座次排位在古代在有著嚴格的講究,雖然現在人們對于這種座次排位的觀念越來越淡,但是在職場,在官方場合還是比較講究座次排位的,所以懂得座次禮儀是非常重要,同時也體現了一個人的禮儀修養,下面就盤點幾種常見的座次場景:
1、主席臺座次
原則:中央高于兩側,最后是左高右低
比如五個人的主席臺大小排位應該為:
當主席臺座位數為偶數很多人會搞錯,網上的說法也有很多是不正確的。具體應該是:1號首長、2號首長同時居中,2號首長排在1號首長左邊,3號首長排右邊,其他依次排列。比如四個人的主席臺大小排位應該為:3 1 2 4(臺下視角)
2、方桌會議室
對于會議室的座次在職場中極為常見,但是很多人卻搞不清楚怎么區分主次位,對于會議室座次的主次區分主要是看門的位置。
原則1:進門右側為客方。中央高于兩側,最后是左高右低
原則2:以遠為上(遠離房門為上)、面門為上(良好視野為上)
存在主客之分的原則:主人居中,以主人以右為上座,以近為為高。
內部宴會不存在主客的原則:以中央為大,以右為上座,以近為為高。
傳統八仙桌座次禮儀原則:以主為大,以上為大,以右為大,以近為高。
無主客之分的按照如下,如有主客之分,主人占1號位,客人按照客人按照重要程度按照以主人右側為大,靠近主人為大的原則安排。
小轎車的1號位在司機的右下側,2號位在在司機的后側,三號位在副駕駛。有的人可能認為一號位是副駕駛,但是這樣是錯誤的,其實轎車的座次的排位是按照位置的安全性性來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