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陵太守蒯越及東曹掾傅巽等勸劉琮降操,曰:“逆順有大體,強弱有定勢。 以人臣而拒人主,逆道也;以新造之楚而御中國,必危也;以劉備而敵曹公,不當也。 三者皆短,將何以待敵?且將軍自料何如劉備?若備不足御曹公,則雖全楚不能以自存也;若足御曹公,則備不為將軍下也。”琮從之。
逆順有大體,強弱有定勢。以人臣而拒人主,逆道也。
今肅迎操,操當以肅還付鄉黨,品其名位,猶不失下曹從事,乘犢車,從吏卒,交游士林,累官故不失州郡也。將軍迎操,欲安所歸?
琮曰:“今與諸君據全楚之地,守先君之業,以觀天下,何為不可乎?
以新造之楚而御中國,必危也。
以劉備而敵曹公,不當也。
亮曰:“豫州軍雖敗于長坂,今戰士還者及關羽水軍精甲萬人,劉琦合江夏戰士亦不下萬人。
《三國志》:文聘字仲業,南陽宛人也,為劉表大將,使御北方。
周瑜赤壁之戰前說:彼所將中國人不過十五六萬,且已久疲;所得表眾亦極七八萬耳,尚懷狐疑。
肅請得奉命吊表二子,并慰勞其軍中用事者,及說備使撫表眾,同心一意,共治曹操,備必喜而從命。如其克諧,天下可定也。今不速往,恐為操所先。
權即遣肅行。到夏口,聞操已向荊州,晨夜兼道,比至南郡,而琮已降,備南走,肅徑迎之,與備會于當陽長坂。
曹操進軍江陵,以劉琮為青州刺史,封列侯,并蒯越等,侯者凡十五人。 釋韓嵩之囚,待以交友之禮,使條品州人優劣,皆擢而用之。以嵩為大鴻臚,蒯越為光祿勛,劉先為尚書,鄧羲為侍中。
劉琮將王威說琮曰:“曹操聞將軍既降,劉備已走,必懈弛無備,輕先單進。 若給威奇兵數千,徼之于險,操可獲也。獲操,即威震四海,非徒保守今日而已。”琮不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