柞水縣紀委 2010-5-17
柞水縣按照 “反腐倡廉制度創新年”活動的總體要求,結合工作實際,緊緊抓住基層制度建設這一關鍵環節,認真調研,積極探索,大膽創新,先后推行了村民監督委員會等七項基層制度,初步形成了村級組織廉政風險預警防范機制,為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提供了有力保障。
一是村民監督委員會制度。按照“監督不指責、支持不拆臺、疏通不添亂”的原則,全縣120村2個居委會于2009年9月按照“兩推直選”的方式全部建立了村民監督委員會,配齊了班子成員,健全了組織機構,并達到了“六有”的標準。村民監督委員會自成立以來通過對村級事務進行事前、事中、事后的全過程監督,目前監督村委會決策468件次,糾正違背群意愿決策11件,監督政策執行534件次,糾偏15件,保障了國家的各項惠民政策在基層的全面落實,維護了農村和諧穩定,促進了農村經濟發展。二是《柞水縣村民納諫制度(試行)》。制度的推行暢通納諫渠道,確保群眾問題得到有效解決,深化了村民監督委員會制度的落實,架起了干群連心橋,密切了黨群干群關系。三是《柞水縣村務公開月報告備案制度》。由鄉鎮紀委嚴把公開的內容審核關口,加強了對村務公開的監管,保證了村務公開工作規范化、經常化。四是《柞水縣村級財務收支管理“五筆會簽”制度》。明確了 “五筆會簽”的責任主體,對村級財務票據進行會簽把關,有效地防范了不廉潔問題的發生。五是《柞水縣村干部任期和離任經濟責任審計暫行辦法》。對村干部在任期內和離任時進行經濟責任審計,目前已對49個村的村干部進行了審計,審計資金1296萬元,糾正違紀違規支出36萬元,挽回經濟損失11.09萬元,作出審計結論98人。六是村干部考廉制度。將考廉制度延伸到基層站所和村組,增強了村級黨員干部學習黨紀法規的自覺性,達到了以考促學的目的。七是述職述廉制度。村兩委會負責人每年年終結既要向鄉鎮黨委政府領導班子和紀委述職述廉,也要向村民代表、黨代表、本村市縣鄉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及村紀檢委員、黨風廉政監督員、離退休老干部代表、村兩委會成員進行述職述廉,延伸了述廉主體,擴大了監督范圍,創新了述廉形式,增強了述廉效果,促進了村兩委會班子勤政廉政和正確履職。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