;必須增加體內“脂肪分解酶”的量和活性。
如何抑制“合成酶”的活性?
如果每天攝入的能量少于消耗的能量,體內的“脂肪合成酶”就會因為缺少合成脂肪的原料而失去活性。
如何增加“脂肪分解酶”的量和活性?
當每天攝入的能量少于消耗的能量時,機體指揮系統為了保證能量平衡,就必須啟動另外一些基因來制造脂肪“分解酶”,用來分解儲存在體內的脂肪,以彌補體內能量的不足。
有氧運動讓脂肪細胞瘦小了
“飲食治療”的基本原則是什么?
合理控制總熱量,但要保證糖、脂肪和蛋白質按比例的攝入,在盡量減少體脂貯存量的同時,還不消耗組織蛋白質和細胞的生理結構,以維持身心健康。
“運動治療”的有效方法是什么?專家說,最有效的方法是低、中強度的有氧運動,快步走、慢跑、騎車、跳舞等。
科學研究發現,運動減肥的機理是:
1.人體運動主要能源來自于糖和脂肪。在有氧運動中,肌肉對血中游離脂肪酸和葡萄糖的利用增多,導致脂肪細胞釋放大量的游離脂肪酸,使脂肪細胞瘦小;同時也使多余的血糖被消耗,不能轉化為脂肪。
研究發現,經常鍛煉者氧化脂肪的能力比不常運動者高85%。
2.人在體育運動時,腎上腺素、去甲腎上腺素分泌量增加,可提高脂蛋白酶的活性,加速富含甘油三酯的乳糜和低密度脂蛋白的分解,故能降低血脂。
3.經常運動的人,其肌肉細胞膜上的胰島素受體敏感性提高,與胰島素的結合能力增強,有利于緩解患者的“胰島素抵抗”,抑制脂肪的合成。
4.經過系統的運動鍛煉,使機能水平提高,肌肉組織增強,特別是心功能的增強、內分泌調節的改善,使肥胖者代謝水平提高,肌肉能耗增大。
5.肥胖者進行適宜強度的運動訓練后,常發現旺盛的食欲有所下降了,這樣,減少了熱量的攝入,使機體能量代謝出現負平衡,會引起脂肪的減少。
如果光“節食減肥”,連肌肉也減少了;如果“飲食加運動”的減肥,減少的只是體脂,還能使人體建立起新的低水平的體脂平衡。因此,即使采用藥物減肥,運動仍是不可缺少的主要措施。
據《齊魯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