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現(xiàn)代寓言體小說《母豬女郎》是法國女作家瑪麗?達里厄塞克的代表作。達里厄塞克以第一人稱獨特的視角對生活在資本主義父權制社會中一個妙齡女郎的生活、工作、愛情等方面做了詳細的解讀。小說中的女主人公為了擺脫自己悲慘的命運,進行了不懈的努力與抗爭。文章將用女性主義的分析方法對女郎的生存悲劇進行解讀,描寫女郎在父權制社會中的真實生活狀況,表達出女郎自己獨特的女性意識和反抗精神。
關鍵詞:《母豬女郎》 女性意識 反抗 覺醒
法國女作家瑪麗?達里厄塞克的處女作《母豬女郎》,一問世便獲得了巨大的成功。達里厄塞克曾十分關注女性的權利甚至自我標榜道:“我是個女權主義者,參加過反墮胎法運動,為了這個也在努力寫作。”達里厄塞克在作品中為我們描述了一位純潔得像花一樣的女孩,在喪失了自己的身份并且為生活所迫以自己性感的身體做交易后,異化成“豬”的情況下,仍選擇了奮起反抗的女性形象。雖然她反抗的方式很慘烈,但有一點是很確切的:她的女性主義思想正在覺醒。本文將通過對女郎的人生經歷與女性思想進行分析,并將她的女性思想的覺醒展現(xiàn)出來,從而達到真正認識《母豬女郎》所折射出的現(xiàn)代女性的生存困境的目的。
一、女性的覺醒
社會心理學家認為:“人的主體意識是一個不斷覺醒的過程,這種覺醒首先通過愛情婚姻表現(xiàn)出來,意味著人們對終身伴侶的自由選擇,對自我行為的自由支配。”《母豬女郎》向我們控訴了一個血淋淋的事實:女人要想在這個社會中有地位、有尊嚴地活著,舉步維艱。雖然如此,但我們也看到了她的主體意識和情感要求。
波伏娃(Simonede Beauvoir)在他的《第二性》(The Second Sex)中講道:“一個人并不是生而為女性而是變成女性的。”這里所謂的“生”指社會的、文化的、政治的背景等等所構成的生存環(huán)境。在男權制社會中,“女人在看待她自己和作用選擇時不是根據(jù)她的真實本性而是根據(jù)男人對她的規(guī)定”,換言之,“生”的決定權并不在女性手中而是在男性的規(guī)章制度中。就像盧梭曾在《愛彌兒》中所說:“男人和女人是為對方而存在的,然而他們的相互依賴性是不平等的。沒有女人,男人仍然存在,沒有了男人,女人的存在便有問題。女人依靠男人的感覺而活,依靠男人對她們的獎賞而活,依靠男人對她們的吸引力、對她們的美德所設定的價值而活。女人一生的教育都應該依照和男人的相對關系而計劃,女人要取悅男人,要貢獻給男人,要贏得男人的愛和尊重,要哺育男人,要照顧男人,要安慰、勸慰男人,并要使男人的生活甜蜜且愉悅。”
一個女性被男性們冠以“漂亮”“性感”“妙齡”的稱號,并且在這個男權社會中也只能依靠這些女性特征來尋求一份工作,“連鎖店老板摟著我,讓我坐在他的膝蓋上,一手捏著我右邊的乳房,顯然覺得它很有彈性。在我的那個年齡,男人們都覺得我很有彈性”。“男顧客們喜歡這樣,他們都說我純潔得不得了。我變得驕傲了,我的意思是說我為自己感到驕傲。”在這樣的社會環(huán)境中,女郎別無選擇只能用自己的身體賺錢,因為“男顧客們”喜歡這樣。女郎甚至在愛情中也同樣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當她的身體變形后,男友便開始厭惡她,嫌她睡覺時的呼嚕聲而開始跟她分居,甚至把她推進水里,任由一群男童欺侮她,最后又將她趕出家門。可見,在資本主義男權制社會中,女人是以商品價值而非“人”的價值被衡量的。雖然這種生活方式不是女郎所想要,但是她仍然盡最大的努力去生活,努力去工作,通過自己辛勤的勞動來賺取她想要的一切,比如化妝品、房租等等。當她的身體變形后遭到了各種歧視與謾罵,男人甚至用殘忍的手段來驅逐她,當女郎看到奧諾雷把她的東西全都扔在了樓梯的平臺上,還有化妝品、衣服以及白罩衫和她穿過的灰褲子時,她很是憤怒;當在街上行走,結果來了一大群人,有女人、嬰兒,還有一個警察并且都認為她“怪物”,并拔出手槍想要她的命的時候,她絕望了;當她害怕失去自己,就像失去伊萬一樣,甚至到達聽天由命的地步,只要有生命力就夠了時,她萬分的痛苦。而這些都讓女郎意識到了:她自己就是人們心目中所認為的牲口,根本不是人,甚至連個女人都不算,為此她感到了絕望。她很清楚地知道,她想要的自由、尊重、獨立再也沒有了可能性,同時,她也意識到了自己應該逃離這里,在這里她沒有自由、沒有生存的權利甚至連享受陽光的權利都沒有,她的人的意識尤其是女性意識開始覺醒了。
二、女郎的反抗
一百多年前英國著名女作家弗吉尼亞?伍爾夫在她的著作《一間自己的房間》中寫到:“一個女人如果想要寫小說,就必須有錢,以及一間自己的屋子。”一百年之后,女人擁有了屬于自己的屋子,并且有了屬于自己的零用錢和時間,可是她們的社會地位仍然沒有改觀。究其原因,雖然女性地位較過去有了極大的進步,但是兩性之間沿襲了數(shù)個世紀的父權制的秩序并沒有本質上的改變,女人依然還是作為男人的附屬品出現(xiàn)的。這正如伍爾夫所說的:“他們像一群看客,圍在賽馬場的木障邊鼓噪,她必須奮力越過木障,絕不分心環(huán)顧左右。如果停下來咒罵,你會輸?shù)簟q豫或動搖,你都輸定了。”可見要改變這種局面,除了進行不懈的反抗外,別無他法。女郎正是意識到這一點,于是便開始了她的反抗之路。
