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詩歌報(中詩報),讓詩歌溫暖人生!
中國詩歌報臨屏詩創作六室編輯部
總編:海底月
副總編:楊優
主編:涓水
副主編:郭月琴
編輯: 瑞雪兆豐年 馬到成功
整理:涓水 郭月琴 瑞雪兆豐年 馬到成功
美篇:涓水
文檔:馬到成功
終審:涓水
本期臨屏詩題三個
1.《廚房里的一絲煙火》(劉瑾)
2.《少些煩惱多清靜》(張忠陽)
3.《樸素的事物》(曉君)
1.少些煩憂多清靜
文/張忠陽(新疆兵團)
凡人之心寬如海
萬里疆域
無驚濤駭浪
心靜自安然
煩惱不敢來打擾
不去賭一把
君子守財有道
牌桌上沒有常勝將軍
賭博者
迷入賭局
小心輸個精光,
富可敵國也會傾家蕩產變成窮光蛋
多少事 從來急
靜心修性
赤心報國
修身齊家平天下
這才是我們
追求的太平盛世
2. 樸素的事物
文/曉君一生何求(山東)
放羊人,把自己走成一棵草。腳步
像一把剪,裁開春風
跨過小橋流水。在一個有雨的日子
讓葉子抽打淚珠
風一過雨一過
夏已過霜一過。他發現自己沒有完全過來
鞭子,正走在遙遠的路上
鐮刀邁著相同的步子
沿河岸慢慢地走
這一日,是秋。早間露水瑩潤
夜里落雨。荒草太多,羊群跟隨一頭牛
好像永遠吃不完
但小草又把自己變得足夠小
夠足輕
牧羊人怎么看,都不像我
深秋了,沒有人知道他
冷不冷。云,在他的頭頂一片追過一片
3.廚房里的一絲煙火
文/風(浙江)
以前,我們都清楚媽媽的味道
現在,廚房也是媽媽的代名詞
可一直撐勺的卻是我的父親
說真的,父親的手藝比母親好多了
盡管父親很忙,廚房就像他的第三產
一家人,一日三餐
無非,都向著那一縷煙火
母親和我,都是他的得意門生
對于一個家庭來說,日子
便是從廚房的油鹽醬醋開始的
沒有誰不為此津津樂道
其實,煙火與香火一樣
只要后繼有人,這便是生活的意義
4. 樸素的事物
文/冮艷娟(黑龍江)
溫暖的太陽
不厭其煩地旋轉
單一而永恒
真摯而奔放
溫柔的月亮
缺了又圓,圓了又缺
警醒人們居安思危
順應自然充實自我
可愛的星星
從不認為自己渺小
一同盡其自我
燃亮天河
廣闊的天空
安然中醞釀著四季
靜謐中翻涌著浩瀚
包容中震撼著
暴風驟雨和雷電
5. 少些煩憂多清凈
文/海地(浙江)
該啟程了,用我
余下的時光行走遠方
沿著星光的指引
人生要少些煩惱多清凈
在星光的世界里
去熱愛新鮮的事物
去結伴自由的風
靈魂袒露在星空下
將遙遠的距離縮短在當下
人生無常,月影隨風
走吧,走吧
沿著星河,去追尋
6.廚房里的一絲煙火
文/鄧畢業(江西新干)
一日三餐
從我記事起
廚房里好象是
母親的領地
菜刀叮咚著菜板
鐵鏟撞擊著鍋底
這一曲神奇的交響樂
伴著飯菜飄出的香味
永恒地
刻在我的腦海里
以前是山上砍下的茅草
燒成的煙火
