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
今天外面下了雨,淅淅瀝瀝的雨聲突讓我回想起童年。
孩童時,家住河邊,站在靠河的陽臺上和表姐看過無數場大雨,它們有時候會像多米諾骨牌一樣,從河的那一頭傾瀉到這一頭,我們每次都會跳著腳驚訝的叫出聲來。
那時的河邊,沒有紅色石頭壘起來的小堤壩,所以河灘上有兩個自家的小園子,里面栽著四棵不大不小的樹,和一些小草小花。我出生前,樹已經長大,每逢春來夏至繁枝葉茂,知了鳴叫。樹皮上,有琥珀色的樹脂,我把它當作金黃色的水晶,可表姐無數次的告訴我那是知了的糞便。
前門,是條小巷,它似一位慈祥的老人,沿河靜躺,我們在他的懷里奔跑、嬉戲、成長。
麥芽糖的叫賣聲,在巷子里回蕩,一群孩子把憨厚的小販圍著,看他耐心的用小錘子輕輕為我們各自敲下一塊糖,小小的心頭滿滿的歡喜,糖還未放到嘴里,那甜早已糅進心尖。
巷頭的胖爺爺有一家店,店里有一毛錢六顆的糖,有八毛錢一瓶子的醬油,還有五毛錢一袋子的酸蘿卜,還有還有,古色古香的小碼頭。
那時的我,巨怕幼兒園,時常哭著掙扎在爺爺的肩上被扛著走,表姐躲在爺爺的風衣下屁顛屁顛的跟著,咯咯地笑。對了,爺爺的荷包里還有一只小貓,叫“喵喵”。
奶奶說,在幼兒園表現好,會為我縫制一條小白裙,于是有一天我得到了這個獎賞,我穿著小白裙旋轉,奶奶戴著老花鏡踩著縫紉機看我,笑出了聲音。
在家時,我們喜歡坐在堂屋的大門檻上玩,抬起頭來,就能看到忙碌的奶奶,和爺爺看書的搖搖椅。如果巷子里傳來口哨的聲音,奶奶會匆匆的在圍裙上擦擦手去倒垃圾。晚一些,爺爺便回來了,然后翻開一本厚到讓我懷疑人生的書,在搖搖椅上開始翻起......
太多太多的美好,已經無法一件件想起。只記得,童年,是愛和太陽的味道,一切安靜又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