躍入人海,各有風雨燦爛
聽著毛不易的《入?!?,畢業那天的場景再次浮現。
“路上慢點?。 ?br style="box-sizing: border-box;">
“好,拜拜了!”
就這樣與室友匆忙告別,去趕公交車,倉促的結束了我的大學生活。
沒有學士服,沒有畢業照,沒有畢業典禮,沒有好友相聚,只有匆匆打包好的行李一起留在了記憶里。
剛入學的場景還歷歷在目,提著大包小包的行李報道完走進了宿舍,巧得很,最后那張空床鋪成了我四年的“棲息之地”。
仿佛一切都早有安排,我們六個小姑娘就這樣住在了一起。
從此,我也開始相信“人以群分,物以類聚”。
女生們友誼的建立,總是那么奇奇怪怪。剛入學的軍訓是我們熟悉的契機,立正,左轉,齊步走……是我們共同的初記憶。
幾天后的深夜茶話會好像是一個“破冰點”,使我們彼此之間更加熟悉,互相之間小小的調侃和玩笑也更多了。
到了大二、大三,彼此之間早已經沒有了顧忌,各種可愛的,搞怪的外號開始出現。記得林更新曾經說過他之所以被稱為“林狗”就是學生時代的外號,沒想到,“某狗”也成了我們一個女生宿舍互相之間的“愛稱”,滿滿的“沙雕”氣息。
火鍋也是我們不可不說的話題。身為一群“吃土”少女,為了滿足口腹之欲,稍稍改善一下生活,自助小火鍋就成了我們經常的選擇。
特別是冬天,我們會在周五約好,周六早上睡到自然醒,不吃早飯,收拾收拾等到十一點左右,開始出發,直奔目的地,然后大快朵頤。
和每個吃自助餐的人一樣,剛開始每個人盤子里都是拿的滿滿的,如果對方從你的盤子里拿走丸子或者肉放進自己鍋里煮,會毫不客氣的來一句“不會自己去拿嗎,真懶!”看到服務員上新的水果,就會派出一個人趕緊去多取點,一起分著吃。
整個過程中,如果有人問“謙讓是什么?”,你指定聽到的回答是:“不知道,從來沒聽說過!”
反轉總是在不經意之間,每次到了結尾,大家開始互相“謙讓”,“快快快,你吃!”“我吃不下了,她吃!”“這樣吧,一人一個!”就這樣,為了不浪費,每個人都吃到撐得不行。
“扶著墻進,扶著墻出”成了對我們最貼切的形容。
生活不只有眼前的吃喝玩樂,還有成長和學習。一起上課,復習,考證,準備期末考試……我們玩得瘋,學的也認真。組團去圖書館,準備老師布置的實踐任務,排話劇,錄視頻,一幕幕都是回憶。這些在不知不覺中增加了我們了學識,鍛煉了我們的能力。
我們還是曾經那個少年,沒有一絲絲改變。我們懷著真誠,熱情的心踏入校園,如今又懷著那顆心踏入社會。
我們還是曾經那個少年,有了一絲絲改變。我們變得更踏實,更穩重,也更勇敢了。雖然對未來依舊帶有迷茫和擔憂,但是我們都不曾畏懼,都在勇敢的向前走。
雖然今年畢業匆匆,但是我相信前途似海,來日方長!
還有,親愛的小伙伴們,我想你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