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過這樣的困惑,想要獲得減脂方面的飲食建議,可是網上鋪天蓋地的都是:“多吃這個東西,少吃那個東西,吃飯要吃8分飽...”
每當看到這樣的消息,小蜜都想發出直擊靈魂的拷問:到底少吃多少是少吃,多吃多少是多吃?七分飽又是多飽啊啊啊啊???
實際上,大部分人不知道自己的身體需要多少營養,不知道應該吃多少東西,甚至都沒有一個“量”的概念!不知“量”,自然很可能會過量,尤其是在有能力獲得足夠的量之后,當這些“量”無法消化,就造成肥胖。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營養與食品安全所研究員楊月欣告誡道:“如果一個正常體格的人每天多攝取50千卡的能量,即每天多吃5個餃子或四分之一個饅頭,一年后便會受肥胖之擾。”
所以說,減脂第一步就是:量化你的飲食!
每天攝入谷薯類食物 250~400 克
每天攝入谷類食物 250~400 克,其中全谷物和雜豆類 50~150 克,薯類 50~100 克。除全谷物食物外,特別強調要攝入雜豆類食物(紅豆、綠豆、蕓豆、鷹嘴豆等非大豆類的豆子)。
很多人對粗糧的感覺是口感不好,煮飯時放一把谷薯類比如小麥、燕麥、地瓜在米中,出鍋前再撒一點芝麻粒,好吃還營養多樣。但是,對于不少超市里熱銷的五谷雜糧粉,并不如直接吃五谷雜糧好,尤其是對血糖高的人。五谷雜糧磨成粉后,升糖指數升高了,血糖高的人不適合吃。
保證每天攝入 200~350 克新鮮水果
果汁不能代替鮮果。水果榨汁吃和直接吃完整新鮮水果的作用不同,水果榨汁損失絕大多數膳食纖維,失去良好的飽腹感,血糖上升快;水果打漿吃損失絕大多數維生素C和大部分多酚類抗氧化物質,也影響其發揮保健作用。
成人每天吃蔬菜300克至500克
人們也許知道應多吃菜,但到底要吃多少?不少人就靠自我感覺。《中國居民膳食指南》提出,成人每天吃蔬菜300克至500克,其中深色蔬菜占一半。因為深色蔬菜的營養價值要高于淺色蔬菜。深色蔬菜包括深綠色蔬菜,如菠菜、油菜、芹菜葉、空心菜、西蘭花、韭菜等,紅色蔬菜如西紅柿、胡蘿卜、南瓜等,以及紫甘藍、紅莧菜等紫紅色蔬菜也屬于深色蔬菜。
在日常飲食中,不要長期只吃幾種菜,應每天多變換花樣,品種要多,簡便又有營養的辦法不妨多做大燴菜。
每人每天烹調油別超過25克至30克
生活中不少人都習慣炒菜多放些油,這樣吃著才香,有滋味,不知不覺油水過大了。《中國居民膳食指南》建議,烹調油攝入量應控制在每人每天不超過25克至30克。
一個人在每天平均動物性食品(肉、魚、蛋、禽)的攝入量達到150克的情況下,油的食用量最好控制在20克左右,也就是說一人一個月消耗的油大約為600克。如果飲食以素菜為主,可以適量增加。烹調食物時不用烹調油或少用油,如蒸、煮、燉、拌等方法,少用油炸、油煎等烹飪方法,養成少用油的習慣。
足量飲水,成年人每天 7~8 杯(1500~1700 ml)
鼓勵喝白開水和茶水,不喝或少喝含糖飲料。
過多攝入添加糖可增加齲齒和超重發生的風險,推薦每天攝入糖不超過50克,最好控制在25克以下。至于酒,兒童少年、孕婦、乳母不應飲酒,成人如飲酒,一天飲酒的酒精量男性不超過25克,女性不超過15克。
看了上面這些,我總算弄明白了飲食量化的重要性,可是問題又來了...難道我吃飯時每種食材都要拿秤秤嗎?
別著急,營養學家發明了一種方法,只要每個人伸出自己的手,就能知道哪類的食物一天可以吃多少!
這么神奇?快跟小蜜一起來看看吧!
堅果堅果:一個手掌心。
堅果和植物種子是優質零食,既可增強飽腹感,又富含有益心臟健康的不飽和脂肪。但是堅果或植物種子含熱量較高,每天攝入量應控制在30克以內,大約為一個手掌心大小。
魚肉魚:一整只手。
每天吃魚蝦等海產品的量應為40~75克,每周最好能吃兩次三文魚、鯖魚和沙丁魚等深海魚。
主食主食:一拳頭谷類+一拳頭薯類或雜豆。
每天主食的攝入量應為250克~400克,其中粗糧的量最好占主食總量的1/3,這對于預防慢病、控制體重都有好處。
肉類肉類:一個手掌心。
每天攝入肉類的量應控制在手掌心(不包括手指)大小,大約40~75克。每周紅肉的總攝入量最好不超過500克。
水果水果:一捧。每天吃水果的量應為200~350克,大約是一個中等大小蘋果的量,或者一捧漿果的量。
奶酪奶酪:兩個大拇指。每天奶酪的攝入量應控制在兩個拇指大小,約30克,這能滿足鈣日需求量的1/3。
蔬菜蔬菜:一個拳頭+一大捧。
每天吃蔬菜的量應為300~500克,大約相當于1個拳頭的塊莖類蔬菜加上一大捧葉菜類。需要提醒的是,每天吃蔬菜的品種和顏色最好多樣,這樣能獲得更全面的營養。
蛋糕蛋糕:兩根手指。每天可以吃與兩根手指長寬相當的一塊蛋糕,含熱量大約為185千卡。
用手測量食物量的方法你學會了嗎?
微信搜索“瘦蜜”,獲取免費減脂食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