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可卿,寧國府族長賈珍的兒媳,賈蓉之妻,也是在“太虛幻境”中警幻仙子的妹子,賈寶玉的夢中情人,主管人間風情月債。
她的存在,本來就有一定的“警幻”意味。警幻仙子之所以在夢中將秦可卿許配給賈寶玉,就是為了告訴賈寶玉,“道可道,非常道”——“情可情,非常情”,眼前讓他眼花繚亂欲罷不能的一切情愫都是假的,他應該早日走上正路。
秦可卿
秦可卿鮮艷嫵媚有似寶釵,風流裊娜又如黛玉,兼具釵黛之美,故乳名兼美。她在《紅樓夢》中所占篇幅較少,也是“金陵十二釵”中唯一一個一出場就已經病入膏肓的美女。她的臥房設置精美,且頗具情色意味,一出場就勾起了年僅十一歲左右的寶玉的情欲,也揭開了《紅樓夢》這一曲悲劇的序幕。
秦可卿和賈寶玉
“秦可卿淫喪天香樓本”是《脂硯齋重評石頭記》第十三回中的原有情節,后因畸笏叟建議,被曹雪芹刪去。 “甲戌本”十三回回末亦有朱筆眉批:“此回只十頁。因刪去天香樓一節,少卻四五頁也。”
《紅樓夢曲-好事終》亦表明秦可卿之死與賈府之敗有莫大關聯。寧國府對此亦負有重大責任。
秦可卿
畫梁春盡落香塵。擅風情,秉月貌,便是敗家的根本。箕裘頹墮皆從敬,家事消亡首罪寧。宿孽總因情!
寧國府族長賈珍,為了讓兒媳婦死后體面些,不僅在葬禮上大肆鋪張,還因此專程為兒子賈蓉捐了一個前程,只為那句榜文上的“世襲寧國公冢孫婦、防護內廷御前侍衛龍禁尉賈門秦氏恭人之喪”。其奢華程度,令人瞠目結舌。因為兒媳之死,他悲痛過度,如喪考妣,“因拄拐踱了進來。”自己不能夠顧得上料理,只好請鳳姐來料理秦可卿后事。
而在賈敬死后,“賈珍父子忙按禮換了兇服,在棺前俯伏,無奈自要理事,竟不能目不視物,耳不聞聲,少不得減些悲戚,好指揮眾人。”
兒媳婦死了哭得淚人一般不能料理,父親死后竟然這么鎮定。是因為賈珍太愛兒子賈蓉而對父親沒有太多感情嗎?
非也。
一次,賈母率領全家到清虛觀祈福,天氣炎熱,賈珍找賈蓉不著,忽見他躲在鐘樓里乘涼,便命令小廝啐他,還問他:”爺還不怕熱,哥兒怎么先乘涼去了?“賈蓉垂著手,一聲不敢說。
兒子的敬畏,老子的威嚴,足以說明賈珍對賈蓉的愛與其對父親賈敬一樣,浮于表面。
按理說,秦可卿死了,最該傷痛無比的應是賈蓉,畢竟秦可卿是他的妻子。
可是,秦可卿死后,婆婆尤氏“又犯了舊 疾,不能料理事務”,賈蓉也并無任何異常。
而一個名叫瑞珠的丫鬟反倒“見秦氏死了,他也觸柱而亡”。
全程心碎無比的只有公公,豈不令人納罕?
這足以證實,秦可卿之死,實非偶然。
我們再聯系焦大曾經罵過的“爬灰大爬灰,養小叔子的養小叔子”,其中的“爬灰”,說的就是賈珍和秦可卿的事兒。
而惜春也曾經在攆入畫的時候說過,“古人說得好,'善惡生死,父子不能有所勖助’……我只知道保得住我就夠了,不管你們。”又說:“不作狠心人,難得自了漢。我清清白白一個人,為什么給你們教壞了我!”大嫂子尤氏說她是心冷口冷心狠意狠的人。其實她只是為了和寧國府撇清關系罷了。
根據脂硯齋評語以及種種跡象推測,秦可卿與賈珍確實有亂倫關系。
秦可卿
明白了這些,再來理解秦可卿之所以在生病期間一天換四五次衣裳的原因,我們可以做出如下推測:
第一,秦可卿是個非常要強的人。
撇開女子會醫的禮數,該遵守的禮數她秦可卿即使生病了也一定要遵守這一點來說她要強也可以。但是,就從秦可卿聽說秦鐘在學堂和人打架,里頭還有一些不干不凈的話后,就思慮過度,病情加重看出來。我們來看,秦可卿可能聽到了什么話?
