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芯芯翻閱了不少交通事故,發現其中不少都是駕駛時的盲區導致的,所以小芯芯整理出了這7大盲區,車主們要好好看記小本本哦!
1、A柱盲區
A柱,指的是前擋風玻璃左右兩側的支撐體,當汽車在經過路口和彎道時,駕駛員的視線會受到其遮擋而造成一個小范圍的盲區。當路口突然有車沖出時,往往很難避險。
應對方法:在進入路口前,提前降低車速,并觀察四周以確認是否有行人或車輛。
2、后視鏡盲區
汽車一共有三個后視鏡,左、中、右,當側后方汽車處于左右車道,且車頭處于前車B柱與C柱之間的位置時,就會恰好避開所有的后視鏡視野,形成一個小范圍的盲區。當前車此時左轉或右轉時,就會因為看不到轉向車道的來車而形成危險。由于這種情形更多出現在寬闊的路面上,所以也稱為“寬車道陷阱”。
應對方法:變道提前開啟轉向燈,在轉向過程中要時刻關注后視鏡有無車輛,是否正在減速。
3、車身盲區
我國的汽車駕駛座在左邊,因此左側的盲區很小,而右側則存在著4米左右的盲區。車輛在靜止時前后也存在著盲區,尤其是后方盲區在6米以上,一旦啟動時沒有仔細觀察車身周圍情況,就可能釀成悲劇。
應對方法:上車前環視一周,清除障礙物,有條件的汽車建議加裝倒車影像。
4、內輪差盲區
內輪差是指車輛轉彎時,前內輪與后內輪存在著轉彎半徑差,這個區域便是一個盲區,尤其車身越長盲區的范圍就越大,從而導致駕駛員誤判。
應對方法:內輪差是客觀存在的,駕駛員在轉彎時要盡量轉大彎,并且降低車速,緊盯后視鏡。
5、超車盲區
超車的盲區主要來自于前車的遮擋,以及對向來車的情況不明。比如說,對向來車的后方有車輛突然超車,前車突然減速等等。通常這種盲區形成時,各方的車速較快,可供避險的空間有限,所以危險性較大。
應對方法:超車前應該先與前車拉開距離,車頭偏左觀察對面車輛情況,打轉向燈再超車。
6、前方停車盲區
如果前方是人行橫道,或者路邊有停放的車輛,比如公交車進站,那么就需要格外小心,一旦下車的行人從車頭前方沖到馬路中間,很容易發生危險,即便能夠急剎避免撞上人群,也可能造成后車追尾。
應對方法:發現這種盲區時,一定要減速并且盡量拉開與路邊的距離,如果處于跟車狀態,需要與前車保持車距,防止前車急剎。
7、山路盲區
在狹窄的山路行駛時,彎道會特別多,有些還是連續的S彎。由于一方有山體的阻隔,視野完全被阻擋,因此無法判定彎道另一側的路況,相當于被蒙上了眼睛。因為這種盲區的范圍很大,且山路開車的危險性極高,所以山路盲區是所有盲區中最為危險的。
應對方法:鳴笛減速,不要變道,不要占用對向車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