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羚翹解毒丸
功能與主治疏風清熱,解毒。用于風熱感冒,惡寒發熱,頭暈目眩,咳嗽,咽痛。流感、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扁桃體炎、痄腮見上述癥狀者可服用。
禁忌證 風寒感冒者不宜服用本藥。
組成 羚羊角,金銀花,連翹,薄荷,荊芥穗,淡豆豉,牛蒡子(炒),桔梗,淡竹葉,甘草。每丸9克。
用法用量口服。每次1丸,每日2~3次。其他劑型:①羚翹解毒丸(水丸)口服:每次5克,每日2~3次;②羚翹解毒丸(濃縮丸)口服:每次8丸,每日3次;③羚翹解毒顆粒(沖劑)每袋10克。開水沖服:每次10克,每日2~3次;④羚翹解毒片口服:每次4片,每日2次。
2、桑菊感冒片
功能與主治疏風清熱,宣肺止咳。用于風熱感冒初起,頭痛,咳嗽,口干,咽痛。感冒初起,某些急性熱性病初起見上述癥狀者可服用。
組成 桑葉,菊花,連翹,薄荷油,苦杏仁,桔梗,甘草,蘆根。每片0.5克。
用法用量口服。每次4~8片,每日2~3次,溫開水送服;7歲以上小兒服成人1/2量,3~7歲服成人1/3量。其他劑型:①桑菊感冒顆粒劑(沖劑)開水沖服:每次1~2袋,每日2~3次(糖尿病患者忌用此劑型);②桑菊感冒丸(濃縮丸)口服:每次25~30粒,每日2~3次;③桑菊感冒散每袋9克。口服:每次4.5克溫開水吞服,或一次9克用開水泡服,每日2~3次;④桑菊感冒糖漿每瓶100毫升。口服:每次15~20毫升,每日3次;⑤桑菊感冒合劑口服:每次15~20毫升,每日3次。用時搖勻。
忌黏膩葷腥,飲食宜清淡;偶可引起過敏反應,對本品有過敏癥狀者應停用。
3、銀翹解毒顆粒
功能與主治 辛涼解表,清熱解毒。用于風熱感冒,發熱頭痛,咳嗽,口干,咽喉疼痛。流感、急性扁桃體炎、上呼吸道感染、痄腮見上述癥狀亦可服用。
禁忌證 ①本品含蔗糖,糖尿病患者忌服此藥,可選用不含糖的其他劑型;②對本品(或組成成分)過敏者禁用。
組成 金銀花,連翹,薄荷,荊芥,淡豆豉,牛蒡子(炒),桔梗,淡竹葉,甘草。每袋15克。
用法用量 溫開水沖服:每次1袋,每日3次。其他劑型:①銀翹解毒片口服:每次4片,每日2~3次;②銀翹解毒丸(蜜丸)每丸9克。用蘆根湯或溫開水送服:每次1丸,每日2~3次;③銀翹解毒膠囊口服:每次4粒,每日2~3次;④銀翹解毒合劑口服:每次10毫升,每日3次。用時搖勻;⑤銀翹解毒丸(濃縮丸,每10丸重1.5克)口服:每次0.7~0.8克,每日3次。
偶可引起過敏反應,表現為蕁麻疹樣皮疹、多形性紅斑性藥疹、藥物性皮炎等。
4、銀柴顆粒
功能與主治 清熱,解表,止咳。用于風熱感冒,發熱咳嗽。
禁忌證 本品含蔗糖,糖尿病患者忌服。
組成 忍冬藤,蘆根,薄荷,柴胡,枇杷葉。每袋12克。
用法用量 用溫開水沖服:每次1袋,每日3~4次。銀柴合劑口服液:每次30~40毫升,每日4次。
5、柴胡口服液
功能與主治 解表退熱。用于風熱感冒,治療感冒發熱的同時其他癥狀也可得以好轉甚至消失,如上呼吸道感染、咽痛、頭痛、流涕、身乏等癥,尚有保肝、利膽、抗炎作用。
禁忌證 本品含蔗糖,糖尿病患者不宜服用。
組成 柴胡。每支10毫升。
用法用量 口服。每次10~20毫升,每日3次;7歲以上兒童服1/2量,3~7歲服1/3量。
6、板藍根顆粒
功能與主治 清熱解毒。用于風熱感冒,病毒性感冒、咽喉腫痛。
禁忌證 本品含蔗糖,糠尿病患者忌用,可服無糖型顆粒或片劑、膠囊劑。
組成 板藍根。每袋①5克,②10克。
用法用量 口服。每次5克,每日4次。其他劑型:①板藍根片口服:每次2~4片,每日3次;②板藍根糖漿口服:每次15毫升,每日3次(糖尿病患者不宜服用)。小兒酌減;③板藍根口服液口服:每次10毫升,每日4次(糖尿病患者不宜服用)。小兒酌減;④板藍根膠囊口服:每次4粒,每日4次。
7、雙黃連口服液
功能與主治 清熱解毒。用于風熱感冒,咳嗽,咽痛。
禁忌證 本品含蔗糖,糖尿病患者不宜服用。
組成 金銀花,黃芩,連翹。每支10毫升。
用法用量 口服。每次20毫升,每日3次;7歲以上兒童服1/2量,3~7歲服1/3量。其他劑型:①雙黃連顆粒(沖劑)開水沖服:每次10克,每日3次(糖尿病患者不宜服用);②雙黃連片每片0.5克。口服:每次4片,每日3次。小兒酌減或遵醫囑;③雙黃連糖漿每瓶100毫升。口服:每次20毫升,每日3次。小兒酌減或遵醫囑;④雙黃連氣霧劑每瓶6毫升。振搖均勻后,口腔吸入。每日1~2支,間隔0.5小時吸入一次,每次吸入10~15噴;兒童每次吸入5噴或遵醫囑;⑤雙黃連膠囊;⑥雙黃連口含片;⑦雙黃連咀嚼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