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來剖析一下,meta分析的基本步驟之:七步走。meta分析的基本步驟是這樣的:選題→制定檢索策略→確定納入和排除標準→初篩復篩→文獻質量評價→提取數據→數據分析和寫作。
但是上面7個步驟,但凡懂點兒meta分析的都知道。我們如何從一般的步驟中得到不一般的方法呢。接下來就說說從meta分析的基本步驟中如何做出差異點。
1、meta分析的基本步驟(選題≈成敗)
meta分析的選題不是一門玄學,好的選題一定是重要的、具有臨床意義的、創新性的,是靈魂核心。不超過一行的題目,幾乎決定了你的文章能發在幾區,當之無愧的高分期刊敲門磚。找好切入點需要分析5個因素:
重要性。選題切記要和臨床實際應用聯系,解決重要而又沒解決的問題。如果你用meta分析解決了一個很多臨床醫生都在乎的問題,那不用說你的文章能中SCI了,而且很可能沖擊高分期刊。現在很多人寫meta的尷尬點在于:他們寫的都是自己關心的,閉門造車造出來的文章沒有人在意,這樣的文章怎么可能發得出去。
爭議性。meta分析的出發點就是解決爭議性,真理往往藏在爭議當中,沒有火花的碰撞怎么會有好的想法。如果能找到有爭議的選題,那你的meta分析已經具備成功的條件了。爭議性大致可以分為臨床實踐中治療效果的爭議性,研究結果的爭議性,證據不具說服力。那如何找爭議呢?大家可以請教領域內的專家,并且通過大量閱讀文獻的方式就能知道哪些選題可以納入備選。
meta分析的基本步驟之選題要有創新性。已經發表過的meta分析,我們還有必要作為選題嗎?關于這個問題,其實我的個人建議是:如果近兩年有關于這方面的多篇新文獻,那你可以做,等同于對前人的完善和更新,也具有創新性。但更新別人寫過的選題,請注意:第一,難度會很大。要找到新的切入點談何容易。第二,易翻車。也許這就是前人計劃埋的坑,這個坑他更希望由自己來填補,所以在你哼哧哼哧開整的時候,他可能新補充的研究又出來了。大部分情況下還是老老實實的研究沒人做過的選題吧。
問題清楚,回答明確。在提選題時,我們可對照國際上常用的PICOS原則。如圖:
例如這篇發表在BMJ上的27分的meta分析文章《第一次無端靜脈血栓栓塞患者停用抗凝治療后第一次復發性靜脈血栓栓塞事件發生率的系統評價和薈萃分析》。這個題目就明確包含了PICOS原則。
明確的效應指標。常用的效應指標可以分為以下幾種,對號入座就行。
meta分析的基本步驟之選題要有合適的原始論文和選題范圍。原始論文需要判定質量和數量。質量上我們需要分析發表原始論文的期刊是否是高質量的,還要注意原始論文的數據是否夠充分、夠科學,否則會導致后續無法進行統計分析。數目上選題的關鍵詞在Pubmed數據庫里查一下,如果是比較新的選題,能用的研究≥5篇就可以考慮。劃重點!文獻多的題目固然好,但是為了避免撞車,可充分考慮之后再做決定(有個詞,叫“大熱必si”)。選題范圍也不宜過大,過大會增加研究難度,上萬篇的篩選工作只是噩夢的開始。
不用太過于糾結可納入數量是多少,只要具有意義,你的文章就是有價值的,比如下圖的案例,僅納入4篇,也發表了SCI。
總之,一個好的選題能保你事半功倍,后續也會節約不少精力。
2、meta分析的基本步驟(制定檢索策略≈影響結論的可靠性和真實性)
檢索策略的制定也可以遵循PICOS原則(PICOS原則幾乎貫穿Meta分析的全流程)。以發布在影響因子為1.897分期刊上的文章《動態手矯形器對成年腦卒中患者后手和手臂功能恢復:隨機對照試驗的系統評價和薈萃分析》為例,按PICOS原則制定檢索策略:
P:特定的患病人群/臨床問題=患有手功能障礙的腦卒中后患者
I:干預措施=使用非機器人版的動態手矯形器
C:進行比較的措施=不采用動態手矯形器(僅使用安慰劑,不進行干預或常規護理)
如果覺得PICOS原則限制過多,也可按主題詞+自由詞的檢索原則在八大必檢數據庫知網、萬方、維普、CBM、Web of Science、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進行文獻檢索。檢索時盡量保證查全和查準,一些灰色文獻、會議專題論文、專著章節等也不要放過。一旦有漏網之魚可能直接推翻你的結論,失掉分析的可靠性。
一般檢索步驟如下:
3、meta分析的基本步驟(確定納入和排除標準≈影響分析結論)
確定選題后,該如何排除和納入文獻呢,這時需要我們給文獻制定標準。標準不對可能導致分析結論出現偏倚。納入標準一般從研究類型、研究對象、結局指標三方面制定,其實也是PICOS原則的應用。排除標準,重點需要排除兩方面的文獻,一是研究類型、研究對象和結局指標無法滿足分析要求的。二是全文無法獲取、樣本量小、專業性不強的。記得標記篩除的數量和理由,方便繪制后續的篩選流程圖。
4、meta分析的基本步驟之初篩復篩
按照上面制定的納入和排除標準,在EndNote或NoteExpress文獻管理軟件中匯總檢索的結果,并做相應篩查。看看下圖:這是我們錄制的初篩視頻教程。
5、meta分析的基本步驟(文獻質量評價≈你的meta文章的質量)
必須對篩選出來的即將納入的文獻進行嚴格的質量評價,納入文獻的質量直接關乎你的meta文章的質量。下圖可以作為參考:
6、meta分析的基本步驟(提取數據)
將篩好的文獻中的數據仔細提取到excel表里,注意格式要統一,方便后面導入軟件里計算。
7、meta分析的基本步驟(數據分析及寫作)
寫作提取數據后,需要導入到比較常用的RevMan或STATA軟件里,通過操作就可以得出meta分析的最終結果,并繪制森林圖、漏斗圖等。不會代碼的可以使用RevMan,它的操作比較簡單些。但要注意一下,用RevMan繪制森林圖時,系統會把“不利事件”默認為研究事件,森林圖橫坐標的左側為“favours treatment”,右側為“favours control”。如果你研究的是“有利事件”,那需要修改系統默認值,將左右兩側的“favours treatment”和“favours control”互換。否則,你繪出的森林圖是錯的!!!
下面是發表在《柳葉刀》期刊上的一篇 Meta 分析的森林圖:
最后補充一點,Meta分析的基本步驟幾乎是固定的,不按這種模式來,傲嬌的期刊可能會送你四個字:不予發表!按這7個套路步驟踏踏實實的走,相信你的文章會找到歸宿。