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
大宗商品系列報告
DUANBAOGAO
大豆行業(yè)發(fā)展分析短報告
近兩個月來,隨著新季大豆的上市,大豆價格持續(xù)高漲,高點不斷刷新。多種因素的影響下,國內大豆連續(xù)上漲近兩個月,進口大豆價格也保持著強勢。
1. 國內大豆種植面積減少
大豆種植面積是近兩年市場關注的焦點。尤其去年玉米價格大幅上漲,帶動農戶轉而種植玉米的積極性較高,所以今年大豆種植面積減少已成定局,結合農村農業(yè)部5月份的供需平衡報告數據,大豆種植面積預測減少超500多千公頃,種植面積減少,是大豆瘋狂上漲的主要因素。
2. 美國天氣影響,進口量減少
9月份馬上進入美國大豆收割季,此時遭遇颶風襲擊,洪水和大風造成農田被淹沒,其中大豆產量和質量均受到嚴重影響。颶風除了對農作物產量影響之外,對港口也造成了破壞,收割季來臨,港口的停滯對美國大豆等農產品出口產生影響。而此時我國進口大豆主要依賴美國大豆,美豆的出口受阻加劇了國內大豆的緊缺格局。
3. USDA報告大豆產量下修
美國新季大豆產量預估值較上月下滑,也就是美豆有減產的跡象,而此前市場預計美豆的產量將會有增加,導致美豆跌勢兇猛,美豆減產的可能性提振了美豆的走勢,國內大豆也跟隨美豆繼續(xù)上漲。
大豆行業(yè)發(fā)展分析
1. 價格現狀
今年新季大豆上市以來,價格不斷上漲,刷新了近10年來的新高。目前大豆平均價格接近5500元/噸,相比2019年漲幅超過50%。產地黑龍江黑河三等國產大豆價格接近6000元/噸,山東地區(qū)進口大豆價格最高時達到4700元/噸。目前大豆價格整體來看很強勢,需謹防回調的風險。
數據來源:前瞻網
2. 供需(產業(yè)鏈)關系分析
1) 大豆國內供應量減少
我國的國產大豆種植面積今年有所縮減,同時由于技術上的不足,單產水平、出油率及蛋白率等都遠遠低于美國,在國際上沒有競爭優(yōu)勢;另外,大豆和玉米在種植區(qū)域上屬于競爭關系,近年來農戶對于玉米的種植積極性較高,再加上去年玉米價格優(yōu)勢明顯,今年大豆種植面積減少已成定局,農業(yè)農村部預計今年大豆的種植面積為9347千公頃,較上一年度減少500多千公頃,減少幅度5%。產量方面,雖然單產水平預計有小幅提高,但總產量仍減少約100萬噸。
2) 美國巴西大豆產量維持高位,出口量也有增無減
我國大豆的供給80%依賴進口,而大豆的外圍市場主要包括美國、巴西和阿根廷。根據美國農業(yè)部公布的數據來看,巴西的大豆產量和出口量保持穩(wěn)定的增長趨勢,美國的出口優(yōu)勢和產量優(yōu)勢先后被巴西趕超,尤其美豆的出口,近年來有下降的趨勢。外圍市場的大豆供應量整體來看還是比較寬松的。
現階段美豆收割基本結束,市場開始關注美豆的出口需求和南美大豆生產。我國是全球最大的大豆進口國,現階段我國增加了巴西大豆的進口而減少了美國大豆的進口,導致美豆價格低迷。巴西大豆當前正處于播種季節(jié),目前天氣情況良好,播種進度較快,明顯高于往年水平,提前上市的概率增加,外圍市場大豆產量前景保持樂觀。
3) 豆油需求不斷增加,豆粕消費相對穩(wěn)定
大豆的主要用處是用來榨油,其產出品就是豆油和豆粕。豆油的主要消費是用來直接炒菜,其次是用來制作人造奶油,蛋黃醬等,這兩部分消費占豆油消費的80%以上。而豆粕的消費主要是用來制作飼料喂養(yǎng)牲畜,其中家禽需求占50%以上,生豬需求占不到30%。但由于生豬有豬周期,所以豆粕的需求變化受生豬行業(yè)的影響更大。
農村農業(yè)部的近三年預測數據來看,豆油的消費呈現穩(wěn)中上漲,然后再次平穩(wěn)的趨勢,近年來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豆油的消費也不斷的刷新歷史高點,同時豆油的價格也保持著震蕩上漲的趨勢 。另外從豆粕和豆油的價格關系我們發(fā)現,豆油的需求量更大,而豆粕只是作為大豆壓榨生產豆油的附加產品,其消費情況相對平穩(wěn)。
3. 政策分析
國儲托市上調收購價格
11月22日,中儲糧網發(fā)布了新一輪大豆購銷雙向競價交易的公告,數量為68161噸,這場拍賣中儲糧將陳豆拍賣底價和新豆還糧價均大幅上調,分別為6130~6150元/噸、6280~6300元/噸,比11月10日、15日、19日的競價交易上調幅度達到270~330元/噸。
10月26日起,國儲以2.975元/斤和2.99元/斤的價格掛牌入市收購,11月22日,第二次將國標三等及以上新季大豆篩糧收購價上調3.15元/斤,期間已經以3.10元/斤、3.13元/斤、3.15元/斤的合同協議價私下收購。
10月份以來,大豆價格不斷上漲,目前漲勢放緩或有回調,國儲的這兩番動作,給人氣漸弱的大豆市場帶來提振,大豆價格短期內或將維持高位。
4. 特殊行情分析
我國大豆嚴重依賴進口,所以受外匯變化的影響較大。正常情況下,美元指數和美元對人民幣牌價的變化趨勢是相同方向的,而今年的情況卻有不同,2021年5月份,在全球其他國家受疫情影響經濟下滑導致貨幣貶值的情況下,美元指數觸底反彈,而實際上美國同樣在飽受疫情的影響,只是程度不同而已。中國在疫情控制方面率先起到了很好的成果,同時經濟情況開始逐漸恢復,所以美元兌人民幣不僅沒有升值,反而在9月份左右出現了大幅度的貶值。美元指數和美元兌人民幣牌價走勢背離的情況有望持續(xù),將導致我國進口大豆的價格越來越便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