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播中醫,人人自醫
在上篇,我曾經說過,風寒型感冒最初的各種表現,都是寒邪在不同的人或不同的外部環境下的不同體現。如果能夠將寒邪扼殺在搖籃里,那么就沒有以后的那些事了。如果這一步沒有做好,那么今天這篇,就按階段按步驟慢慢解決問題吧!
第一階段:
外寒剛剛入侵體表,出現打噴嚏,流清鼻涕,怕冷,怕風,咽喉癢,嗆咳。這個階段是最容易治療的,任何可以讓身體熱起來的方法都可以,請參考上篇。
把感冒扼殺在萌芽狀態,才是應對感冒的最佳方式(常見病:感冒)
如果需要用藥,那么這里就推薦一些以解表發汗,疏風散寒為主的中成藥。
一旦要用藥,就要好好辯證。風寒感冒初期的辯證,主要通過有汗、無汗辨虛實;再以怕冷的程度辨輕重;往細里分,還有風寒夾濕、內傷食滯等,還有咳喘有痰、咽干咽癢咽痛、腹痛腹瀉等兼證。我們盡量簡而化之,力求大方向不出錯就可以了。
外感風寒表虛證:
這種人平時就是脾胃虛弱,正氣不足,甚至動不動就出虛汗,一旦被風寒之邪侵犯,就會一邊惡寒怕冷,一邊汗出不止,還會伴有低熱、頭痛身痛等,在中醫看來,就是營衛不和,即腠理不固,衛氣外泄,營陰不得內守,肺衛失和之故。
推薦用藥:桂枝顆粒,即《傷寒論》群方之首桂枝湯,組方:桂枝、白芍、甘草、生姜、大棗。運用此藥,可以解表散寒,調和營衛,張仲景在桂枝湯的服用方法中,特意叮囑:喝粥助發汗,溫覆取微汗。因此要特別注意發汗不能太過,因為本來就體虛。
類似中成藥:表虛感冒顆粒,組方:桂枝、白芍、生姜、大棗、葛根、苦杏仁,功效:散風解肌、和營退熱,用于外感風寒表虛證兼咳嗽有痰。
參蘇丸,組方:黨參、紫蘇葉、葛根、前胡、茯苓、半夏(制)、陳皮、枳殼(炒)、桔梗、甘草、木香。適合素體虛弱又感風寒,咳嗽痰多之人,當解表以祛邪,又宜益氣補虛,此乃標本兼顧之義。
外感風寒表實證:
大部分情況下,我們都屬于外感風寒表實證,也就是怕冷、不出汗的那種。癥狀很輕微的話,不需要動用麻黃來發汗,用一些風藥,就可以微微出汗,解決問題了,比如:
荊防顆粒,組方:荊芥、防風、羌活、獨活、柴胡、前胡、川芎、枳殼、茯苓、桔梗、甘草。
正柴胡顆粒,組方:柴胡、陳皮、防風、赤芍、甘草、生姜。
四季感冒片:組方:桔梗、紫蘇葉、陳皮、荊芥、大青葉、連翹、炙甘草、香附(炒)、防風。
此類含風藥比較多的中成藥,同樣適用于僅僅感受了風邪侵襲的感冒輕癥,即“傷風”。荊芥、防風、羌活、獨活等風藥都善于祛除風邪。
如果癥狀稍重,或者這幾款藥沒有能夠發汗,癥狀沒有得到緩解,那么,就根據癥狀偏重點,選擇以下幾種:
首先推薦用藥:風寒感冒顆粒,組方:麻黃、葛根、紫蘇葉、防風、桂枝、白芷、陳皮、苦杏仁、桔梗、甘草、干姜。功效:解表發汗,疏風散寒。此藥以麻黃、桂枝、紫蘇等解表發汗,以葛根解肌以除身痛,以防風、白芷等風藥祛風散寒,加上桔梗、杏仁等宣肺理氣藥,沒有涉及寒涼藥,非常適合感冒初期。類似中成藥有:葛根湯顆粒。
如果有一點點低熱,則推薦:感冒軟膠囊,組方:羌活、麻黃、桂枝、荊芥穗、防風、白芷、川芎、石菖蒲、葛根、薄荷、苦杏仁、當歸、黃芩、桔梗。其中加了一點點薄荷發散風熱,黃芩清里熱,整體還是溫性的。
如果咳嗽癥狀比較明顯,推薦通宣理肺丸,組方:紫蘇葉,前胡,桔梗,苦杏仁,麻黃,甘草,陳皮,半夏(制),茯苓,枳殼(炒),黃芩。
