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前荷是心中荷
為什么我的眼中常含淚水,因為我對這片土地愛得深沉——艾青。
記憶中的家鄉是一方大荷塘。
兒時的初夏時節,爸爸常常帶著我劃一葉小舟,聽著嘎吱搖槳的聲音,蕩漾在這方荷塘里。初夏的荷葉大片大片的卷著邊兒,還未開放,但那一片濃濃的綠早已在心中綻開。
穿著青布衣衫搖槳的老大娘放聲高歌在一池碧水之中。我忍不住脫掉鞋子,兩只小腳丫在水里不停地撲騰著,水清涼而又柔和,隨著船行劃下一道雪白的痕。無邊的荷與碧色的池,風生,水起,光陰如流水淙淙,隨槳搖落。偶爾抬頭,天空湛藍,綠意滿盈,歲月靜好。
長大一些后,常常在初晴的雨后,與朋友為伴,乘著紅色雕欄的小船,一起去塘里欣賞荷花,那是清碧過后的一池妖嬈。伴著清風,我托著腮,望著那朵朵佇立的嫩荷,給天邊灑下來的一縷霞光添了幾許艷粉色。一派“微雨過,小荷翻,榴花開欲然”的景象。
泛舟蓮叢,倚欄而坐,習習涼風送來荷的清香。也會有漁船在附近來往穿梭,叫賣著新鮮的蓮蓬。剝開一粒,露出胖胖的、白中泛著青的蓮子,輕輕地咬開,口齒立刻被一種奇異的清甜浸潤,像那八千尺高山上傾瀉而下的一泓清泉,甜中還略微帶著苦,很是爽口。
現在,我常常在學校,即使放假也沒空去荷塘中看看。那荷塘倒常常是來找我,到我的夢中來,夢中依稀聽到汩汩的流水聲,聽到嚶嚶的水鳥鳴聲,思念的情愫就蔓延開來。于是,我試著改寫了余光中的《鄉愁四韻》:
給我一朵荷花香啊荷花香
家鄉一樣的荷花香
家鄉的芬芳
是童年的芬芳
亦是這雄安的芬芳
此刻,我也想說。
海底月是天上月,眼前荷是心中荷。
一個初二的小姑娘
雄安新區的未來的建設者
既懷念過去
又展望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