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關系和諧,是家庭興旺根基。除了夫妻關系外,與小孩子的關系,也十分重要。不可以聽之任之,隨心所欲。
孩子教育問題,是一項系統工程。家庭傳統文化,在不經意間,無不受其影響。家庭文化脈絡,應該經常梳理。
幾千年文明史,恩澤當今現實社會。家庭傳統文化,差異化繼承,演繹出百態人生。別怪罪客觀,別歸結于時代。
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生子打地洞。從家庭教育環境角度,說明家庭示范的重要性。有樣學樣,父母雙親是榜樣。
生物夸界比較,雖然有點欠科學。但是形象表明,為人父母言行,需要人文支撐。古人很多概括,可以為今所用。
今天的隨筆,說說古人教子七不責。尊循傳統中,融入個人思考,與朋友們分享。在共勉中探索,揚棄中繼承。
一、對眾不責。不在大庭廣眾之下,隨意責備孩子,以免使其變得膽小懦弱,失去對人信任,無謂產生自卑。
孩子作為自然人,需要養成獨立性格。完整的人格,應當正常維護,平時加以尊重。需要父母親,正確引領。
二、愧悔不責。每當孩子認識到錯誤,開始感到慚愧和后悔,應該停止繼續責備。過度呵斥,影響孩子抗挫能力。
父母親的責備,需要把握一個分寸。允許孩子犯錯,不斷糾錯過程中,接受挫折教育。知恥而后勇,突顯堅韌不拔。
三、暮夜不責。睡前不要責備孩子,以免帶著情緒上床,要么造成夜不能寐,要么噩夢連連,造成孩子身心傷害。
既然已經犯錯,不能在犯困時候呵斥。晚上睡覺時間,孩子不僅休息,還長身體。注意責備時點,有助孩子生長。
四、飲食不責。吃飯的時候,不要責備孩子,以免導致心理上,懼怕與家人共餐。避免形成就餐自閉,甚至厭食。
吃飯時間,家庭成員接觸最密集。一日三餐,負面情緒碰撞,影響孩子健康成長。就餐環境,需要保持舒適度。
五、歡慶不責。孩子特別高興之時,不要責備。情緒大起大落,炎夏一下子掉入冰窖。傷害程度,超過普通不愉快。
喜事臨門歡慶,大家開開心心。對孩子一頓呵斥,如同當頭一棒,傷害可見一斑。孩子心理扭曲,往往父母造成。
六、悲憂不責。孩子憂傷時候,負面情緒占主導,容易造成失控,切忌火上澆油責備。否則引來爭吵,得不償失。
孩子也是肉長,七情六欲避不開。講究方式方法,選擇正常時點,一定會出奇效。不可以雪上加霜,遇困添堵。
七、疾病不責。孩子生病時候,生理上痛苦,加上心理上脆弱,避免此時責備。無奈的思緒加重,容易走極端。
月有陰晴圓缺,人有旦夕禍福。孩子無助的時候,需求更多的關愛,更多的陪伴。家庭是港灣,大愛能拂平一切。
俗夫 2021年4月16日隨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