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脈:“龍”的名稱代表山脈的走向,起伏,轉折,變化。因此,就像龍一樣變化多端,故以“龍”稱之。
龍脈其實乃為山的脈絡,而尋龍首,首先應該尋祖宗,父母的山脈。
祖宗山就是山的出處,群山起源之外。
父母山就是山脈的入首處。
“砂”指周圍的山,砂水相依,方是好風水,風水中最強調“藏風聚氣”“山環水抱”,這就要求“砂”蓬礡有擔當,“水”要縈紆有節度,如此,才能形成藏風納氣的古葬格局。
砂也有分別,穴前兩側是“待砂”能擋住惡風,
擁抱龍脈的是“衛砂”能抵御外風,增強內氣。
在穴前環繞相抱的是“迎砂”
穴前特立獨聳的是“朝砂”
風水講求砂的宏觀布局,“砂”的排列要層層疊疊,前后有序,“砂”腳有潺潺流水,方為好砂。
古語有三年尋龍,十年點穴的說法。點穴是相地風水中最關鍵的一環,看過龍脈和明堂后,就要“點穴”。穴位吉地中最突出的那個點,風水學認為,點穴的關鍵是“綜合考慮龍、砂、水的方位后,準確的找出一個點,能使生氣進,死氣出。
點穴先要龍真,看地重在擇穴,龍真才能找到真穴。
看龍虎明堂,羅城水口是否有威風排場,山水相依多為真,山水相背都為假。
點穴還需要考慮氣,不能聚氣的山最好不要點穴,而穴還與龍脈,土質等相關,要在進行全方位考察后,才能設定它的方位和深淺。
陰宅所說的“明堂”是穴前之地,最好是群山聚繞,眾水朝貢,才能生氣聚合。
明堂有內明堂和外明堂之分,也稱大小明堂,
穴前是小明堂
案山是大明堂
小明堂若是寬窄適中,方圓合格,無流泉直沖,則為最好。
大明堂則不可狹窄,四山環繞而沒有空缺,有水縈繞,則為最好。
凡大富大貴的墓地的,都兼大小明堂。
明堂又有吉格和兇格的區別,周密,朝覲,寬敞等明堂為吉,劫殺,反背,傾倒,礦業等明堂為兇。
所謂“水口”,就是在某一地區水流或水流出的地方,水口的范圍有大有小,從水入到水出,水所流經的地區就是水口的范圍,一般來說,水口范圍與富貴或成正比例,我國地勢西高東低,通常情況下,入水口多在西北,出水口多在西南。
了解水口,就不得不認識“水口砂”既水流去處的兩岸山峰,水口如果沒有“砂”。容易形成水勢直沖的局面,如水口有羅星,華表,悍門,北表,關砂等配列,則為水口砂的貴格。
朝和案都是山,離穴近,外形小的稱“案”。而離穴遠的稱“朝”。陰宅風水認為,近案可以使穴前周密,利于聚氣,而沒有生氣渙散的危險,而有朝山則有配對,不會太過于狹窄不通透。
所謂“朝案”其實講求的是封建社會的尊卑排場,一些達官貴人葬在突出的山上,山有案,如玉幾,橫琴,附庸風雅,山遠處有林立的朝山,如臣子,妻妾則愈發顯的穴中之人威儀四方。
倒杖是有關穴位放棺的準則,它要求安葬順應星辰脈絡,不違背氣理,使前后左右合乎天然,能夠順應生氣,排除死氣。
倒杖有很多種,主要有順杖,逆杖,縮杖,離杖,沒杖等。都是講如何處理穴位于來脈之間的關系。
擇時是陰宅風水的重要內容及環節,不僅要重視擇地而葬,還要重視擇時而葬,陰宅風水學認為,擇時可補缺地形的缺陷,符合堪輿二字的精髓。
堪是天道。
輿是地道。
天道與地道配合好,則要選好時間。
關于,擇時的方法很多,內容也很龐雜,都是依據陰陽,八卦,河洛,五行等學說而來,考慮天時地利,以便趨吉避兇,通過擇日,可以改變人的命運,使人丁興旺,財源滾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