秦鐘和金榮打架,是因為金榮說秦鐘和香憐“貼燒餅”這樣的話。小孩子家,說起這話來自然沒那么多顧忌,畢竟那個時候的秦鐘也就十來歲的樣子。但秦可卿不同,身為寧國府長孫之妻,她可是非常要臉面的。倘若她心中正好有這么一個“心結”——迫不得已與公公亂倫,那這樣的話確實足以讓她夜不能寐的。她心里完全知道,倘若連金榮這樣的小孩子都混口說起這樣的話來,有可能外面知道這件事的人已經足夠多了。
秦可卿
第二,秦可卿自己的內心是非常痛苦的。
在和賈珍亂倫之后,秦可卿覺得自己十分骯臟,故而要用一遍遍地換衣服來洗脫自己身上的罪孽。就像尤二姐和尤三姐一樣,她們在和賈珍父子亂倫之后,也同樣有這種自責心理。
尤二姐將死之時,夢見自己的小妹對自己說:
“姐姐,你一生為人心癡意軟,終吃了這虧。休信那妒婦花言巧語,外作賢良,內藏奸狡,他發恨定要弄你一死方休。若妹子在世,斷不肯令你進來,即進來時,亦不容他這樣。此亦系理數應然,你我生前淫奔不才,使人家喪倫敗行,故有此報。你依我將此劍斬了那妒婦,一同歸至警幻案下,聽其發落。不然,你則白白的喪命,且無人憐惜。”
可尤二姐泣道:
“妹妹,我一生品行既虧,今日之報既系當然,何必又生殺戮之冤。隨我去忍耐。若天見憐,使我好了,豈不兩全。”
可見,在那個封建男權的年代,女子對于自己的貞潔看得比性命都重要,她們即使被迫與人亂倫,自己的內心也是始終無法釋懷的。
尤二姐和尤三姐如此,秦可卿亦是如此。
第三,秦可卿經常出汗,不換衣服實在無法見人。
在《紅樓夢》第十回中,“張太醫論病細窮源”的時候,張太醫就說過,“心氣虛而生火者,應現經期不調,夜間不寐。肝家血虧氣滯者,必然肋下疼脹,月信過期,心中發熱。肺經氣分太虛者, 頭目不時眩暈,寅卯間必然自汗,如坐舟中。脾土被肝木克制者,必然不思飲食,精神倦怠,四肢酸軟。”
因此秦可卿在患病期間必然是思慮過度,頭暈目眩,汗流浹背,如坐舟中的。在這種情況下,不換衣服一身酸臭,實在無法見人,更何況她那么要強的人。可是如果換了衣服,對于頭暈目眩的病人來說,無異于雪上加霜。更何況她還一天換四五次。這無疑是會加重其病情的。
秦可卿
秦可卿本出身低微,不過是個棄嬰。營繕郎秦業因當年無生育,便向養生堂抱養了她。按理說,以秦業的官職,無論如何也是沒有資格和高門顯宦的賈府聯姻的,更別說嫁給賈蓉當正頭妻子。可是她偏偏如此。還在荊棘如林的賈府獲得了上上下下的交口稱贊。這需要付出怎樣的代價?縱然她自己不說,別人也可以想象。
總之,秦可卿的一生,是悲情的一生,是紅顏薄命、身不由己的一生。我們可以說她跟公公亂倫不對,但亂倫的主要責任,則應該說賈珍。可是這個禍害了秦可卿、尤二姐和尤三姐等眾多女子的紈绔子弟的前程,卻直到賈府覆滅的時候才真正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