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地點:貴州安順云峰屯堡之本寨
在貴州旅行最大的障礙就是很多路線在高德地圖上是找不出出行方案的,于是只能勤張嘴多問人。好在安順市區還是可以找到公交出行路線的,不過心里畢竟沒有底,還是問了當地人。
路邊有人招徠搭車的生意,居然是按人頭收費,而且聲明是按公交車費收的。于是我們也不等公交車了,趕緊麻溜地去屯堡再說,據說云峰還是很有看頭的。
司機提議我們再出十塊錢,直接帶我們去屯堡門口,還給我們介紹了周邊的景點,比如舊州和平壩。我欣然同意,十塊錢真不算多,路過岔口的時候,司機師傅還很熱心地告訴我們,如果回來的時候要坐公交車的話,得在這里等。
汽車停在本寨,原本說是要五十元門票的,因為長驅直入,所以也沒有人問我們收門票啥的,看來這趟出租車費很值票價啊!
“走過這條馬過河,就是本寨。然后可以去山上的博物館,再去云山屯。”臨下車前,司機師傅又為我們做了一個簡單的攻略。
我們道過謝,就走上了橋。這條馬過河又名三岔河、洗布河。明太祖實行屯田制度,大多依山傍水。河源于本寨龍潭,貫穿整個云峰八寨,是農業灌溉的重要水源,也是當地人的母親河。
云峰屯堡是4A級旅游景區,這里密布著保存完好的明代屯堡村寨四十余個,構成了屯堡文化村落群而被記入大世界吉尼斯之最。其中本寨和云山屯,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當然也是我們這次的目的地。
我們眼前的本寨是一組古建筑群,是云峰八寨的大本營所在地,所以叫做“本寨”,是屯堡寨子中“軍屯”的典型代表。巷道中遍及結合江南封閉式四合院建筑的房屋,“家自為塾,戶自為堡”,所有的建筑都是用石頭砌成。
云峰八寨是明初征南大軍屯駐的核心區域,八個村寨分布有序,疏密得當,既可以各自為戰,又能彼此支援,堪稱是軍事防御體系中的杰作。
每個寨子都建有寨墻、碉樓,石頭外墻還包裹著江南民居風格的四合院鱗次櫛比,巷巷相通、戶戶相連,利于巷戰,學者們稱屯堡是“冷兵器時代的最后堡壘”。
本寨中原來有九座用于軍事防御的面露樓,現在還剩下七座,是屯堡村寨中面露樓最多的一個村落。現在村內還有226戶住戶,1000多人。當然,真正住在本寨的估計不會多,對面山腳下新建了新村,比較現代化。
王家面碉樓始建于明初,是本寨七個碉樓中最早的一個,三層樓高,用厚厚的石頭壘砌。碉樓主要是為了軍事功能使用,登高望遠,防御匪患。四面都有窗口,外窄內寬,可以瞭望射擊。
巷子不算太窄,至少比起江南古鎮的那些小巷子要寬一些。斑駁的石塊,已經留下了歲月的痕跡。石頭縫里,有著綠色的小草,生長得十分頑強。雖然春天才至,它們卻已經迫不及待地探出了腦袋。
金家大院是金氏族人居住的院落,在本寨中,算是面積較大的四合院之一。廂房照壁寬宏大氣,天井院落敞亮開闊。院落的布局呈現“一方印”的形狀,大約金氏是有人做官的,所以用這種布局寓意官運亨通。大院也有碉樓,這是守院之用的。
宏坤別墅同樣始建于明代,民國年間楊宏、楊坤復建,所以稱為“宏坤別墅”,取兄弟二人的合名,也是村寨中保存得較為完整的院落之一。這是一幢典型的江南三合院建筑,木質刻花和石器都十分精美,大約楊氏子孫應該是來自江南的。
事實上,屯堡人多數都是從江淮一帶遷徙而來的書香門第,因此他們的房屋帶著江南和華東的特點,在房屋布局的細節處,更可以看到江南的風味。
大概是經過民國復修的緣故,所以建筑保存得相當完好,還真有人居住的模樣。有位老奶奶還在售賣咸鴨蛋。我們感興趣的是一旁扎成一捆的黑色豆類植物,旁邊的游客很熱情,告訴我們這是皂角。
“你們年紀輕的估計還真沒見過,我們小時候就用它們來洗頭。像你這樣長的頭發,用它來洗頭,保證頭發烏黑油亮。只要把它們放到水里煮開,就可以洗頭發了,比洗發水好用。”
我摸了摸自己的一頭長發,有點惆悵。其實我真不是有心要留這么長的,只不過因為好像有很多事要做,有很多地方想玩,所以竟然太久沒有去美發店打理這一頭秀發了。是夠長了。
一旁有屯堡民居陳列館,不過鐵將軍很嚴實地把著門。碉樓的設計也讓我們無法從窗外窺視一番,墻上的小窗既高又小,我也沒有飛檐走壁的輕功。
旁邊是一家銀器世家楊家老宅,我頓時詫異了,敢情這對楊氏兄弟還是做銀器的嗎?門開著,探頭看了看,沒看到有人在打銀器。
古垂花門樓保存得也相當完好,那古舊的垂花門,雕刻十分精致。雖然其細膩程度比不上蘇州的雕花樓,可是比起經過精心修繕過的門樓,我還是喜歡眼前的這一座。
王家雙重四合院在后世有多次維修,這是寨子中獨特的建筑格局。雙重四合院,顧名思義,就是把兩個四合院套建在一起,外面有圍墻,里面有后院。當然,屯堡還有屯堡本身的特色,防御也是重中之重,與住宿緊密結合,突出表現了屯堡人平戰結合的生存智慧。
有的建筑已經破敗了,不過石頭建筑抗風雨的能力要比木頭建筑強得多,所以基本上還能看到整個寨子的風貌。
六百年的歷史沉淀下來的,是大明的遺風,這種屯堡文化,也是獨具特色的。走出屯堡,我們還意猶未盡,回過頭又在巷子穿行了一遍。有一幢房屋建在坡上,可惜屋后無路可通,只能原路返回。
昔時太祖屯軍處,六百余年風雨摧。
嶺上紅櫻迎客至,江邊翠柳待君裁。
——七絕
自由行:貴州安順云峰屯堡之本寨
3月仲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