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公司有個內蒙的同事,但凡有新人入職,或者有客人到公司拜訪,相互介紹時,只要知道他是內蒙的,即使當面不問,后面基本也會私下問他:你們那里是不是還住帳篷???是不是騎馬上學上班?
最開始他總是一遍遍不厭其煩解釋:內蒙很大,而且現在城市化嚴重,大部分地方跟內陸城市一樣,電視里看到的騎馬住帳篷只是很小一部分內蒙人的生活。
可后面依然有新認識的人拿這個問題問他,終于讓他厭其煩了。到后來他也不多廢話,直接把對方的疑問句變成了肯定句:是的是的,我們騎馬射箭住帳篷,渴了喝山泉水,餓了捉來獵物烤了吃。
然后在對方的掩嘴驚嘆中拍屁股閃人。
2003年,一在中鐵六局分公司工作的哥們被委派到伊拉克建橋梁。他去了不到一個月,伊拉克戰爭爆發。我們國內幾個兄弟,從電視新聞里看了聯合部隊對伊拉克人民的狂轟亂炸后,紛紛相互詢問他在那邊的情況,唯恐他被炮火波及。那個時候沒有微信,他去了后換了手機號碼也沒跟我們講,所以死活聯系不上。
小半年后,他打電話回來顯擺在伊拉克的幸福時光,活比國內輕松,賺得還比國內多。我說你這快半年音訊全無的,哥幾個都以為你葬身美帝主義的導彈底下做了冤魂了。看新聞里戰爭的激烈程度,伊拉克人民應該沒人躲得過吧。
他先爆了句“你們幾個狗日的就沒盼望我的好”,然后說根本不像電視里看到的那樣。他在自己在伊拉克半年了,沒見過美國大兵,沒聞到爆炸硝煙,甚至周圍的伊拉克人民都很少關注戰爭,基本上還是跟往常一樣的吃飯,工作,嬉戲。電視里照樣放著美國大片和足球賽,也會有關于戰爭的新聞,但看上去就跟其他的車禍新聞或者暴雨新聞沒多大區別。
“別太相信電視,除了吃的不習慣以外,哥們在這邊瀟灑得很。”
自從香港動蕩以來,作為在深圳工作生活的我,時不時接到來自內陸親戚朋友的親切慰問,除了問我在深圳好不好,有沒有受到蒙面人的傷害外,也關心香港局勢,問香港現在是不是已經完全沒法呆了?看新聞好像鬧騰的不是一般厲害。
通過他們的語氣,你能感覺到,在他們的意識里,香港已經完全淪陷了,而且周邊城市也不能幸免。
我每次都打著哈哈說:“我在深圳挺好的。”不但我挺好,在香港生活的一些朋友同事也都很好,通過他們的朋友圈,或者通過跟他們的交往接觸,基本看不出有什么大的變化,不管是油鹽醬醋茶還是書畫詩酒茶,他們一如既往。
香港是不大,但生活很大。如果說發生在香港局部的一些動蕩,對港人的生活一點影響都沒有是有些自欺欺人,但這種影響絕對不像新聞里呈現的那樣夸張。新聞總喜歡聚焦,但過日子是散開的扇面,大部分的新聞照顧不到平常人和尋常日子。
新聞并不十分可靠,就像歷史不太可靠一樣。別依靠新聞來下結論,也別靠聽說和固有成見來作判斷,如果有想去香港的朋友,盡管去,局部代表不了整體,從前的購物天堂和旅游勝地現在依然是。如果路過深圳時候停一下,能讓我有個喝酒機會就更好了。
九爺:小小水果商,城市蒙面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