如果喘咳痰稀,痰多且特別清稀的,推薦小青龍顆粒,組方:麻黃、桂枝、白芍、干姜、細辛、甘草(蜜炙)、法半夏、五味子。
如果風寒夾濕,比如被大雨淋透了,或者在山里游玩,又濕又冷又吹風,這時候的感冒,用九味羌活丸就最對證,可以解表散寒祛濕,組方:羌活、防風、蒼術、細辛、川芎、白芷、黃芩、甘草、地黃。類似的還有荊防顆粒。
痰濕體質的人,在感冒初期頭痛身困的癥狀會比較明顯,頭重如裹,舌苔白膩,鼻涕特別多,大便次數也增多等,這時候選擇含有風藥比較多的荊防顆粒,或者含有蒼術、藿香等燥濕化濕藥的午時茶顆粒(蒼術、柴胡、羌活、防風、白芷、川芎、廣藿香、前胡、連翹、陳皮、山楂、枳實、麥芽、甘草、桔梗、六神曲、紫蘇葉、厚樸、紅茶)、傷風停膠囊(麻黃、荊芥、白芷、蒼術、陳皮、甘草)等。類似的還有藿香正氣水。
感冒類的藥非常多,大家在選擇的時候切記:此階段用藥,一定以溫性藥為主,參考以上推薦用藥的成分,差不多就可以,吃了以后能夠微微出汗,把寒邪散出去了就可以停藥。
第一階段經常伴有發燒癥狀,這種發燒不是里熱,而是體表被寒邪郁閉之后,毛孔無法散掉體內積聚的熱量而致。
根據各人體質不同,正氣足的,會比較容易發燒,因為體內熱量足;正氣不足的,不發燒或發燒出現得比較緩慢,因為體內熱量不足。
不管是哪種情況,都切記不要用寒涼藥退燒,以上推薦用藥,都是秉持用溫性藥、風藥、解肌藥等發汗解表,汗出熱自退的原則。
第二階段:
外寒入里化熱,但總體還是外寒多,里熱少,體質偏熱的人,會比體質偏寒的人,更快進入第二階段。
此階段表現為:繼續打噴嚏,流清鼻涕,但是也會流黃鼻涕,嗓子會痛,痰會發黃,身體發熱,舌質紅,身體困倦,肌肉酸痛,咳嗽加重。
這些表現,與風熱感冒初起時的癥狀是非常類似的。因此,也可以認為,有的風熱感冒所受之外邪,依然為風寒之邪。
比如,一個體質偏熱的人,在遭遇風寒侵襲后,會迅速化熱,而表現出一系列熱象來;
比如,本來處于熱環境中的人,在突然遭遇風寒侵襲后(最常見的就是冬天從暖氣房中出來受寒,或者暑熱天氣渾身是汗突然進入冷氣房間等),腠理處于完全打開的狀態,很容易引發感冒,而由于之前的熱環境在身體上殘留的熱量,會將寒邪迅速化熱,而表現出一系列熱象;
這些熱象,與此時感冒進入的第二階段,癥狀是類似的,因此用藥也是類似的。溫病派所創立的一系列辛涼解表的方劑,如桑菊飲、銀翹散,也都可以在此階段使用。因此,風熱感冒的初期,可以參考本階段用藥。
這個階段可以繼續用上篇提到的方法進行發汗,驅散外寒,同時,用一些清熱類的食物或藥物輔助退燒,此階段清熱以輕靈之藥為好,不輕易用重劑。
食療方、小方:
三豆飲:最安全的退燒食療方,適合輕度發燒,尤其適合孩子,因為口感好,做法及藥理請參考:
單味薄荷、桑葉、菊花、金銀花、連翹等,煎湯服用,并借助其他方法微微出汗,一般第二天就好了。這些輕靈之藥,既能向外疏散風熱,又能向內清熱解毒,所以外表之風熱可疏散,體內溫熱之毒氣,亦可借微微發汗而出。
咽喉疼痛明顯的,可以用板藍根、羅漢果、牛蒡子等煎水代茶飲。或者在治療的同時,用白蘿卜,切片熬水,喝蘿卜湯,吃蘿卜片。
頭痛身痛明顯的,買點羌活粉,用溫酒送服,被子一蓋,背部馬上就會出些汗,出完汗,頭痛就好了。羌活主太陽經頭痛,去諸骨節疼痛。
推薦用藥:
感冒清熱顆粒,組方:荊芥穗、薄荷、防風、柴胡、紫蘇葉、葛根、桔梗、苦杏仁、白芷、苦地丁、蘆根。功效:疏風散寒,解表清熱。此藥最適合在此階段用,主打還是溫性藥、風藥,只少量加了清熱解毒藥。