后來是礦山挖出的媒炭
燃燒的火焰
現在是
液化汽里綻開的笑靨
廚房里不熄的煙火
是母親赤誠的愛
7.少些煩惱多清靜
文/鄧畢業(江西新干)
煩惱
是自己加給自己的味道
這種味道
不是酸甜苦辣
不是香臭咸淡
是杞人憂天式的
咸吃籮卜淡操心
把事情想簡單些
因為天空大地
都是我們創造
把晚餐的桌子搬到月光下
和老伴
開一瓶花雕
聽著京劇
嚼著花生米
把大大小小的煩惱拋到天外
還生活的本身
才是清靜舒心的日子
8. 廚房里的一絲煙火
文/孫繼平(北京)
一個生活舞臺
刷新了春色的渲染
用情調和心火
燃起愛的熊焰
寒宮不再凄涼
袖舞不再獨處
就連吳剛捧出的桂花酒
都遜色的,那么
沉默和寡言
煙火之上情調落座
五味的融入
愉悅了別致的家園
女兒紅的沁香
高遠了詩和遠方
廚房,一絲的煙火
一個生活匯成的詩箋
甜醉了心致
甜醉了情夢和鄉山
9.少些煩憂多清靜
文/孫繼平(北京)
其實,渴望
往往在徘徊中期待
就像,因境遇而挺身
在失約,失去
一次次情的“神貌”和“離合”
不想為舍取辨解
也不去想那日出盈月
愿情負我一生
我不負天下無辜者
用愛填寫人生魂魄
既使錯愛心上的人
也讓清凈的生活
點燃沖天的情火
10.樸素的事物
文/孫繼平(北京)
一切,原本平淡如淳
只是動了心機
打破常規,成了
蛻化變質的事非
大樹成蔭,你卻說
遮住了七彩沒了光輝
云的飄逸,你又言放
走在太陽前面再出風頭
凡事種種,又有誰
不是平淡的無華質樸
我愿成為樸素的事物
那樣,才會切切真真
11.廚房里的一絲煙火
文/王佐臣(上海)
沒了母親的廚房
心里空蕩蕩
怕是萬千煙火
也舞不動從前的向往
倘若放聲大哭一場
作別憂傷
從此擺脫生離死別陰影
去酬謝歲月厚望
好想活得像詩
掏出愁腸曬曬陽光
重返純真年代
穿梭憶中的狹長弄堂
甜酸苦辣悄悄說
人當火熱胸堂
須把家國情懷傳承
讓每一秒充滿無悔光芒
12.少些煩憂多清靜
文/王佐臣(上海)
夢里夢外古瀏河
見證過鄭和下西洋風采
史冊中龍舟旌旗喲
與二老爭奪陵園方寸
不經意
荒廢了我大半輩子
此刻沖擊平原
種下了書生永恒記憶
月光鉆進窗
秋風瑟瑟環繞指尖
原以為我早沒心沒肺
不料熱淚偏奪眶
今夜失眠之人
被鐘聲和落紅的唏噓聲
擾亂一箋余韻雅興
仍盼少些煩憂多清靜
13.樸素的事物
文/王佐臣(上海)
世上誰沒說過假話
但出于無奈極少隱
歷經蒼涼而仍不失純真
串連唐宋星云
沉默是金
繞開現實血淋淋
縱然活九十
豈敢忘崢嶸歲月質詢
攜愛默默前行
無論你信還是不信
美德比鉆更昂貴與稀罕
快樂莫過于純情
為樸素揚名
更要與靈魂分享溫馨
剝去韶華外殼
裸彈五線譜高低音
14. 廚房里的一絲煙火
文/劉瑾(甘肅天水)
冬日的暖陽
吹醒了武山洛門的大地
沉睡了一冬的韭菜
抖抖碧綠的腰桿
揚揚冒尖戶的腦殼
大聲呼喚著主人
我要親吻柔柔的陽光
呼吸初春甜甜的泥土清香
