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心理C證第二日培訓之(上)
———中小學教師職業壓力調適和情緒管理
今日培訓,怕沒有車位,早早來到會場,離九點開始還有半個小時,便拿出《正面管教》繼續閱讀。過了一會兒,人陸陸續續地多起來了,經過壯觀的掃碼簽到后,開始了心理C證的第二天培訓。
第一天培訓的時候,市實驗二小的戴雅麗老師就預告了今日來的是她的學哥,是一位理論和實踐都很棒的老師。想著戴老師介紹的應該沒錯,帶著這樣的期待,靜靜等待著這位老師。乍一看,感覺是很內斂、很斯文的人,講課完才了解是一位非常風趣幽默的人,人真的不可貌相啊。廖傳景,溫州大學心理學教授,研究生導師,是一位經驗豐富的心理學老師。他說今天培訓分為兩塊,早上分享的是中小學教師職業壓力調適和情緒管理,下午專講中小學生常見心理問題及輔導。
廖老師直接從最近發生的社會新聞開場,打開新聞視頻,看到一位女老師因一些教學問題與同事有了爭執,最終自殺以證清白和一位男老師課堂上間歇性精神病發作,用自帶的鋼筋條當堂打死了一名女學生并拋下樓的事件,看到那位受害女生的母親抽噎著說“我在家里燒了飯等她放學回來吃,我把孩子送到學校是受教育的,不是來送死的”,那一刻會場鴉雀無聲,很多女老師連我在內都抹了抹眼睛,男老師都抬頭仰望天空,那一刻我們的心情都很沉重,很難想象我們的同行會發生這樣的事,可見教師心理培訓的重要性。接下來廖老師從一份杭州教師的心理調查,客觀分析了教師的壓力來源,以及反思了精神分裂癥、重性神經癥、嚴重心理健康問題等在老師身上是少見的。
壓力如何自我調整,首先要認識壓力。對于什么是壓力,廖老師引用了百度百科的解釋,壓力分為物理領域和精神領域,物理定義具有客觀屬性,指垂直作用于流體或固體界面單位面積上的力,精神領域指環境中的刺激所引起的人體的一種緊張感受,即應激。什么情況下壓力會產生危害?1、巨大壓力易傷害,小壓力不容易造成傷害。2、長期應激對人有害,短期應激不一定造成危害。
正確認識壓力,事件本身不存在壓力,壓力源自人們對事件的非理性感知,思考和判斷。著名的ABC理論,廖老師舉例莊子中年喪妻的故事(可搜索百度),告訴我們,改變不了事情,就改變對待事情的態度。
如何管理情緒,廖老師從生理角度給我們講解了生氣的途徑。大腦里面有個叫丘腦的感受器官,有個叫杏仁核的表達器官,丘腦對感覺進行粗略的分析與綜合,直接傳達杏仁核,人的情緒就出來了,丘腦先繞道大腦皮層想一想再到達杏仁核,信息量就少了,不會那么沖動。廖老師給了我們五個建議克制怒氣,一是認清怒意,如果是故意為之,這種人是“垃圾人”,我們沒必要理會,早早離開。二是學會換位思考,三是給別人找一個理由,四是情緒表達前,從1數到10,五是以不攻擊對方的方式將不滿表達出來。 仔細想了下,這五個建議非常實用,如若以后遇到問題,我想我懂得怎樣去管理我的情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