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殼人才工作室由一群熱愛教育的資深金融人士發起組成,為青少年人群提供金融行業求職規劃、認知提升、人才定制培養等教育服務,致力于做一家有價值、有使命的青年教育工作室。
文/By 小貝老友猛火
小貝老師的掏心話:猛火老師是小貝多年的好友,在咨詢、公募、基金子、PE等領域有多年的工作經驗,經歷過好幾次職場轉型,對金融行業的了解和轉型有著深刻的理解,血與淚的故事和經驗,都在這短短的文字中了。
1.生活是一塊大蛋糕,對于不同人,工作這塊蛋糕大小是不同的。如果你是家庭型或顧家型的,勸你降低對工作的預期。事業大部分是屬于工作狂的。
2.越來越欣賞即便在枯燥乏味中仍保持良好工作態度的人。每一份職業自有其職責所在,就如日常坐地鐵,你去買票,面對的售貨員板著一張狠臭的臉還是微笑的臉,產生的社會效應還是不一樣的。認清目前所在的段位,扎實做好眼前工作,足以見得他是一個有堅守與沉得住氣的人,是新時代三好青年。
3.養成良好的工作習慣會讓你收益良久。每天在辦公室待12個小時的“勤奮”員工未必比得上一個朝九晚五的“守點”員工,因為前者可能有四個小時花在QQ微信閑聊上網,而后者在工作期間專心致志把活干好。無論一個員工多么花言巧語,用結果去考核是最真理的辦法。
4.職業方向有多重要,老話說得好“男怕入錯行女怕嫁錯郎”。一個好的職業方向可能在薪酬、發展等方面碾壓另外一個方向。例如,我一直覺得做金融的中后臺運營就是苦逼的,活多錢少還官僚。
第一份工作一定要好好找絕不能將就,曾見過幾個北大畢業的隨便找了份工作即便他真的很優秀過了幾年還苦苦于泥潭中不可自拔,雖說坎坷經歷也是財富但他完全可以擁有及選擇更精彩的人生。
5.什么是好的職業方向,結合了興趣+未來發展+可持續性。一旦選好,不要頻繁切換方向,不然你的經驗會大打折扣!
6.平臺與個人的關系正如清宮劇里貴妃與皇室的關系一樣,一般而言是子憑母貴,在職業起步階段平臺決定了你接觸人的段位。但也要警惕對于平臺的過度依賴—離開平臺你什么都不是,你的終極目標是打造個人的品牌超于平臺的品牌,身邊已有不少成功例子如姜超、任澤平等,雖然不大可能像他們那么牛但一定要有這個意識。
7.職業升職,剩者為王還是不斷跳槽?這是個tricky的問題。身邊有無數的升職例子便是身邊的“能人”都不斷跳走只剩下“不太能”的他,很多時候資歷、能熬得住也是本事。要不,你就真是牛人沒跳一次躍一級,不然來回蹦跶有可能仍是小兵。
8.與老板的溝通有多重要,幾乎決定了職場的生命線,這是一項有點微妙又難以很好掌握的技術。很多時候并不是拍馬屁的事兒,你老不主動出現在老板眼前難道等著老板來伺候你?
9.個人核心競爭力是一直需要思考的問題。你的行業有何特點?崗位有何特性?做得最top的人有何過人之處?比如做金融的核心競爭力在兩端,資產端與資金端,在任何一端做得出色都能賺大錢,想想我在哪一細分領域能做到前10%??
10.一開始只能踏實搬磚。不要覺得搬磚苦逼,積累只能通過這樣的形式一點一滴完成。等自己牛逼了賺錢是順理成章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