農貿市場盡領風騷
與姐妹們手牽手擁抱一團
喜歡我的大姐小妹
引我登向高樓大廈
情有獨鐘的大媽
搶我入籃走進尋常百姓家
榮幸之至上了一回只愛寫詩
不會廚藝的繁華似錦那個女人灶臺
亂七八糟的配料與雞胸脯肉搭檔
苦了我也
孰不可忍
豆腐才是我的最愛
為了可憐的雞肉
我在鍋里翻來覆去
痛苦的長歌當哭
真地討厭這個女人
輕視,無視
我是春天的第一
把俺當作山東大蔥
碼文字的時候
精心,精準,精釀
進了廚房只會湊湊合
合
做飯就是個離把,外行
15. 少些煩憂多些清靜
文/劉瑾(甘肅天水)
連日的熱浪
疑似地中海
讓人覺的
汗蒸煮魚
云不云
有絮飛過
雨不雨
有云飄過
云不行雨不飄
太陽月亮
躲在一邊
風兒經過
念茲遠方
留不留
宛在水中游走
如果累了
那就歇著
高天上流云
如果煩了
那就默著
平湖里花影
我若有趣
花香蝶自開
我若無聊
西天云彩作別
揮一揮手
心靜自然涼
何須回首
16.樸素的事物
文/劉瑾(甘肅天水)
一坡山地
一棵山核桃樹
樸素的象一位中年老人
脊梁上背負著沉重的子孫
默默地裝扮著荒涼的景色
風中唱過
雨中哭過
春天樸素的花蕾
搖曳著串串綠色風鈴
秋天把千千萬萬顆墨綠的玎鐺掛滿枝頭
向太陽致敬
向月亮問好
歲月無聲
果實落了一季又一季
花開了一次又一次
心痛的是依舊如初的苦澀
17.廚房里的一絲煙火(原創首發)
文/順然(新疆)
廚房里的一絲煙火大都從母親手里過
汗流浹背火紅臉龐
凝聚的力量記錄著一日三餐的慧光
噼里啪啦灶火很旺
饅頭麥香南瓜粥金黃…… 讓人垂涎的飯菜
總是激情飛揚地飄出廚房
肚子飽福五谷豐登洋溢臉上
歸來的兒女吃得噴香
欣喜母親滿眼鼓勵我們茁壯成長
鍋臺上三分年景母親常掛嘴旁
作為子女已牢記內心深處
從來不浪費顆粒歸倉
是啊一滴汗水摔八瓣 慰籍黃土地 震撼無盡穹蒼
鍋灶上的勤儉節約每張口的珍愛食糧
皆是世間最能體現煙火肥瘦的地方
18. 廚房里的一絲煙火
文/龔小豬(湖南長沙)
它會飄,飄出戶外就成了世界
大千上,所有的酸甜苦辣,大概都是煙火提取
攪拌至空氣,被萬物吸收和食用
咂巴著嘴常會驚嘆仰視的變異
為什么,升華之后,全然盡染無遺,黑不是黑的霧白也不是白的婁云
更無一點,可飲可卻,七彩的月亮與星際
19.少些煩憂多清靜
文/龔小豬(湖南長沙)
想做只羊,一只被遣的羊
等待即將發配的落日,荒蕪之際送去陋間體驗
望而無邊的興嘆,即是發派地
形同秋日莽原,沒有牧人呼喚只有月光
清靜地徜徉,當無聲淪為有常,我就是一只羊
一只羊,而已,溫順而柔弱
常常,思無慮,主無張,四周變得怎么樣
我吃我的草,通與之無關
20.樸素的事物
文/龔小豬(湖南長沙)
一日一涂鴉,一鴉作三食
清燉,紅燒還稀缺,誰能捕到你,紙上,筆尖和嘴里
想是這般地奇妙卻無應聲之泥
躲在枝丫看日頭,沾染一身黑墨跡,從此不多言