銀翹解毒丸/膠囊,組方:金銀花,連翹,薄荷,荊芥,淡豆豉,牛蒡子(炒),桔梗,淡竹葉,甘草。功效:辛涼解表,清熱解毒。
類似藥:銀翹傷風膠囊、風熱感冒顆粒、桑菊感冒顆粒/片、桑菊銀翹散、豉翹清熱顆粒等,這些藥相對來說還是比較輕靈的,除了可以清里熱,還均具有解表之功效,因為此刻表邪仍然未解。
如果是小兒,則推薦小兒柴桂顆粒,組方:柴胡、桂枝、葛根、浮萍、黃芩、白芍、蟬蛻。功效:發汗解表,清里退熱。
第二階段的變化是非常快的,當發現里熱已經占了多數,而表邪卻還未解,還是有輕微怕冷時,就需要調整思路,以清熱為主,驅寒為輔了。
此時的癥狀俗稱“寒包火”,表現為發熱或高熱,惡寒,肌肉酸痛,鼻塞流涕,咳嗽,頭痛,咽干咽痛,舌偏紅,苔黃或黃膩等。風熱感冒的發展階段,可以參考本階段用藥。
推薦用藥:
防風通圣丸,組方:防風、荊芥、麻黃、薄荷、梔子、連翹、生石膏、黃芩、桔梗、大黃、芒硝、滑石、芍藥、當歸、川芎,白術、甘草。此方以防風、荊芥、麻黃祛風散寒解表,以薄荷、梔子、連翹疏散風熱,以生石膏、黃芩等清瀉里熱,以大黃、芒硝、滑石等清胃腸道積熱,還用了四物湯扶助正氣,面面俱到,表里雙解,是此階段用藥的不二之選。
而我們最容易用錯藥,尤其是過用寒涼藥的階段,也在此,因此,家里常備防風通圣丸,有備無患!
第三階段:
外邪已經完全入里化熱,表里俱熱,完全沒有了怕冷之象,表現為高燒,咽喉腫痛,痰多,且為黃痰,呼吸急促,咳嗽劇烈,舌紅苔黃。嚴重時會出現肺炎。此時最好的選擇是去醫院就診。風熱感冒的嚴重階段,與此階段是重疊的,已經不需要辯證了。
我們遭遇的各種病毒感染型疫情,人體反應非常迅速,基本上都會很快進入此階段,因此更容易錯過最開始的那點短暫的可控時間。
推薦用藥:
抗病毒口服液,組方:板藍根、石膏、蘆根、生地黃、郁金、知母、石菖蒲、廣藿香、連翹。
還有我們熟悉的連花清瘟膠囊,組方:連翹、金銀花、炙麻黃、炒苦杏仁、石膏、板藍根、綿馬貫眾、魚腥草、廣藿香、大黃、紅景天、薄荷腦、甘草。功效:清瘟解毒,宣肺泄熱。
這些,已經屬于比較寒涼的重劑了,一定是到了這個高熱階段,才需要用到。我們如果不學習一點中醫知識,就很容易過早使用這些寒涼藥,而導致寒邪被遏制在心肺間,并且傷到了陽氣,尤其是脾胃之陽氣,給以后留下一些遷延難愈的后遺癥:
比如心陽不足而致心慌心悸、肺中有寒而致久咳不止、脾胃虛弱而致水濕不化等。只要看看新冠的諸多后遺癥,就知道不恰當服用寒涼藥的后果是多么嚴重了。
第四階段:
經過治療,熱邪已經基本清除,只剩一點外邪殘余在口鼻處,善后工作很重要!
此階段表現為:鼻音重,流清鼻涕,很多人會持續咳嗽一段時間,其余的癥狀都不明顯了。此時要注意清除余邪,防止死灰復燃,不需要再依賴藥物,而是要扶助身體的正氣,一方面彌補前面幾個階段損失的陰液和陽氣,另一方面要將氣血陰陽恢復到平衡狀態。
建議用小米粥、山藥水等扶助正氣,用烏梅湯、梨、麥冬等滋補陰液,用蘇葉陳皮水(鼻涕、痰偏清),或薄荷甘草茶(鼻涕、痰偏黃)驅除殘余的一點點外邪。
注意清淡飲食,尤其不要喝雞湯!不要認為病后要滋補,此時滋補會讓余邪纏綿不去,形成慢性病,如慢性鼻炎、慢性氣管炎等。
有輕微咳嗽遷延難愈的,還是要辯證施治,而不是盲目吃藥止咳。具體如何辯證用藥,我們將在咳嗽的篇章里詳細闡述,望各位認真對待!
溫馨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