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賞花地點:廣西崇左白頭葉猴保護區(qū)
很慶幸我們選擇的民航飯店距離只一路之隔。整理好行李就在手機上訂好了票,提溜上行李就趕上了去崇左的火車。
廣西多山,一路上把喀斯特地貌的大小山脈看了個飽。我與小伙伴對路上隨處可見大片的高大植物猜測起來:“這是高梁嗎?”“應該不是吧?廣西是南方,高梁好像北方種得比較多。”“玉米也不像啊……”
對面的老伯很無奈地打斷了我們的討論:“那是甘蔗。”
“甘蔗?這些全是?”
“對!全都是甘蔗,是我們這里種植比較多的經(jīng)濟作物。”
不能怪我們少見多怪,實在是見過甘蔗吃過甘蔗,但并沒有見過這種成片栽種的甘蔗。更重要的是這里的甘蔗和我們吃的也不一樣,明顯長得很纖細苗條。老伯跟我們解釋,原來這里的甘蔗大多是作為糖料作物栽種的。
后來我們在板利鄉(xiāng)白頭葉猴保護區(qū),更近距離地接觸到了這里大片的甘蔗林,就跟江南的水稻似的,凡能栽種經(jīng)濟作物的地方,似乎都種上了甘蔗。
整片地開著不算太深的溝,甘蔗們就成列地排著隊,隨著風微微地搖晃著身影。這個季節(jié),大概正好是甘蔗豐收的時候,有些地塊的甘蔗已經(jīng)完成了采收。
甘蔗是溫帶和熱帶農(nóng)作物,除了作為水果售賣外,主要經(jīng)濟作用還是制造蔗糖,而且可以提煉乙醇作為能源的替代品。
甘蔗中含有豐富的糖分和水分,還含有對人體新陳代謝非常有益的各種維生素、脂肪、蛋白質、有機酸、鈣、鐵等物質,可見其經(jīng)濟價值之高。
甘蔗是單子葉植物綱禾本目禾本科甘蔗屬的植物,多年生的高大實心草本,根狀莖粗壯而發(fā)達。稈高一般在三至五米之間,也有長到六米左右的,適合栽種于陽光充足、土壤肥沃、冬夏溫差大的地方。因此,它們主要分布在北緯33度至南緯30度之間,其中南北緯25度更加集中。
世界上栽植甘蔗面積最大的國家是巴西,原產(chǎn)地印度位列第二,中國則是甘蔗種植面積的第三大國。其他如古巴、泰國、墨西哥、澳大利亞、美國等,也是甘蔗的種植大國,可見甘蔗在南北緯三十度國家的分布之廣。
就甘蔗的種植面積來說,崇左、南寧、來賓占據(jù)了廣西的前三甲。尤其是崇左,其甘蔗產(chǎn)量占了廣西的三分之一,占全國產(chǎn)量的五分之一。難怪我們從南寧到崇左的一路上,甘蔗的身影無處不在。這可是高產(chǎn)的經(jīng)濟作物啊!
根據(jù)用途,甘蔗可以分為果蔗和糖蔗,我們平常吃的甘蔗就是果蔗,纖維少、糖分適中,汁多味美,口感好。相對來說,莖桿比較粗,節(jié)比較長,有綠皮和黑皮兩種。
糖蔗的含糖量比較高,是用來制糖的原料,一般不會直接鮮食,因為它們皮硬纖維粗,口感比較差。
我們在板利鄉(xiāng)的時候,看著帶著的三瓶礦泉水,再看看眼前大片大片的甘蔗林,很樂觀地說:“這里沒有水賣也無所謂,實在渴了我們就折一根甘蔗吃。”
即使口感不好,但也未必就不能吃吧?想來這么大片的甘蔗林,它們的主人也不會介意我們挑一根小甘蔗解渴吧?
自由行:廣西崇左白頭葉猴保護區(qū)
12月初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