一言三鼎的聲鳴,過去,曾經,和弄里
復雜有復雜的走過簡單為簡單的明理,都因新事物
打破了陳規,改頭換面,不再招閑和唾棄
思為出,素如月,樸實的神話,夸張的情節
晝夜若顛倒,黑白來對決
21.廚房里的一絲煙火
文/瑞雪兆豐年(黑龍江)
那座老屋里
有媽媽洗衣服搓衣板的聲音
爸爸時不時的咳嗽幾聲
旱煙袋閃著火星星
一壺水在土爐上嗞嗞冒著熱氣
屋里暖了起來
冬日的陽光
從窗縫擠進
廚房里飄著飯菜香
灶坑里的火燃的很旺
有一絲煙嗆到媽媽眼淚流出
媽媽擦著眼睛
臉上掛滿微笑
我知道那是媽媽把做飯當成一件很開心的事
放學歸來的一群小燕子
聞到廚房的香味
很高興
桔黃色的燈光閃爍
一桌子的農家飯
一桌子的親情
爸爸媽媽臉上
慈祥的笑意
如此的接地氣
回憶永恒 難忘的回憶
22.少些煩憂多清靜
文/瑞雪兆豐年(黑龍江)
人的一生
少不了煩憂的事情
少不了坎坷
更少不了灰色
我們面對風霜雪雨
面對不如意
保持一棵平凡心態
遇事不鉆牛角尖
站在觀眾的角度看問題
細細品味考慮
就會豁然開朗
少了許多不必要的煩惱
夜色闌珊
星空萬里
與朋友談起往事
談起童年少年
不亦樂乎
與愛人牽手看夕陽
坐看云卷云舒
渲鬧中取一杯寧靜
慢慢品味
渡過余生
23.樸素的事物
文/瑞雪兆豐年(黑龍江)
漫步路過那片松林
停下腳步
嘆為觀止
輕呼一聲
你們已經長大成林
記得當初與工友們一人分了五棵樹苗
橫平豎直的栽在這片空曠的地方
我挖了五個很圓夠深的土坑
把樹苗放里
又從不遠處的水泡里
用鐵鍬小心翼翼的弄了一些水
給小樹苗澆上
工友們笑著對我說
不用那么費事
這是落葉松
很好活的
我說還是給它們澆點水吧
這樣成活率會高些
那些小樹苗好像聽懂了我的話
在春風中點點頭
向我致意
星移斗轉
時間過得真快
一眨眼的功夫
幾十年劃過
如今看到當年的小樹苗
已長成大樹
心里感慨安慰
24. 廚房里的一絲煙火
文/山清水秀(吉林)
是流年里難忘的味香
是母親歲月里的想念
更是每日三餐
營養的美味
蔥姜蒜做調料
五顏六色的菜系
品味著人世間
酸甜苦辣
童年的一絲煙火
是幸福的滿滿
沒有清愁
只有母親的溫暖懷抱
和鍋里飯菜的飄香
老來痛思親人離去
再沒有昔日的溫馨
眼里的淚滴
早已失去光華
可廚房里一絲煙火
讓我至今難忘
更有一種方式寄托
是我對兒孫無限延深的
關懷備至
25. 廚房里的一絲煙火
文/鞠敏(上海)
廚房里
一絲煙火在爐膛里閃爍飄搖
灶臺前墊腳木凳上 站著的身軀贏弱嬌小
酸菜朝天椒辣味濃
凝聚淚珠濕了思親眼睫毛
童年的絲絲煙火
彌漫成九曲十八彎的霧茫
追隨山里娃匆匆上學堂
驚醒了酣睡的小鳥搖曳路旁的花草
翻山越嶺求知忙
傍晚炊煙繞林梢
村巷傳來慈母呼兒聲
阿奶倚門翹盼歸書郎
留守娃踏夕陽 挑水劈柴爐火旺
割菜煮飯月已上
宵已深
膛火燼煨香土豆隨風馨
挑燈夜讀十里山路冷暉靜
遙星朦朧情??
