顫抖只是帕金森病的某一表現特征,但如果你發現自己有顫抖的情況,并不一定是患有帕金森,其他疾病也可能引起顫抖,比如甲亢、感染、一氧化碳中毒、腦動脈硬化等,出現顫抖的病征,要及時去看神經內科醫生,確診后對癥治療。
帕金森癥狀
帕金森病的臨床表現多種多樣,可分為運動癥狀和非運動癥狀兩大類:
運動癥狀:運動遲緩、靜止性震顫、肌強直、姿勢平衡障礙等。
非運動癥狀:神經精神障礙,如抑郁、焦慮、淡漠、癡呆等;睡眠障礙,如失眠、不寧腿綜合征等;感覺障礙,如疼痛、嗅覺減退等;自主神經功能障礙,如尿頻、出汗,直立性低血壓等。
病因
原因不明!既往的研究表明,可能與年齡老化、遺傳、環境、基因突變等諸多因素有關。
預防護理是“關鍵”
按時睡覺,按時起床,不要熬夜,要勞逸給合。
在治療上患者應有良好的心態與康復的信心。
避風寒、防感冒,注意適量運動,鍛煉身體增強體質,但不能運動過量。
注意各種感染。避免接觸有毒化學藥品。如殺蟲劑、除草劑、農藥等。
加強體育運動及腦力活動,可以延緩腦神經組織衰老。
家屬對病人要“全方面照顧”
生活護理:吃飯應吃高纖維素的,防止便秘,少吃一些高蛋白,蛋白高會影響美多芭的吸收。家里面要給帕金森患者設立單獨通道或三角的桌子、椅子等輔助工具,預防跌倒受外傷。
心理護理:家屬很苦很累,晚上睡不好覺,整個的家庭全身心投入在帕金森患者身上,家人要保持樂觀的心態。
帕金森病的癥狀如下:
1、運動癥狀:包括靜止性震顫,如右側肢體搓丸樣震顫;肌強直,即肌肉張力過高,走路緩慢;肌張力障礙,即走路不協調、不靈活;姿勢步態反射異常,比如病人坐下再站起時動作僵硬、不靈活,起步、轉身困難,甚至走路時向前沖或向后仰,步態不均勻;
2、非運動癥狀:主要表現為情感障礙,比如焦慮、抑郁;睡眠障礙,部分帕金森病人的早期表現就是睡眠較差,所以到睡眠門診就醫,醫生注意到病人步態異常、面部異常,則考慮是否是帕金森;大小便障礙,比如早期排尿不暢、大便干結、便秘;全身疼痛,部分患者甚至誤認為是關節炎。
癥狀表現一:震顫往往是發病最早期的表現,通常從某一側上肢遠端開始,以拇指、食指及中指為主,表現為手指象在搓丸子或數鈔票一樣的運動。
癥狀表現二:在發病早期,患者并不太在意震顫,往往是手指或肢體處于某一特殊體位的時候出現,當變換一下姿勢時消失。以后發展為僅于肢體靜止時出現。
癥狀表現三:在看電視時或者和別人談話時,肢體突然出現不自主的顫抖,變換位置或運動時顫抖減輕或停止,所以稱為靜止性震顫,這是帕金森病震顫的最主要的特征。
對于帕金森這種疾病的患者,可以配合一些康復訓練的方法來進行緩解治療,多食用一些對身體有好處的食物,帕金森病患者的肢體和軀體通常變得很僵硬。病變的早期多由一側肢體開始。初期感到某單側肢體運動不靈活,有僵硬感,并逐漸加重,出現運動遲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