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幾千年的歷史上,讀書、考科舉、做官,一直是男人的標準成功之路。
當官,是男人光宗耀祖的資本,更是一個有理想、有抱負男人的追求。
當官,是男人的追求,那么對于古代的女人呢?
在以夫為綱的年代,當然是嫁一個官員當夫人,成為官太太,是每個女人的夢想。
在男婚女嫁以門當戶對的年代,想要嫁一個官員,那么自己家當然也是官員之家才算是門楣相當,如果僅僅是家里經商再有錢,再富有,想嫁個官員也是夢想。
《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中有一個場景就很能說明這個問題,科舉放榜那天,許多富家翁等在榜前,想要搶一個舉子回家當女婿,可見低階富人對讀書人、對官員的渴求到什么程度。
白夫人,一個商人之女,以一百多萬的嫁妝嫁入顧家,拯救了整個顧家,可以說是顧家的救命恩人,可是還被顧家看不起,連兒子顧廷燁都被顧家輕視,可想而已,要想成為官太太,拼的絕對是家世,沒有一個好家庭,一個女子想要嫁給官員,改變自己的命運,絕對艱難。
富有人家的小姐尚且如此艱難,一個妓女想要從良,嫁入官家,成為官太太,那艱難程度和上天摘星星沒有什么兩樣。
可是就是在這樣不可能的情況下,花君做到了,她從一個妓女一路修煉,最后不但成為何劍塵的正房太太,還生了兒子,兩個人恩恩愛愛,讓人羨慕,成為妓女們追尋的榜樣
花君能夠把不可能變成可能,趟出一條出路,除了她有過人的才能之外,機遇也是不可忽略的。
機遇來了,緊緊抓住。
花君是松竹班的一個妓女,何劍塵是她的客人,兩人也就是你花錢,我賣愛的關系,但是花君并不這樣想,她看中了楊劍塵這個文人。他每次去隨便花幾塊錢,花君也殷勤地招待他,從來不因為他花錢少就怠慢他。
人心都是肉長的,花君如此待何劍塵,何劍塵慢慢對花君也產生了感情,但是要娶花君為妻,那也是不可能的,這是兩個人都心知肚明的事情,何況何劍塵有老婆,花君就更不可能癡心妄想了,兩人只是維持著妓女和恩客的關系。
有些事情,就是這樣,當你不想時,機會就來了,何劍塵的太太在病故了,何劍塵還在盛年,自然是要續弦的,就有意思想把花君討回家當妻子。
古代,討妓女從來都是當妾的,況且有些讀書人家,一些家風好的人家,連討妓女當妾都是不可能的,哪有當正室夫人的。
于是就有一班朋友勸何劍塵,“閑花只好閑中看,一折歸來便不香”,討青樓女子當妾都很難看了,何況明媒正娶,更是不可能的。另有一說法,青樓出來的女子哪知道柴米油鹽的艱難,也很難生育,再說這種人哪可能安安分分地過日子呢?
何劍塵本來只是有這種想法,還在猶豫,現在有朋友一勸,就立即把這個心思放下了。
何劍塵放下了,花君怎么可能放下,這對她來說是千載難逢的機會,怎么可能隨便放棄呢?
主動爭取
花君很清楚何劍塵的心思,喜歡她,可是把她娶回家也是會有一番顧慮的,那么她就要好好做一番工作了。
人是活在社會的動物,做什么事情都要看世俗,要看周圍人的想法,自己的想法是一回事,周圍人的看法也絕對是至關重要的。
花君是青樓中女子,對人情世故看得很透徹,于是她就開始攻克何劍塵的朋友,希望得到他們的支持。
花君第一個想到的就是何劍塵的好朋友楊杏園,她就買了些衣料送給楊杏園,楊杏園是一個報社記者,一介文人,對女子有憐香惜玉之感,本來就認識花君,有些感情,這一來既使不同意何劍塵討花君,也不便說什么了。
花君就這樣一邊攻克何劍塵的朋友,讓他們即使不同意也不說反對的話,同意的就幫她說和說和何劍塵,另一邊對何劍塵更是溫柔殷勤,不但噓寒問暖,更是體貼倍至。
一個喪婦的鰥夫哪受得了花君這樣的殷勤,心思更加活絡,這時沒了周圍朋友的勸阻,花君又直截了當地提出來和他交涉,他哪受得了這樣的真情,一下就交槍投降了,只是他一介普通官員,沒有那么多錢為花君贖身,這是個難題,也是他唯一的阻力,更是他心理上唯一的退路。
對他來說,這是難題也好,退路也罷,一下就被花君堵死了。
未雨籌謀攢贖金
