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原創 圖 來自網絡
本文發表于今天的《秦皇島晚報》,在此感謝晚報的馮穎編輯
幾年前,在朋友空間看到一款養生粥的配方,據說堅持喝可以養腎,對白發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看食材都是常見的,我就開始試著喝。人說腎不老則身不老,更主要的是想讓頭發白得少些、晚些,不然真到了需要染頭發的階段是很麻煩的。
養生粥用以下材料熬制:黑豆1小把、黑米2把、黑芝麻1小把、百合10片、薏仁米3把、大米2把、核桃仁2個或花生米1把、紅糖若干。這些是兩個人一頓飯的量,當然可多可少,稀稠也可根據自己的喜好調整,親自做一兩次就能掌握了。具體做法是提前半天或一天把上述食材淘洗干凈,用涼水泡上,晚上熬。大火煮開幾分鐘改為小火,再煮半小時左右,湯變得粘稠后就可關火,蓋嚴蓋子燜著就好。次日早起放紅糖適量攪拌均勻,加熱兩分鐘就可以吃了,如果過于粘稠,還可以兌點白開水稀釋。
說做就做,我認真地把所需食材抄在紙條上,當天就去采購。因為不知是否好喝、是否能堅持,開始每樣少買一點,除了家里有的大米、花生、紅糖之外,我一次共花費30多元。回家如法炮制,第二天就吃上了。你還別說,畢竟都是好東西,熬出的粥色澤黑紫油亮,口感粘糯甜香,跟聽裝的八寶粥差不多,即便不用什么佐餐的小菜,也能吃飽一頓飯。
養生粥能否達到養腎烏發的效果當時我并不知道,反正是既能當飯,又很美味,不僅解決了天天早餐為吃什么發愁的難題,而且減少了食鹽的攝入量,應該是有百利而無一害。
養生粥也很經濟實惠,一次所購食材花費四五十元,大約能吃半個月。兩個人五十塊錢能吃十五天早餐,怎么說也夠劃算的了,現在在外面吃早點,一套煎餅果子就要七八塊錢,如果時不時改善一下,羊湯配燒餅,那十塊二十塊也擋不住呢。
養生粥吃得久了,我還對熬粥的食材做適當調整,比如把大米換成小米或玉米糝,比如每次加十幾顆紅棗,比如不再加紅糖等。印象中紅棗可以補氣血,小米更有營養,多吃粗糧也對健康有益,這樣變著花樣是對方子發明人的繼承發展,應該是讓營養粥更有營養了。
為了營養全面,每天早起我會拌個涼菜佐餐,粥熬得稀了,就煮個雞蛋或吃一片全麥面包。為了省事,我還改用電飯鍋熬粥,這樣不用惦記火候,也不用擔心粥會溢出,只需把電飯鍋調到煮粥檔就OK。后來我又采用預約方式,晚上睡覺前約好時間,粥熬好后自動跳至保溫檔,第二天早上不涼不熱正好喝。
我從小腸胃不好,小時候只要吃了難消化的東西都會胃疼,甚至會病一場。那時很貧困,粗糧吃飽都算好生活,記得去姑姑家,姑姑總給烙白面油餅吃,那在當時是最好的飯食。可我偏偏沒這個福氣,每次都會因腸胃抗議折騰好幾天,多方求醫問藥也難根治,后來淘了偏方才治愈。好是好了,但還是不敢吃生、冷、硬,尤其刺激性食物。因為消化不良,導致新陳代謝也受影響,隨著年齡增長還有嚴重的趨勢,前些年曾因便秘去看中醫,喝了三個多月的中藥湯子也沒見明顯好轉。
養生粥喝了幾個月后,慢慢感覺到了一些效果,最明顯的要數消化系統的日漸好轉。胃不舒服現象越來越少了,代謝功能基本正常,更可喜的是由于內因的改變,自我感覺臉上的皮膚少了些干燥,多了些滋潤,斑點也沒有再加重的跡象。對比了生活習慣,并無什么不同,我想應該歸功于養生粥的作用吧。
時至今日,我堅持喝養生粥已有幾年時間,除了外出和極少數特殊情況,幾乎每天早飯都以粥為主。我一直信奉最好的治療是食療,最好的滋補是食補。一碗熱粥、兩碟小菜,雖然樸實平常到了極點,但卻充滿寧靜溫情,那淡而悠長的味道,滋補了身體,更撫慰了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