水迢天涯遠晶珠滴衣裳 玉兔蒼穹望
26.少些煩憂多清靜
文/絲雨(北京)
人生苦短多明智
少些煩憂多清寧
茶怡神,書怡情
知己三兩人
足以慰籍自己的心靈
在一朵花里打坐
在一段心儀里凝眸
在一首詩里吟唱
在一頁紙上畫光陰
愛和被愛
選擇與被選擇
順其自然,隨遇而安
一顆心安于生活
虛懷,若谷,雋達
不求太多求安寧
腹有詩書氣自華
心里有夢慢吟唱
快樂就是最美的天堂
27.少些煩憂多清靜
文/山清水秀(吉林)
余下的時光
要活的瀟灑自在
一朵花一棵草
都蒸蒸日上
我不能茍且偷生
在一首詩里
敘述美好的人生
讓美麗的心情
隨遇而安
看潮起潮落
看滿天星星閃爍
看田野里鮮花怒放
小橋流水人家
讓日子紅火亮堂
悲歡離合人之常情
那有風平浪靜的時候
且大徹大悟
路在腳下
深深淺淺一笑而過
凄風苦雨,冰霜雪寒
沒有回頭的路
愿錦繡河山無恙
人世間
少些煩憂多清靜
28.廚房里的一絲煙火
文/寒冰心(山東諸城)
或許是來自祖輩們的遺傳
自打記事起,爺爺做的飯菜是那么可口
父親也是,飯食和做菜在家中沒得說
雖然農村也沒啥什么特色飯菜
但我喜歡廚房里的味道,是因為那時家里太窮,嘴饞的緣故吧
九七年去一所學校食堂做過幾個月的工,學會了許多飯食和做菜
自此一發不可收拾,在嘗過外面各種好吃的飯菜后,總是學著輪換做出來
這也大大滿足了我肚子里的饞蟲
女兒也大了,也喜歡下廚
做一些自己好奇和喜愛的點心和飯菜
這到成了家中最好的遺傳
其實,廚房里的柴米油鹽才是生活中最真最充實的存在
一張嘴,就是一生,一口飯食,就是一輩子
人到中年的我,總覺得除了廚房里的一絲煙火,這天下也無他了
29.廚房里的一絲煙火
文/墨香(甘肅)
煤氣取代柴火原始
色香味俱全的美食
呈現一飽口福食欲
上班族在待餐間隙
仍把未完工作繼續
在讀的少年約在周末相聚
天真的雙眸散發青春朝氣
迭代的餐品適合年青一族
一桌美食犒勞緊張的學習
家務勞動社會化
是時代進步必然趨勢
物美價廉各取所需
省時省工樂此不疲
專業的人做專業事
安居樂業銳意進取
廚房里的一絲煙火
記錄時代的行進曲
30.廚房里的一絲煙火
文/絲雨(北京)
鍋碗瓢盆的碰撞
奏響了廚房里的煙火
指尖凝聚著淡淡的甜
是誰,攢了一世靜默春光
讀出那眸里的喜歡
油鹽醬醋茶
色香味俱全
看著瓶瓶罐罐
碟碟盤盤
我跟著它們一個勁的唱歡
生活不就是這樣嗎
忙綠過后
親手做一盤小菜
烤一盤點心,做一碗美食
解了饞,打開了我的味蕾
廚房,每個人
都脫離不了這一絲煙火地
只要你愿意
卻也是小確幸的發源地
31.廚房里的一絲煙火
文/絲雨(北京)
當每一個
日出日落來臨時分
匆匆行走于
人生路途中的你
可否愿意停下腳步
用愛回饋自己
一份幸福的甜蜜
感恩生活給了我們
一絲煙火氣
從此,愿你
不負流年不負時光
愿你珍愛四季
愿你不棄煙火俗習
愿你味蕾大開
留下廚房里最美好的記憶
32. 少些煩憂多清靜
文/墨香(甘肅)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
娑婆世界何處清靜
苦海中求生
紅塵中修心
出污泥不染
該具何等心性
仰慕飄逸的書法
傾心出神入化風景
欣賞武術剛柔并濟
學會偷閑品酒茶
少些煩憂多清靜
心之所向既時達
約兩三個知己
品一回下午茶
懷念一段舊時光
把美好記憶典藏
放慢疾走的腳步
等一等靈魂
找一找初心
愿人人不負今生
33. 樸素的事物
文/墨香(甘肅)
尊老愛幼是最樸素的事,
兒時祖母陪著學步,
“小心,慢點走!”
長大了,祖母老了
“小心,慢點走!”