經濟的獨立是人格獨立的基礎,也是平等愛情和美滿婚姻的基礎。經濟獨立象征著女性自我和主體性的建立,是女性獲得尊嚴的前提。因此女郎一直在追求自己在經濟上的獨立。盡管隨時都會面臨失業(yè),女郎仍然還是選擇出去工作。但是非人的生活使她從一個健康美麗的女郎變成了一頭遭人唾棄的母豬;從無家可歸到鉆陰溝,最后躲進人跡罕至的森林深處,離開人群。她用積極的生活態(tài)度努力地適應這一切。在陰溝里住,在野草堆里亂滾尋找食物,和野豬同吃同住,她的一切行為只因為她有一個念想:她要活著!對生命的渴望使她服從于她的生理需求:去吃、去喝、去睡、甚至去愛!變成豬后的她,沒有了工作壓力,也沒有了各種束縛,她可以盡情地享受著這一切。雖然越來越接近豬的習性,喜歡吃腐爛的樹葉、果皮,喜歡滾臟水坑,甚至與狼人相愛!在愛情里的反抗,其核心思想是平等。無論男女,無高低貴賤之分,甚至無主宰者和順從者之分,一律平等。女郎異化后她的地位是十分卑微的,在世人的眼中,她是骯臟、下賤的,然而在與她一樣異化成為狼人的伊萬那里,他倆地位平等,沒有高低貴賤之分,有的只是相互扶持、彼此愛戀。女郎在愛情里的反抗,讓她在豬的世界里快樂自由幸福得活著!
當她作為豬而活著的權利也被人類剝奪了的時候,便開了對社會的反抗。母親的出賣,使得動物保護協(xié)會殺死了她的愛人――狼人伊萬,接著,她也被送往屠宰場。途中母豬跳下了卡車,逃進了陰溝,想方設法殺死《你唯一所想的人》的節(jié)目主持人,最后混進了母親的豬圈里。當母親決定把這多余的“豬”賣掉時,她做出了一個驚人的舉動。“我準備決一死戰(zhàn),母親不單是個兇手,而且還是個盜賊,她要殺掉一頭不屬于她的豬。我露出了牙齒,香水店老板開起玩笑來,用繩子向我頭頂甩來。我想起了跟伊萬在一起的最后情景,這情景充滿我的神經、我的肚子和我的肌肉,我的整個身子都站了起來,由于仇恨,由于害怕,我不知道,也許是由于我對伊萬所有的愛。老板的臉變得鐵青,他顫抖著從口袋里掏出手槍,我把槍從他手里奪過來,開了兩槍,第一槍打他,第二槍打我母親。”母豬女郎最后做出的反抗與其說是出于對伊萬的愛,不如說是對人性惡的反抗。生活的荒誕,人性的淪喪,親情的缺失,使她毫不猶豫地把槍指向了自己的親生母親,并從這種痛苦的生活中解脫出來,她在精神上的到了重生。她更意識到了自由和自己作為人存在的重要性,她真的做到了。她用最后的兩槍向世人宣布:在黑暗的西方資本主義社會里,唯有反抗才能獲得生存的權利,獲得生活的自由和尊嚴。
達里厄塞克的《母豬女郎》是一部女性思想覺醒的文學作品。女郎異化為一只可憐而又可愛的母豬,并非是異想天開,而是對西方資本主義社會人的生存困境的深刻把握和藝術加工,更加揭示了造成這種悲劇的并不是女性本身,而是父權制社會對人性尤其是社會底層勞動女性的摧殘以及社會的黑暗所致。而正是在這種生存困境的逼迫下,女性為了爭取生存的自由和尊嚴只能進行不懈的反抗。作者也正是通過女郎由覺醒到抗爭這樣一個過程,而發(fā)出了反對男權統(tǒng)治的吶喊。
參考文獻:
[1] 瑪麗?達里厄塞克.母豬女郎[M].肖越譯.深圳:海天出版社,1998.
[2] [英]伍爾夫(Woolf,V.).一間自己的房間[M].田翔譯.沈陽:遼寧教育出版社,1990.
[3] 張京媛.當代女性主義文學批評[C].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2.
[4] [法]西蒙娜?德?波伏娃.第二性[M].陶鐵柱譯.北京:中國書籍出版社,1988.
[5] 劉霓.西方女性學――起源、內涵與發(fā)展[M].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1.
[6] 李銀河.婦女:最漫長的革命――當代西方女權主義理論精選[M].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lián)出版社,1997.
[7] 杜芳琴,王向賢.婦女與社會性別研究在中國[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
[8] 張巖冰.女性主義文論[M].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1988.
[9] 樂黛云.絕色霜楓[M].南昌:百花洲文藝出版社,2000.
[10] 陳敏.達里厄塞克反傳統(tǒng)異化視角[J].山東外語教學,200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