花君知道他手里并不寬余,就把自己的幾件鉆石,值一千多塊錢,全部給何劍塵拿去賣掉。
青樓中的女子,看著光鮮,其實并沒有什么錢。看著去那里的男人都是大把大把地花錢,可是那些錢并到不了妓女手里幾個,都被老鴇拿去了,她們自己并沒有什么錢,就像梨云病得那么重,都要死了,老鴇不拿錢給她治病,她都沒錢看病。
花君卻不一樣,她知道為自己籌謀,替自己打算,雖然弄不到錢,可是她弄了一些首飾,賣出去照樣換錢。
何劍塵是一介官員,手里的積蓄也就一百、二百塊錢,可是花君一下子就能拿出一千多塊,這樣的儲錢能力,沒有點本事萬萬是辦不到的。
花君又是一個很清醒的女人,對自己的未來看得很明白,她知道手里的錢該怎么花,什么時候花,才是最合適的,所以當何劍塵同意娶她時,二話不說就把首飾拿出來給何劍塵,這對何塵劍來說是一個很大的沖擊。
從來都是女人從男人口袋里掏錢,現在有一個女人從口袋里掏錢給男人,還是賣了女人們最喜愛的鉆石,這份心意是很難能可貴的,也從側面證明花君對何劍塵的愛。
到了這個地步,何劍塵就鐵了心要娶花君了,而這時的花君,也真正地盼到了出頭之日。
全心全意從良
妓女不是想從良就能從良的,還要看老鴇同不同意,放不放人。
花君知道自己想從良,并不那么容易,于是一番籌謀,想了一個主意。一邊讓何劍塵去籌錢贖自己,一邊自己也開始與老鴇對抗,開始不接客了,堅定自己從良的決心。
無論老鴇如何勸她,罵她,甚至打她,都不為所動,一門心思等何劍塵來接她。
她這樣做有兩個目的,一是讓老鴇看到自己的決心,以死相逼,二是讓老鴇少要一點贖身錢,這樣對于不富余的何劍塵來說也容易辦到,再說何劍塵少花一塊錢,將來都是自己的,這打算也是沒誰了。
就這樣,一個出去籌錢,一個在青樓與老鴇對抗,老鴇也怕鬧出人命來,沒法收場,也就要了一千多塊錢就讓她走了,至此,花君徹底走出了青樓,成了一個正正經經人家的太太了。
花君能走到這一步,除了何劍塵太太死了這一機遇,最重要的是她自己的能力,能緊緊抓住機遇,努力為自己爭取,更是提早籌謀攢錢為自己贖身,這才是她走出青樓的關鍵。
努力當何太太
花君成了何太太之后,并沒有就此安安心心當何太太。
她知道,作為一個文人的官太太,不是長得漂亮就行了,必須要識文斷字,與何劍塵在思想上能共鳴,這才是夫妻長久恩愛的良藥。
花君開始讓何劍塵教她認字,教她讀書,后來又請了一個才女李冬青來教她,努力學習詩文,努力上進。
花君從此褪去鉛華,洗手做羹湯,無論是穿衣打扮,談吐說話,還是為人處事,都褪去了妓女的浮華,成為一個穩重的官太太。她和李冬青去逛公園,李冬青與熟人說話,她一個人在公園里逛時,遇到一個湊上來搭訕混混,她一下子甩了人家兩個耳光,還教訓人家:
你家也有姐姐妹妹,就不出門嗎?你以為女子都是好欺侮的。調戲上了,你們可以拆白,調戲不上,也不蝕什么。可是你今天遇見了我,你就碰到青石板上去了,我打了你,算替你父母教訓你一頓。
花君就是這樣安安心心,努力地當一個官太太,讓那些說青樓女子不能安分過日子的人,都閉了嘴,瞎了眼。
花君努力上進,努力向何劍塵靠攏,又這樣自愛,被她的老師李冬青取了一個“慕蓮”的名字,意思是出淤泥而不染,真是一點不錯。
慕蓮這一路努力修煉,終得正果,她生了一個白白胖胖的兒子,也打破了青樓女子不好生育的預言,成為一個真正的何太太,家里請了一個奶媽帶孩子,還有傭人侍候著,她過上了真正意義上的貴族式太太,又與何劍塵感情很好,兩人成天的形影不離,有說不完的話,過上了讓人羨慕的日子。
花君,從一個妓女掙扎出來,成為讀書識字的慕蓮,再到真正的官太太,她一路修煉,一路成長,雖然很艱辛,可是她熬過來了,終于過上了理想的生活,這些都是她努力得來的。
許多時候,成功也好,幸福也罷,都是熬出來的,沒有天上掉餡餅的事情,都是要經過自己的努力,才能得來的。
慕蓮的經歷也告訴我們,世上沒有什么不可能的事情,只要努力武裝自己,當機遇來時,能緊緊抓住,一些不可能的事情也會變得可能,何況那些只要努力就可以看得見的成功和幸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