樸素的叮嚀,
是無縫的傳承。
感恩無私的養育,
教會忘樣做人。
樸素的哲理,
一一得到驗證。
“吃虧是福,”
銘記心中。
34. 七律 ·贊縉云山滅火
(中華新韻)
文/賈會海(河南)
義膽忠肝勒古城,
巴山蜀水盡英雄。
為國猶自輕生死,
除害何須問姓名。
九百袍哥別北碚,
五千壯士請長纓。
感天動地青江淚,
覆土伐竹降火龍。
35. 廚房里的一絲煙火
文/高桂玲(山東淄博)
青蘿卜綠黃瓜
紅柿子黃豆芽
手動 成片
裝盤待炒
叮叮當當
敲擊著生活的圓舞曲
呼呼的火苗
呲呲的油煙
升騰升騰
香味濃郁
絲絲縷縷飄散
入心入脾
廚房里的這一絲煙火
融入了所有的愛
每次升起
都讓人陶醉
36.樸素的事物
文/海上明月(河南)
亮在秋天的風景線上
已穿越夏的旅途
沒有一絲風塵,晶瑩依舊
樸素的名字,喊出兩個合一
你是葡萄,在七月七的記憶里
牛郎織女的歡聲笑語,淚花朵朵
你樸素在秋色里
樸素了一個人的半生酸甜
37. 廚房里的一絲煙火
文/鄭金海(山東)
柴草的煙味,還有娘的咳嗽聲
記憶中,這就是老家的廚房
那干巴巴的柴草
為什么會生出暖融融的火
閃動的火苗
又怎么能夠把飯做熟
小的時候,這些問題
總在稚嫩的腦袋瓜子里糾纏
尤其是看到老娘專心致志
趴在鍋臺上做飯的樣子
一閃一閃的火光
在熏烤的有些黑紅的臉頰上跳動
那些看似粗糙的雜糧
經過了娘的手
神話般的變化成可口的飯菜
看著家里的大人小孩
一臉興奮的模樣,狼吞虎咽
她臉上頓時就掛上了甜甜的笑
那一刻,仿佛就是最最幸福的
因此,舊時的廚房
那老式鍋臺下冒出的縷縷煙火
我一直都銘記在心里
那里面有娘的心血
更有兒女們對娘的回憶
38.少些煩憂多清靜
文/鄭金海(山東)
人的一生,總會起起伏伏
有的時候順利
有的時候坎坷
不管如何,路總是要走
生活還是要繼續
有的時候真的相停下來
好好休息一下
認真回顧走過的路
把那些功過得失
仔細過濾,可又怕患得患失
其實,我們的所有經歷
都是人生道路上的必須
只要把態度端正
保持頭腦簡單清醒
不要一味地煩惱憂愁
就一定會抽絲剝繭
看到不足,獲取經驗
走好今后的每一步路
39.樸素的事物
文/鄭金海(山東)
作為一個文字愛好者
我偏愛頌揚樸素的人與事
對于文字的表達也是如此
直接、簡潔、明了
于是乎,看待問題的態度
也變得越來越簡單化
奢華的世界,已不再迷離
低俗的沖擊,蒼白無力
這樣心態,這樣的思想
讓窗外的花花世界
還有那些亂七八糟的東西
變成了心靈雞湯,思想催化劑
以及前行的動力
40. 廚房里的一絲煙火
文/馮德章(杭州)
裊裊升騰,廚房里的一絲煙火
繚繞著清香撲鼻
可嗅到家人團聚在一起的味道
可觸摸到母親慈愛的脈動
這是我印象最深的一段美好記憶
即使離開鄉村很久很久
也永遠的揮之不去
即使佇立在繁華的都市
也會冷不丁涌動的陣陣暗香
故鄉的泥土是溫馨的
故鄉的田園流淌著淡淡的芬芳
而這一絲煙火,是我搖籃里的童話故事
閃爍著不盡的光芒
充溢著母親辛勞的汗水
綻放著兄弟姐妹奮力拼搏的青春畫卷
還有傾吐不完的人生滄桑
我把這一絲富有韻腳的煙火
化作前行路上的風景
盡情地品鑒,盡情地享受
那蔥蘢的意象承載著我的夢想
勾勒出一曲思鄉戀鄉的完美小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